国潮1980(镶黄旗)_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鸿沟(1 / 2)_国潮1980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鸿沟(1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8419 字 5个月前

或许是因为太忙,或许只是说说而已,马克西姆的餐厅经理忘了自己曾经的许诺。

        等到罗广亮第二天再来,他已经把要请罗广亮喝黑方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只冲着罗广亮点点头,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不过说实话,其实对于罗广亮来说,这杯威士忌,他请不请的还真是无所谓。

        因为罗广亮岂是一般个体户呀?

        他和小陶可是抱着宁卫民大腿的人。

        按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原理,这哥儿俩早被宁卫民安排的明明白白,就不可能再过穷日子。

        去年炒邮票他们哥儿俩分了多少钱就不提了。

        就说今年,遵从宁卫民的吩咐,罗广亮和小陶用这笔钱已经把金鱼池那边的一个两进院儿给买下来开了车场子,取名“人和车厂”。

        还叫来了十几个过去一起蹬三轮的弟兄来当车夫,旅游观光三轮车的生意基础基本搭建完好。

        甚至五一前这门生意才刚开张不久,就有大火的趋势。

        头一批送到天坛公园十六辆三轮车,哪怕光做那些散客老外的生意,都供不应求。

        基本上从每天早上十点之后一直到闭园,几乎没有空档的时候。

        有时候忙起来,到了饭点,还得罗广亮和小陶去顶替车夫们来蹬车,那些人才能轮换着吃饭呢。

        到了五一和周末更了不得。

        因为旅行社的大车一来,那等着坐三轮车的外国人就彻底淤了。

        从车上下来的老外全得过来排队,不坐上一圈不肯走啊。

        而且这种情况下,坛宫饭庄也在为来吃饭的外国客人主动推荐观光三轮的包车服务。

        说不定什么时候,罗广亮和小陶就得抽调几辆车去涉外饭店拉一整天的包车去。

        这种活儿倒是很划算,可天坛这边也就更忙了。

        这边儿的车夫们基本上就是连轴转啊,吃饭完全成了奢望,能趁着客人换拨儿的间歇抽根烟喝口水就算不错了。

        所以这坐车的价钱一点不便宜。

        开始的时候,罗广亮和小陶商量出的价钱是五块,两天后直接涨到十块。

        到了五一节,连十块都不行了,还必须得是外汇券。

        这么说吧,那十六辆三轮俨然成了十六辆出租车。

        别看是人力的,可一点不比烧油的少挣。

        每天最少也能跑出两千五六外汇券,好的时候能见四千块。

        即便按照“一二三四”的分配原则——一成维护运营,两成上缴天坛做管理费,三成车夫分成,四成是利润。

        罗广亮和小陶每天都能落手里最少一千多外汇券。

        一个月下来就是起码三万五六外汇券的净利。

        哪怕算上分给宁卫民的一份,每人也能挣一万二。

        一万二外汇券啊!能顶五个沙经理这样的外企高管。

        就这还刚起步呢。

        毕竟全天下只有一个天坛,这块宝地可不愁生意。

        要照这个势头,弄三四十辆三轮车过来都没问题。

        保守估计,利润起码还有再翻一番的空间。

        哪怕是和哈德门的营生比,这门生意也是实惠多了。

        尽管表面上看,他们暂时是比哈德门挣得少了点,可其实不然。

        因为这门生意根本不用操什么心,也没有波动。

        罗广亮和小陶既用不着请客送礼,费力讨好,也用不着去搞蝇营狗苟的勾当,干什么有可能触碰法律风险的事儿。

        他们依仗宁卫民的人脉,轻松得很,只要每天管着车夫老实干活,收收钱就行了。

        何况国内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收外币不但是最划算的事儿,兼具保值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涨价空间。

        他们的收费只要上涨一块钱,由此增加的收入对于哈德门来说,那就得多拿下一个大工地才能补齐。

        所以说,躺着挣钱的和爬着挣钱的完全不一样。

        罗广亮和小陶这神仙日子那真是一个滋润,足够哈德门馋掉牙的。

        十块钱一杯的洋酒又算得了什么啊?

        罗光亮真不是喝不起,只是他单纯的不喜欢罢了。

        在他看来,洋酒都有一股子甜不索索的怪味,喝那玩意跟喝咳嗽糖浆的。

        与其让他受这种洋罪,他宁可去喝这里卖五块钱一瓶的喜力啤酒。

        那酒的啤酒花味道够浓,他倒是挺喜欢。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他成了隐形的富翁,在马克西姆餐厅就有点不受待见。

        既不如点香槟、红酒的洋人那么受重视。

        也不如那些花着公款,动辄就要开皇家礼炮和XO的官倒受欢迎。

        甚至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去正式的座位去坐,感觉自己一个人要占了一张桌子过于厚颜无耻。

        他便只有就坐在吧台前的高脚凳上,点燃一支烟,手握一杯啤酒,看着杯中的泡沫幻灭,默默咀嚼自己的内心秘密。

        …………

        这天晚上八点,张蜜又出现在了舞台上。

        坐在吧台前一直没精打采的罗广亮立刻情绪亢奋起来,他总算把她等来了。

        张蜜走上舞台,笑容很亲切。

        因为她也看见了他。

        那美丽的微笑虽然不是献给他一个人的。

        但在她注视他时,水汪汪的眼睛里分明充满柔情。

        会有第二个人看出这种柔情么?

        罗广亮不相信。

        他甚至不知道这种柔情有时只是出自歌者的舞台技巧。

        不过张蜜似乎听取了他的意见,今天已经不是单纯模仿了。

        选择的曲目还是张嫱的歌,但她开始用自己的嗓子演唱。

        不但自然流畅,也显得更加自信了。

        尤其舞台上的张蜜,今天还穿了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假小子一样的头发用摩斯打了个造型,看起来潇洒、庄重、恬静。

        果不其然,这让客人们的反应比起以往要积极得多,认真听歌的人明显多了,掌声也要更热烈。

        至于罗广亮,更是听得入迷,每看她一眼都要仰脖儿灌一口啤酒,难以持续注视她。

        可说句实话,他已经完全品不出啤酒的味道了。

        因为有了昨天的经历,他的心里,此时此刻仍在反复地品味脑海中的片段记忆。

        此外,他还幻想着站在张蜜的角度,该如何来评价他自己。

        他渴望获得她的注意乃至尊崇。

        他感到那张单纯的面孔给了他渴望的答案。

        他甚至认为自己迟迟不对女性有所表白就是为了等待这个美丽绝伦的女孩儿……

        而他这种期待和甜蜜的幻想,惶恐和不安的复杂心情,一直持续了五首歌。

        直至中间休息时,他一直在关注的那个人走下了舞台,竟然朝他的方向走了过来。

        他才如大梦初醒般恢复了自主意识。

        乐队的人眼睛都在注意张蜜的举动,因为通常情况,他们自己单有一桌,休息时还能享受免费的冷饮和小吃,张蜜的举动明显反常。

        但他们再好奇,也赶不上罗广亮的紧张。

        此时他明明不热,但身体突然开始出汗,手心潮湿,衬衣领子发粘。

        “哎呀,说来你还真来了?”

        张蜜这话问得相当唐突。

        不知为什么,才过了一天晚上,她昨晚对他那种的客气的疏离感就完全没有了。

        “我天天来。你过去大概没注意……”

        罗广亮的笑则像他本人一样缺少魅力,有点儿僵硬。

        “那你可真不容易的,这儿的东西太贵。就是喝啤酒,一天也得三四十吧?”

        “差不多……”

        “你就一点不心疼?普通人一月工资才多少钱啊?你自己辛苦钱都换了啤酒了,个体户的收入又不保险。其实,我觉得你完全可以隔几天来一次,比如周末……”

        “我喜欢听你唱歌。”

        罗广亮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说得虔诚又认真。

        然而张蜜却只是淡淡一笑,对他的表白似乎不大在意。

        “你昨天已经说过了。”

        这不免让罗广亮有点讪讪然的窘迫和失落。

        好在跟着她笑容一敛,倒是做出了一个让罗广亮感动的举动。

        “我请你喝瓶啤酒吧?怎么样?算是谢谢你。”

        “不用了。别客气……”

        “要请要请,今天人多,餐厅经理说可能还得加演一场,我还希望你待会儿能再送我一次呢……”

        “那……好吧。”

        “怎么这么犹豫?你今天晚上有事?”

        “不不,没有,没有。”

        罗广亮呆愣愣地看着眼前这张美丽的脸。

        她的活泼大方渗透了自豪感。

        今天的演出成功,似乎让她增加了经验和自信心,她已经不像昨天那样缅腆了。

        尤其从她用一瓶啤酒就拿住了他来看,很可能这姑娘比他见过更多的世面。

        “这才像话嘛,那就这么办,我们说好了。”

        张蜜满意地又笑了,说着就掏出五块钱,从吧台调酒师的手里给罗广亮换来了一瓶啤酒,夯实了这份口头约定。

        “你叫……”

        “我姓罗,叫罗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