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之后(东篱把酒月在中天)_第五十五章 陈望春高中状元(1 / 2)_喧嚣之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五十五章 陈望春高中状元(1 / 2)

1998年夏天来了,高考成绩尚未揭晓,陈背篓已在大肆炫耀,说陈望春考上名牌大学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这给刘麦秆很大的压力。

每天夜里,刘麦秆都在失眠,在思考琢磨刘爱雨的出路,只要刘爱雨在,村里人的嘴巴就一天也不闲着,总要编排一些故事来,加之陈望春要金榜题名,围绕刘爱雨陈望春两人的话题,就没个完。

陈望春高中状元,刘爱雨却在出卖苦力,这差别太大了,刘麦秆要带着刘爱雨一起出去躲躲。

刘爱雨说:“不去,比赛还没结束呢。”

刘麦秆说:“你就是个属鸭子的,浑身就剩下个嘴硬,你脸皮厚,就等着看人家的热闹吧。”

其实,刘爱雨一天也不想在村里呆了,她想早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越远越好,一辈子也不想回来。

该去哪里?刘爱雨想到了当兵,电视电影上,那些女兵们一身军装,英姿飒爽,太神气了。

听说当兵要送礼、要有关系,她在想,哪怕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能当上兵,都值。

但是,她这个热气腾腾的梦想,不到几天就无情地碎裂了,她额头上和小腿上各有一个疤,这两块疤,是她当兵的最大障碍,尤其额头上的疤,体检是通不过的。

摸着额头,她想起了往事,心里恨恨地念叨,陈望春,你可把我害苦了。

参加完高考的陈望春虽然呆在家里,但他几乎足不出门,即使和他一墙之隔的刘爱雨,也见不到他的面。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陈望春终于熬出来了,刘爱雨为她高兴,又莫名地辛酸。

时间太快了,从1992年秋天,他们被撵上跑道,不觉已经六年过去了,六年前,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六年后,却有天壤之别,造化弄人啊。

就在刘爱雨一筹莫展时,碎红居然来了,她的理发店关门后,这一年,她主要在做一件事,就是离婚,她醒悟了,不能再养那个寄生虫了,她得为自己的后半生打算。

经过艰难漫长的谈判,碎红终于离婚了,两个孩子,儿子随爹,女儿跟她,女儿现在寄养在娘家,她出外打工,赚钱抚养两个孩子。

碎红的表妹苏妲己在广东那边的电子厂,说那边大量招收女工,管吃管住,每月能赚七八百块钱。

苏妲己在那边已经五六年了,还是厂里的一个小领导,过年回家时,给孩子的红包都是十元二十元的,很有钱。

碎红拉着刘爱雨的手,说:“我们一起去,干好了,赚了钱,就留在那边,再不回这破地方了,咱这里,人穷得只剩下一张糟践人的嘴巴了。”

刘爱雨很兴奋,这几年来,她一直梦想着走得远远的,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的地方,开始她的新生活,但她对远方却一无所知。

碎红的到来,为刘爱雨打开了一扇窗,她向南方眺望,听说那里有一眼望不到顶的高楼,一望无际的大海,吹来的风都是蓝色的。

这一次,刘麦秆没有反对,都说广东那边很发达,遍地都是钱,只要肯弯腰,几年就赚个富翁。

破天荒地,刘麦秆豪爽地给了刘爱雨二百块钱的路费,再三叮咛她,赚了钱就寄回家来。

一个薄雾笼罩的早晨,刘爱雨和碎红搭上一辆蹦蹦车,一路颠簸到镇上,从镇上坐班车到县上,再从县上到西安,才能搭上去广东的火车。

刘爱雨走后第三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陈望春考上了北京大学,他的高考成绩是极其罕见的满分,毫无悬念地摘取了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

教育局长亲自给陈望春送来录取通知书,激动地语无伦次,说随后几天,县长和县委书记都将亲临油坊门陈背篓家。

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将随行并全程报道,再之后,县上将开一个隆重的表彰大会,据可靠消息,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

与陈背篓家一墙之隔的刘麦秆,听到了这一喜讯后,心如死灰,想象着接下来围绕陈望春的一系列活动、陈背篓得意忘形的嘴脸,刘麦秆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刘爱雨和陈望春比赛的事,又被人们抖搂了出来,已经是状元父亲的陈背篓,要求徐朝阳校长来宣布刘爱雨和陈望春长跑比赛的结果时,他才意识到六年时间已经一晃而过,摸着自己光秃了的脑门,他感慨岁月的无情。

陈背篓问油坊门人,现在,是不是该到刘麦秆光腚推磨了?

大伙都说,都等了六年了,终于等到了,他刘麦秆要是还守点信用,就该自己主动出来。

但刘麦秆不在,他家里的大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子,他成功地逃避了一场羞辱,

县长要来油坊门的消息,半个月之前就层层做了传达,乡村两级班子,迅速开始布置准备。

乡上几大班子成员,亲临油坊门,吸纳了陈背篓、六爷、牛大舌头及油坊门学校徐朝阳校长等人,开了一个扩大会议,成立了指挥部,就县长视察油坊门,罗列出方方面面、期待解决的四十五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具体到人,负责包干,限期清零。

油坊门开始了一场忙碌紧张的梳妆打扮。

指挥部设在油坊门村部,每天二十四小时满负荷运转,发现问题,随时纠正,争取把一切纰漏消除在萌芽状态。

工程队的施工人员,开始对付村里坑坑洼洼的道路,他们架起了测量仪,哪里高,哪里低,一目了然。

路上用白灰做了各种记号,施工队随即开了进来,进行修补,由于县上经费紧张,加之时间仓促,要新修一条路是不可能的,只能拉点沙石,垫得平整些,以免将县长颠簸出个胃下垂。

路边的杂草拔得一根不剩,水沟被切削成整整齐齐的豆腐块。

临街的破墙、杂草、烂屋子、垃圾、粪堆,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所有临街的墙壁,都刷了白灰,由油坊门学校的专职美术老师,刷写了“知识改变命运”“勤奋铸就辉煌”等标语。

村部外面,新建了一个厕所,分成两间,挂上男女的牌子;但厕所严禁使用,每天用卫生香熏三遍,以保持一股芳香味。

家家的狗被勒令拴上了链子,鸡们也被关进了笼子,不得随意上街。

牛大舌头又恢复了几十年前的气概,他拿着个电喇叭,满街吆喝:注意了!各家各户注意了!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讲脏话!综合治理,人人有责!

经过半个多月的收拾,油坊门光头净脸,显得整洁美观,村道直溜溜的一根线,原来东家栽几棵树,西家倒一堆粪,占用了公共道路,使得村道不但窄,还曲里拐弯的,现在,统统削得笔直。

以前,街巷里鸡狗乱窜,这里一坨屎,那里一滩尿,现在,都不见了鸡狗的踪影。

县长来了在哪里落脚?

这个问题,争执了很久,有的说当然是在村委会,但村委会就三间破房子,年久失修,墙壁裂了口子,屋顶张开了嘴,孤零零一个小院子,在村子最边上,喝一口热水都困难,找几个坐人的凳子都不方便。

一种认为还是陈背篓家好,县长是给陈望春发大学录取通知书,自然要去他家里。

牛大舌头马上反对,陈背篓家没个女人,屋里乱七八糟,满院子的牛羊鸡猪,大夏天的,那气味都能熏死人,那不是给县长难堪吗?

乡上的书记、乡长、人大主任咬了一会耳朵,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决定把接待点就放在陈背篓家,让县长身临其境地体会一下陈望春状元之路的曲折和艰辛,会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至于陈背篓家的牛羊鸡猪,暂时让它们挪个地方,把牲畜的粪便清理干净,大面积喷洒驱虫剂、消毒液,要绝对保证环境的干净和安全。

至于女人,到时候多调用几个,打扫卫生、烧水倒茶、搞好接待。

关于县长的吃,又是一个大难题,从县城到油坊门,来去二百里路,很幸苦,一定要让县长吃一顿饭,表达油坊门人的心意。

有人说宰两只羊吃手抓,有人说杀一头牛,有人主张去山上捕几只野鸡野兔,县长鱿鱼海参吃腻了,吃点野物恰好解馋。

乡书记乡长勉强采纳了这个建议,但仍认为美中不足,问,油坊门有啥特色美食?

村里人平常哪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领导?更何况态度温和、面带微笑?他们争着表现,七嘴八舌地说有凉粉鱼、燕麦糅糅、豆腐脑,一下子报了十几样。

书记乡长逐项审核,觉得各有特色、难以取舍,最后决定每一样都不落下,让县长各样小吃都尝一尝。

这次重大活动的主角陈背篓和陈望春,是包装的重点。

首先是穿着,陈望春穿什么衣服?陈背篓穿什么衣服?陈望春穿西装吧,大热天的,捂得慌;穿校服吧,已经毕业了。

书记最后拍板,还是穿白半袖、黑裤子、白球鞋,现在中央领导下来视察,夏天都穿白半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