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星陨落)_帝王(1 / 2)_我在古代搞基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帝王(1 / 2)

匈奴人的血性从来都是浮于表面,深深的融刻在骨子里。

粉身碎骨,玉石俱焚,真要是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就像现在,被各个匈奴部落围攻,得到了霹雳雷火配方的匈奴部落拼着最后一死,把他们通通带到了地下去。

伴随着一声声的轰隆,还有这个匈奴部落之前存储起来的大量霹雳雷火原材料,一旦开了头,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熊熊烈火中,那张水火不侵的图纸上面的字体逐渐隐去,至此以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来围攻的都是现在还能拿的出手的匈奴部落,谁能想得到他们人多势众,却还是被人给一锅端了。

这场战役,双方都没有赢家,所埋葬的更是草原上的各个精锐,只留下大后方的老弱妇孺们看着这惨烈的人间地狱茫然无神。

天下之大,却无他们的容身之处。

死去的人太多,涉及的部落也太广,剩下的几乎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老弱妇孺,自发的,他们下意识的聚集起来报团取暖。

不是被强大的实力所征服,而是迫不得已的大融合。

这种融合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摩擦,但是等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过去以后,整个部落都会充满强大凝聚力。

只是大秦会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么待下次前来西域的外贸队伍所接收到的命令就是把那些剩下的匈奴都变成奴隶带回去。

北方边关的城楼上,翁老和隐者两人声音温和道,“匈奴已经不足为患。”

“总算是把他们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北方就能尽全力发展了。”

长城通往外界区域的门户被打开,将士、劳役、犯人们纷纷往外面运输巨石巨木。

到底是在外面修建城池,自然得以坚固为主。

巨石和修建长城的石头出自同源,是从山上就近开采下来的,巨木则是从南方走水路而走转陆路快速运输过来的,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建筑所需要的原材料等。

北方边关目前修建长城的人口已经从原先的几十万扩建到了百万之众,之前负责修建全国驿站的奴隶们也全都被送了回来。

边关将领们把人口分配出去一些去长城之外建造城池,数万之众,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下,一座坚固的城池堡垒短短几天内就出现了一个雏形。

引草原的水源在城池的四周挖渠道变成宽广而深的护城河环绕在城池的四周,护城河内,城池被修建的又高又大,城门开四扇,每处都设有大型机关,投石机、机关弩、霹雳雷火,不管是防御还是攻击,都是大秦目前最顶尖的技术。

就连负责修建这座城池的人们看着这么坚固的一座城池堡垒心中充满安全感。

就在边关附近的草原部落收到大秦扩建的消息,有明白的草原老人不禁一叹道,“大秦已经在草原上大兴土木了,想必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大秦的领土上全都建造上他们的城池。”

“草原上建筑,那我们的牧民以后该怎么办”年轻一辈的人听了不由傻眼了。

老人们“噗嗤”一笑,道,“看把你们给愁的,草原这么大,大秦的城池是不可能每一寸都能建上的,再说了,我们现在可是大秦的附属,还能担心以后没草吃。”

“大秦所传授的玻璃大棚种植牧草计划,说真的,要不是我们骨子里喜欢无拘无束着,只怕早就在这里进行定居了。”

定居啊,他们游牧一族向来逐水草而居,何曾能够真的安稳过。

如果真的有安稳的日子,谁又不向往呢。

咸阳宫内,墨家和公输家的人面带喜色的对赵燕歌道,“陛下,您说的电灯我们已经做出来了。”

灯泡、钨丝、简易电池、不导电的绝缘体材质,还有发电、断电等,墨家和公输家已经摸得一清二楚。

只是单纯的让灯泡亮起来并不算什么,他们刚开始就能做到。

事实上龙卫内的人在见识过电灯的明亮程度以后,就知道这个东西是要被推广到整个大秦的,如此一来,研究就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能到赵燕歌跟前说的,就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把握。

赵燕歌正想去看,想了一下,让人去后宫去叫公孙起过来,等公孙起来到之后,两人这才随两家人一起去龙卫去看。

途经锻造处时,赵燕歌发现锻造处的人已经用上了电镀技术,听说是摸索发电原理时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

电灯的开和关由一个小小的控制机关来控制,拉一下,电灯就亮了起来,再拉一下,就熄灭,非常的便利。

“陛下,如今我们已经研究到了一个村庄的发电量,还无法普及到各个城池中。”

“没事,这事急不来的,你们安下心来慢慢做就是。”赵燕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