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他只想夺冠[快穿](勺棠)_第20章 高山滑雪(二十)(2 / 2)_炮灰他只想夺冠[快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0章 高山滑雪(二十)(2 / 2)

就这样啊?

大家纷纷松了口气,什么嘛,原来传统项目是用来放松。

向传:“一天滑100次。”

100次?

雪道长度接近3公里,一天100次,也就是一天要滑300公里?

300公里……

人们脸上轻松的表情消失了。

一天300公里?

这是人能滑的吗?

就算能滑下来,腿还要不要啦?!

“我知道你们已经迫不及待想上雪了,但我接下来说的话,还请各位好好记住。”江绪林的声音拉回了众人思绪。

“雪道上共设有38个旗门,漏旗门、没有以正确的方式通过旗门都算不合格,每漏一个旗门,就要多滑1次作为惩罚。”

“比如你在100次中漏了5个旗门,那么你要滑105次才算完成任务。”

“可是教练怎么知道我们有没有完成任务?”陈景小声对谢不惊说,“我们这么多人,他们也不可能一圈圈数吧?”

“这位同学的担心很有道理,”江绪林慢条斯理道,“所以我在你们手环上安装了定位装置以及传感记录装置,系统会记录下你们每一次的滑行数据。”

陈景:“……”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吗?完全杜绝了一切偷懒的可能。

40位集训生乘坐缆车在雪道前排队,像是一只只排队跳入河里的小鸭子。

陈景站在谢不惊身后,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的说:“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滑完。”

“133小时。”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谢不惊和陈景回头。

严理站在他们身后,补充道:“3公里滑降普遍需要3分钟,坐缆车需要5分钟,也就是滑一次8分钟,100次就是800分钟,大约133小时。”

“好像也还好?”陈景歪了歪头,“比我想象中轻松一些,还能坐缆车休息呢。”

“这你就错了,”严理摇头,“滑雪是高强度运动,尤其是长距离的滑降,更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1次,2次,10次或许你都能保持速度和专注力,可是当20次、30次、甚至是50次后呢?你还能保证自己有最初的状态吗?”

“一旦失误就会摔倒,冲撞、漏旗门,增加滑行圈数。”严理习惯性想推眼镜,又想起今天滑雪是戴隐形,有些尴尬的放下手,只得抱着胳膊维持逼格,“所以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在一开始储存体力,滑完全程才是最重要的。”

谈话间,二人已经来到山顶,轮到他们出发了。

“谢哥,”陈景把自己刚才听到的告诉谢不惊,“严理说开始可以慢一点,均匀分配体力。”

谢不惊正在调整安全帽,闻言嗯了一声:“他说得有道理,但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谢不惊所谓的节奏,那就是每一次都拼尽全力,不留余地。

初次滑行就飞速冲下了雪道。

严理颇为不赞同:“我可是跟他说了的,半途坚持不下来可别怪我。”

和严理推测的一样,除了谢不惊和江雪阔那种怪物外,大部分人都在保存力量,试探着彼此的实力。

毕竟要滑100次,也不急于这短短的几秒领先。

然而当他们冲过终点线,看到那个鲜红巨大的排名后,之前的所有计划都破灭了。

终点处摆了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名字和排名。

在圈数相当的情况下,用时最少的人排名就最靠前。

第一是雷打不动的江雪阔。

10圈下来,谢不惊排在第二,比江雪阔落后30秒。

在他们身后,差距进一步拉大,第三名圈数和他们相当,但时间直接跌出一分钟以外。

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保存实力。

当你发现别人都跑在你前面,没有人能再做到优哉游哉。

“果然是天真的小朋友啊,竟然还想悠闲滑完全程。”江绪林看着后台的数据排名,轻啧了一声,“当第一个人踏上雪道时,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雪道终点旁边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棚子,两位助理教练坐在里面,兼职教练、数据分析、备用医务人员等工作。

陆时看着谢不惊的数据,发现对方比青少年滑雪大奖赛时期又进步了许多。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他完全有可能在一月后通过正式队员测试。

江绪林:“你觉得他们两谁先完成?”

陆时没有任何犹豫:“谢不惊。”

江绪林:“因为他是你徒弟?”

“不,”陆时笃定道,“因为他的实力足够。”

“唔,我倒是更看好江雪阔,”江绪林右手摸着下巴说,“谢不惊确实很亮眼,但江雪阔明显比他更厉害,不管是体力还是技巧都更胜一筹,一开始就把他压得死死的。”

陆时:“我坚持自己的选择。”

“那行吧,我们一人压一个。”江绪林说,“输了请吃饭。”

“可以。”陆时没有异议。

板尾在地上拖拽,扬起一阵白色冰晶。

谢不惊第30次冲过终点线,一个j形转弯后停了下来。

他抬头看了眼排名,他依旧还在第二,和江雪阔的时间差距缩短到了20秒钟。

第三是陈景,圈数相当,时间比他们慢了两分钟。

队伍末尾已经有人被套圈,最后一名甚至比他们慢了2圈。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到了下午,当疲劳积攒,心态不稳,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可是他为什么始终追不上江雪阔呢?

谢不惊一边等缆车,一边努力回想着二人的差距。

随后他进入虚拟滑雪训练场,对系统说:帮我调出克里曼斯·费奇滑雪的滑雪数据。

克里曼斯·费奇,现役高山滑雪运动员,冬奥会2金、世界杯4次总冠军、世锦赛5连冠,是高山滑雪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之一。

他的滑雪技巧、战术、训练方法,早已被无数队伍的数据分析师研究透彻。

但每一次新赛季,依旧没人能刷新他的成绩。

这就是谢不惊未来要打败的对象——高山滑雪界恐怖的统治者。

谢不惊翻看着系统给出的资料,主要从体能、战术、技巧三方面对比自己和对方的差距。

体能他暂时赶不上,骤然采用别人战术有一定风险。

能短暂改进的,也就只有技巧了。

高山滑雪的基础技术有三点,团身姿势,回转打杆,卡宾刻滑。

团身姿势常见于冲速时,可降低风阻,获取更大的下滑速度。

动作要领是弯曲上半身、双腿,身体团缩,肩膀双臂收拢于身体内侧。

谢不惊对比了他和克里曼斯·费奇的团身姿势图,发现自己团身自己姿势有些松散,团身时机也不够精确,所以在相同坡度和距离下,滑行速度比克里曼斯·费奇慢。

此外,他进出弯道的时机掌握得不够准确,而且他在跳跃时过分迷恋腾空的感觉,导致飞行距离太远。

腾空飞行,这确实是个特别帅气的动作。

而且,起飞的感觉也令人上瘾,尝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忘记。

当身体脱离地面在空中翱翔,当寒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当冰雪、树木、山川以一种看不清的速度后退……

那一刻,脑海中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眼前这纯粹的冰雪。

真是因为沉醉于这种梦幻迷人的感觉,滑雪者们这才不远万里奔赴雪场,整个假期都泡在了度假村。

但这恰恰是滑降过程中要避免的。

因为飞行时会受到强烈的风阻,速度远低于在雪面滑行。

在腾空后迅速进入下一个弯道,这才是优秀的滑降运动员需具备的素质。

上山缆车入口,谢不惊在脑海中回忆着动作要领,以及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排队的人陆续往前,谢不惊一边思考一边跨上缆车,很快他旁边又坐下了一个人。

分量相当大,压得缆车都往下一沉。

谢不惊回头,看到一片被莱卡滑雪服包裹着的健硕胸肌。

是江雪阔。

他本来在谢不惊前面,因为喝水耽搁了一些时间,这才排到了他身后。

缆车空间很小,只能勉强坐下两个人。

偏偏江雪阔身材又比别人都要壮,浑身上下散发着腾腾热气,宛如一台燃烧的火炉。

上车后两人胳膊就紧紧挨在一起,彼此交换着身体的热度。

没有人说话,只有老旧的缆车在头顶吱嘎吱嘎的响着。

谢不惊不太习惯和人靠这么近,往上抬了下手臂,错开了肢体的触碰。

“抱歉。”江雪阔也把胳膊往旁边收了收。

空间瞬间大了起来,但莫名的,谢不惊却觉得更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