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道长途(大脑被掏空)_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的领悟(1 / 2)_万道长途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的领悟(1 / 2)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5065 字 7个月前

最新网址:        一个七品世界的普通驻军,因为大能者的搬运失误,从上到下,靠着这么一次刺激,领悟了何谓勇气。

        他们靠着这一股勇气,知死不辟,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们并不是哀痛之后的一腔血勇,而是在那位七品界主的带领下,全军上下,完成了一次升华,甚至道途都为之而改变。

        有这样经历的人有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蜕变,因为他们只是当时受了刺激,表现出了悍不畏死的模样,但那只是被情绪操纵,而非真的领悟了什么。

        在那之后,李启选择了将这个世界撤回修整,同时将他们的事迹开始宣传,以作激励士气之用,同时训诫了搬运世界的那个六品。

        负责搬运那位,直接以神通挪移了地表文明,甚至都懒得看下面还有没有,属于失职。

        然后,李启时不时的就开始沉思。

        自己,知道为何而战吗?他有足够的勇气吗?

        李启觉得,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他很明白自己为何而战。

        因为,那种向死而生的觉悟,那种为了重要的事物而献身的行为,他自认为自己有,并且比这些士兵们更强。

        那为什么,这些士兵们能够领悟到‘勇气’,而自己领悟不到,反而还有些畏畏缩缩呢?

        李启最开始一直不懂,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差了什么。

        李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了自己的道途,或者为了他所珍爱的事物,他时常都会经历生命危险。

        比如前往东海,乃至于在天魔面前坚持道心,其本质都是如此,甚至比这些士兵经历的更加危险,更加可怖,难度也更高。

        但为什么这些事情,不足以让李启领悟何谓勇气呢?

        此前李启一直都想不太明白。

        不过,四百年后的今天,李启突然就明白了。

        这也是‘巫道’所追求的‘自然’。

        在天庭一脉的神祇指引下,他领悟的了很多东西,在这些东西的积累之下,加上这个世界的故事,让李启的积累终于够了。

        他好像知道自己缺了什么东西了。

        此前,他所做出的‘冒险’,‘牺牲’,其本质都是计算。

        他通过自己从修行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的高超的脑力,用计算去逼近自己想要的结果,哪怕是‘勇气’也不例外。

        他经过计算,知道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有利,或者说,他必须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付出比生命更加惨烈的代价。

        权衡利弊,衡量了生命与道途之间的种种价值,然后,他再去做事。

        就好像他为了沈水碧去涉险一样。

        他依然是下意识的衡量了自己的生命和沈水碧的生命,觉得兔子更重要,于是他再按照称量出来的结果去做。

        从结果上来看,这和勇气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样的,都是舍生忘死。

        可如果,他称量出来,是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呢?

        最关键的是,‘称量’这个行为本身,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说,天平的根据是重力和质量,能够直观的彰显出两边的差距,那么李启是用什么来做这个天平的?

        沈水碧的命,和李启的命,亦或者,李启的道途,和李启的命,孰重孰轻,凭什么说某个更重呢?这个‘重’是谁规定的?

        李启以前给自己的答案是:“用道来称量。”

        用道来称量,来做这个天平,看看什么事情对道来说更重要。

        可是现在,他好像得出来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其实称量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骗自己。

        你自以为是在称量,其实是被道所支配,是在强迫自己去遵守所谓的‘道’。

        要知道,是人在逐道,而不是道约束人。

        道不会约束人,人只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并践行,所以才会去按照道的方式去行事。

        这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就好像遵纪守法一样。

        恶人是被迫守法,好人是自愿守法。

        这二者之间虽然都是守法,但却有着天壤之别。

        以道作为天平,然后去权衡事情的重要性,看什么靠近道,那就什么重要,这种是恶人守法,是被律法强迫着去遵守,因为法律存在,所以害怕违反之后会受到惩罚,于是,恶人不得不去守法。

        不因为法的存在而去守法,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这么去做了,于是然后恍然一看:噢,原来我这么做,其实是守法的啊。

        恶人满脑子都想要杀人,但是想了想,杀人要受惩罚,所以还是不杀好了。

        好人从头至尾都不曾有过任何杀人的概念,他不杀人,是因为心中的善念,是因为他不想杀人,而不是因为有‘律法’存在。

        这个律法,其实就可以看做‘道’。

        李启事先假设了一个他应该遵守的‘道’,给自己立了一套律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个这个规范之下,李启做的非常好,他非常的自律。

        但这是‘恶人守法’,他不是发自内心的这么去做,而是看了一眼规范,觉得这么做比较符合规范,于是按照规范去做事。

        看起来他好像完美的‘守道,遵道’,但实际上,他和‘道’已经渐行渐远,他只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名为‘道’的樊笼罢了。

        他在樊笼中带着镣铐跳舞,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行为应该规范于‘道’,如果僭越,就可能走偏。

        却不曾想,在有这个念头出现的这一瞬间,他就已经走偏了。

        想到这里,李启当时惊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祝凤丹说他‘聪明是聪明,可惜就是他太聪明了’。

        这是真的觉得李启有些可惜。

        因为,李启的聪明,还有他的境况,让他提前得知了‘道’的重要性,所以,他就太想要去遵循‘道’了,以至于完全走偏了道路。

        像是那个打败了人道军队的七品世界,他们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道’,还认为那就是不同的修行功法而已,但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所以没有刻意去遵守,最终却在不知不觉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无形之中契合了‘道’之真意,掌握了‘勇气’,最终击败了人道的军队。

        怪不得,会有人布局,让自己前往大火,去领略‘混沌’,那是因为混沌的自然演化,可能会给李启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