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大团团)_第45章 第四十五章(1 / 2)_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1 / 2)

刘宏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脖子一路涌上脑门,又是尴尬,又是羞耻。

这种画面让分别了多年的好哥们、好兄弟给看见了,还御四女,多丢人!

刘宏立刻冷下了脸,对身边被喷后惊叫出声的美人斥道:“滚出去,全部滚出去!”

帝王突如其来的大发雷霆将美人们吓得忙跪在地上,纷纷求饶,随着刘宏一声令下,外头等候的宦官们进入殿内,将四位美人拖了出去。

宦官们低头哈腰跪在刘宏脚下,等候差遣,轻巧地将那些美人们惊扰帝王的行为归为死罪。

刘宏眉头一拧:“谁允许你们自作主张?那四人,全部封为美人,要让我看到她们少一根头发,惟你是问!”

出言的宦官忙俯首应下,如同温顺听话的狗,即使被帝王当场打脸,都不见他有一丝一毫的脸色改变。

帝王身边的宦官们,哪一个不是将察言观色、忍气吞声修炼到了极致的人?这一个个全都是看似像犬,实则像蛇的狡诈之辈。

刘宏又将宦官们给赶了出去,这才望向殿道:“你还不下来?”

曹操讪笑一声,放下了手,轻飘飘从殿堂之上落入殿内,他的美颜一如既往地令人惊艳,这样的美人站在这里,仿佛整个帝王寝宫都被她光彩四射的模样给照亮了。她就该是养在金丝笼里的金丝雀,是世间最美妙的颜色。

刘宏打了个激灵,伸手一抹自己的额头,上面全都是汗。

他心里有些埋怨曹操穿女装来亮瞎他眼睛的行为,可面对曹操明亮的眼眸,竟一丝一毫生不起别样的心思,满脑子都是沉浸在欣赏美丽事物的愉悦感,他下意识放轻柔了声音,对曹操抱怨道:“你怎么又开始穿女装了,还打扮成这样,我们三年没见了,刚回来就给我这样的下马威吗?差点没吓死我。”

刘宏语气亲近,竟是没有自称为“朕”!

那一瞬间,曹操仿佛又找回了几年前两人亲密无间,互相依靠的感觉,他原先有些沉重的心情终于好转了一些,对刘宏问道:“听说陛下已经有一个月未曾上朝了?”

刘宏脸色微变,神色之中有些尴尬。

人尴尬的时候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回避,另一种则是被拆穿时狗急跳墙的温怒。刘宏习惯了做高高在上的帝王,本该是以温怒作为反应,刚兴起一些火气,对着曹操那颜,死活下不去嘴斥责。

刘宏轻叹一口气,难得弱气得反驳道:“朕只是,身体不适,不宜操劳。”

曹操眼神顿时微妙起来:不宜操劳,还能招来四个美人相伴?

也许是看懂了他的眼神,刘宏脸色变了变,只觉得有些下不了台。

若是曾经,曹操或许会质问刘宏,会像个楞头青,傻小子,一味地去莽撞劝说。长此以往,也许两人之间的情分就真的在日复一日的冲突之中给消磨殆尽了。

他想要吏治清明,想要做治世能臣,而刘宏,他已经稳了皇位,逐渐被安逸富饶的生活给腐蚀,忘记了曾经的辛苦与努力。

懒惰,是避无可避的人类本能,就连曹操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感到疲倦。

他牢记卢植教导他为人处事经验。

真正优雅有气度的人,应当知道如何做到让对方感到自在,不让对方感受到尴尬,为官者也是如此,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对待上级,能够委婉处事,比直言上谏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现在刘宏感到尴尬,甚至下不了台。

曹操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他放轻了声音,对刘宏道:“三年未见,陛下清瘦了,若是身体不好,是该好好休息。陛下下达圣旨将臣招回来,是因为想要臣来辅佐保护您吧?臣在任地之上学到了许多,现在已经是一柄锋利的剑了。陛下需要臣做什么,臣都会倾尽全力去为您达成。若陛下休息好了,就早日回归朝政吧!朝堂需要您,臣也需要您。”

当好兄弟打扮成大美人对他软言软语相劝,刘宏的尴尬好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惊恐的表情,他有些结巴道:“阿,阿瞒,你冷静一些,朕这就回朝,你可别冲动!”

看看阿瞒被逼的,仿佛坏掉了一样。

刘宏的印象中,曹操刚直,劝谏他的时候像那些老顽固,语气臭臭的。

乍一见会委婉劝谏的盛世美颜,完全被这一计给砸懵了,脑子都成了浆糊。

曹操前来劝说的效果是显著的,刘宏爱面子,对自己人也好,一旦做下了承诺,他绝对不会赖账。

两人又聊了聊这三年之间发生的事,多以曹操在说,刘宏静静地旁听。女装时候的曹操,有一口清脆如黄莺的声线,雌雄莫辨,别提有多好听了。

刘宏感到惊奇极了,他甚至询问曹操:“阿瞒是不是学了变声的法子?”

曹操沉默片刻,有些心虚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他的猜测。

四位女子被发怒的帝王赶出了寝宫,没多久又被封为了美人的消息很快就在后宫之中传遍了。

次日,帝王重回朝政,朝臣们普天同庆!

执掌了朝政多时的宦官们察觉事态不对劲:看来是有人教唆陛下重回朝会,会这样做的人,定是他们的敌人无误!

朝政是由帝王主持,与朝臣们商议的会议,这其中根本就没有宦官们的位置,趁着帝王沉迷享乐而捞到权力的宦官们不得不被迫将手中的权柄归还给朝臣们,心中恨极了,纷纷私下联系,密谋定要找出与他们做对的人,让那人死无葬身之地!

知道一切的曹节领着名副其实尚书令的俸禄,做着朝臣的事,他几乎已经将宦官的身份洗掉了一半,与后宫之中似乎也没怎么联系了。看他言行举止成熟文雅,温和有礼,几乎能够照顾到所有人的心情,将事物处理得滴水不漏。人们很难看出他宦官的身份,唯有从他光洁的下巴,阴柔的面容能够看出些许细微的痕迹。

朝臣之中不少人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与被剥夺了权力后打回成奴婢的宦官们不同,曹节执掌着尚书令的实际官职,拥有可以任免朝臣的权力,只要陛下不剥夺他的尚书令,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

曹操回到洛阳以后,接任九卿之一的中大夫令,在前朝时这个职位名叫卫尉,地位虽然与其他九卿平起平坐,却不需要参加朝会。

他的主要职责在于掌管皇宫的所有宫门与安全,坐在这个位置上,等同于帝王将整个皇宫的安危都交托到了曹操的手上。

上一任的中大夫令名为阳球,是曹节的人手,桥玄一通上奏,可谓是一石二鸟。

曹操可不会像阳球这宦官爪牙那样来帮助宦官们,他不会对后宫之中令人发指的不公平之事视而不见,更不会下令将前去劝谏帝王的朝臣给拖出去斩首。

阳球获得曹节的指令,降任为了校尉,他对曹操极其客气。似乎并无怨恨的神色,甚至还耐心教他各宫门的情况。

那阳球长得高壮,生了一副正义凌然的面相,他对曹操道:“曹太守在九江勤政为民的每名都传到洛阳了,实在是令我敬佩不已,我与您神交已久,只恨没有机会与你相识啊!”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仿佛真的对曹操有着发自内心的敬佩,真心实意地在夸赞曹操。

饶是已经修炼了好几年的曹操都看不出这阳球到底是在做戏,还是真心了。

中大夫令的职责并不难,比较复杂的是要负责处理朝臣与朝臣,朝臣与宦官,帝王与朝臣之间的关系。

阳球很干脆地对曹操道:“陛下下达命令,是第一个要听的,其次该听谁的,你自己判断吧!”

他自己心里自有一杆尺在衡量,至少暂时,阳球是听从曹节的命令来行动的,若曹节没有下令,他则自己判断该帮谁。

总之,陛下要他将人赶出去,他得眼疾手快去照办,其他的该怎么做,要看会得罪多少人,利益衡量之下自己判断就好。

阳球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教曹操的了,他又粗略说了一下宫门禁卫军的布置,将手中事务交托完后就离开了。

曹操担任上了九卿,第一个要去拜访的就是举荐他,并且获得帝王首肯的司空桥玄。

曹家一门父子二人,竟占据了九卿之中一文一武的两个位置,实在是令人羡艳。

桥玄已是到了耳顺之龄,他的头发变得花白,人却精神十足,从他锋利的眼神,挺直的背脊,能够看出这个老爷子刚正不阿的作风,三年未见,他比三年前更加锐利了几分,三公的位置没有让他在操劳之中年迈,反而像是一块磨刀石,将圆润的宝物又磨成了有棱角的模样。

桥玄邀请曹操下棋,爽朗大笑:“我就知道将你招回来是正确的决定,你果真有办法令陛下回心转意,重回朝堂。”

曹操俯身拜谢桥玄道:“还要多谢桥司空的举荐,让我能够坐上现在的位置。”

中大夫令是九卿之中最为特殊的职位,他虽然不参与朝会,却地位超然于九卿之上,属于人们要巴结的存在,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个武官,手握洛阳中心最大的军权!

曹家门楣生辉,让曹嵩整日都荣光满面。

桥玄扶住了曹操,对他笑道:“我举荐你,也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清楚,现在这样的形势,唯有靠一些特殊的办法才能让陛下重新回来,并且重视朝堂。”

桥玄少年时就是光明磊落的性子,年老了仍不改当年的行事作风,他无论是用计策,还是施展政治,全都喜欢明着来,正面去对敌。

他尝试着用曹操劝回陛下,又借此捅了尚书令曹节一刀子,计划顺利实施,怎能不令老爷子畅快?

奇怪的是,桥玄与曹操说起自己打算的时候,曹操竟丝毫不感到生气。也许是早就知道这位太学恩师是拥有怎样清风高洁人品的人,也许是到了任地上,听到了民间对于十几年前“桥青天”的传闻,曹操对桥玄的好感高到了想要与他诉说自己理想抱负,对师长诉说自己心情的地步。

桥玄对他坦言相告:“官场之上,所做的决定有时候会显得很无情,我承认我的计谋是利用了你,这一点作为私交,我愿意像你赔礼道歉,但作为司空,我并不后悔这样的决定。”

曹操摇了摇头:“我并没有因此而生桥子的气,桥子所做的,也不过是为了使陛下回归朝堂。况且您在举荐我之前,可能也在犹豫,不知道我是否能够劝回陛下。

桥玄叹息道:“正是如此,从上个月至今,已经不少朝臣因为劝谏陛下而受到责罚与贬官。”

他神色不由复杂起来,曹操是他们倾心培养出来的太学毕业生,是三年前那一届最优秀的学子领袖。他拥有一切桥玄所欣赏的品质,唯独出身为人所诟病。

他虽是仁德之宦曹腾的孙子,却也是宦官之后。宦官之后,会帮着宦官们吗?他究竟会站在哪一边呢?桥玄对此一直保有疑惑,可有一点他能够确定:曹操的正直与骨气,是绝不会与那些贪污受贿、十恶不赦的宦官们同流合污的。

曹操落下一子,向桥玄问起了他想要谋算清除宦官的事。

桥玄吃惊道:“你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这事情他只在秘密筹备,究竟是谁走漏了消息?!

曹操道:“是曹尚书令告诉我的。”

桥玄手指敲击棋盘侧面,沉吟片刻,深思道:“曹节,是想要通过你的口来警告我阿!”

他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咬牙切齿道:“可若是以为这样就能令我知难而退,那他可真是想得太美了。”

曹操手中棋子犹豫再三,未能落下,他有些颓然地放下手,询问桥玄道:“桥子一定要这样做吗?学生担心您的安危,您若是选择硬上,宦官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桥玄笑道:“为何要担忧我的安危?我都已经六十五岁的,活过一岁是一岁,我都已经活到这把年纪了,还怕什么呢?连死都不怕,何不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还朝堂政治一片清明?虽死而往,人生无悔,死可瞑目。”

曹操捻动棋子,终于是开口说道:“宦官就像是地理的韭菜,杀死一茬又会出新的一茬,您不可能将他们全部一网打尽。”

“无法杀死他们所有人,却要推倒他们之中最会危害到朝堂的,比如尚书令曹节!”桥玄眼神冰冷,对曹操细数过往:“十几年来,眼睁睁看着好友同僚们死于党锢,死于宦官们的迫害,我身负他们的血海深仇,必要为他们讨回公道,沉冤昭雪,以敬告他们的亡灵。等我死了,也有脸去底下见他们,能够笑着向他们邀功。”

“我与你说这些真心话,是将你当作太学生曹瞒,当作那正直正义的大清官曹吉利在说。我不知道曹操是怎样的想法,但我要告诉你,曹节的性命,我绝对不会放过,也请你尽量劝说你的父亲与他保持距离,不要轻易被他利用。”桥玄正色道:“尚书令曹节,那就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曹操:“……”

上了年纪的老人总喜欢唠叨几句,桥玄对曹操并不设防,毫无顾忌地诉说着自己对曹节的恶感:“当年的窦武,陈蕃,全都是正直的人,他们为了肃清朝堂而冲在与宦官对抗的最前面,又因为对身边的虎狼不设防,而被曹节等小人联合害死。”

桥玄一脸厌恶道:“若非是他们蒙蔽了陛下,窦家与陈家也不会遭受灭门之祸了!”

曹操手一抖,棋子下错了地方,想要再悔棋已是难了,他抬起眼眸。询问道:“桥子以为,窦武与陈番下场凄惨,是因太过正直被小人所害?”

桥玄斩钉截铁道:“若无这些小人,有窦武与陈蕃辅佐,朝政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团糟!”

“可臣比君强,窦武逾越掌权,陈番痛下杀手,全都犯了大忌,他们的死,也与他们自身有关啊!”

曹操身为当事人,哪里不知道当时刘宏的艰难?那时候刘宏被他们这群人逼迫到了极致,还抱着他哭过做皇帝就像是傀儡。臣比君强,臣命令君,这怎么可以?

曹操所处的角度,与桥玄所处的角度又不同了。

桥玄以为,窦武与陈蕃在教导帝王的时候尽心尽力,帝王会对窦武与陈蕃心生恶感,一切都是宦官的错。

曹操还想解释,桥玄却像是睡着的人,那些话语却进不了他的耳朵,他固执地要向宦官们报复血海深仇。

帝王执政以后,桥玄针对宦官们的打击开始了,他所率领的士大夫集团齐上奏举荐贤能,顶替宦官们的位置,安排自己的人手。

曹操夹在宦官与士大夫们的交战中间,眼睁睁看着硝烟弥漫,战事打响,两边都想劝,两边都无能为力,作为唯一头脑清醒的人,他既不会像士大夫们那样将所有的宦官都恨到死,也不会像宦官们一样,对所有士大夫们都警惕万分。

朝野之中又流行起了新的词,“宦党”。

士大夫们联合起来,那叫做“党人”,宦官的党羽,那叫做“宦党”,两个阵营交战,总有胜败,而帝王刘宏,则是观看这一场胜败之争的评判人。

曹操的所有消息来源,全都来自他任职出入宫廷,还有曹嵩的唠叨,在朝政日益严峻的现在,刘宏干了几天苦活,却不乐意了。

刘宏不喜欢处理那些繁琐的朝政,他似乎患上了一种懒病,做事总喜欢拖延,且不论是谁将他给养废成了这样,曹操既然接受了中大夫令的职务,有了这样好的便利条件,他绝不会束手旁观,一定想法子将陛下的懒病给治好!

后宫之中,宦官与宫女们偶尔会看见美貌的宫娥伺候与陛下御前,那位神出鬼没的宫娥深得陛下喜爱,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的来历,包括执掌了陛下身边大小事务的众位宦官们,都难以摸索到究竟是谁将这个女子送到了陛下身边。

曹操女装,一脸诚恳地拿着奏书对刘宏捧读道:“陛下,批阅奏折!”

刘宏想要偷懒的时候,他又神出鬼没出现在他身后,深情道:“陛下,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