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日式反派(和风遇月)_第一百六四章.柳暗花明(4000字)(2 / 2)_我成了日式反派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一百六四章.柳暗花明(4000字)(2 / 2)

人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情,笹原夏希自然也是如此。

她究竟想要干什么

最主要的是笹原夏希与原主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些谜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正当西城式思考着还要再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一直放在桌面上的手机却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

“请问是大江女士的朋友,西城先生吗”

“是我,有什么事”接起电话的西城式应了一声。

“是这样的,大江女士已经醒过来了。精神也已经安定下来,今天就能过来探病,我是来通知一下的。”

听见这话,西城式立刻就来了精神“我马上就过来。”

大江紫终于醒过来了

“阿式,我这个样子没问题吧”

穿着大江紫给她买的古旧红色连衣裙,笹原幸抬着脑袋问道。

“没问题。”

西城式摆了摆手。

“喔。”笹原幸应了一声,脑袋低下来,接着又有点不太放心地抬起,“真的没问题吗”

“没问题。”

“你确定吗阿式”

“你还真是有够不厌其烦的。”看着叫着自己名字的笹原幸,西城式说了一句。

这样的对话已经进行了十多次了,而且流程都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笹原幸平时不怎么磨人,磨起人来怕不是把人都要磨死。

就这样,西城式有一句话没一句地搭着笹原幸把探病手续办好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上电梯,两人来到大江紫的病房。

在笹原幸还犹豫着的时候,西城式却是毫不犹豫地推开了病房门。

病房还是那个病房。

不同的是里面的人。

原本一直在床上的大江紫,现如今已经能靠着床背,直起腰了。

她看上去气色很差,面色惨白,脸上还冒着薄薄的一层虚汗,四肢干瘦,看上去一阵风都能刮倒。

这也难怪。

不管是谁,要是半年躺在床上不起来,都与大江紫是差不多的。

“大江妈妈”

刚才还犹豫不决的笹原幸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然后

被西城式给拦住了。

“阿式”

原本还期待着有个感动人心再会的笹原幸愣住了。

她瞪大眼睛,不理解地看着西城式。

“冷静一点。”西城式给了笹原幸脑袋一下。

开什么玩笑。

这要是被笹原幸撞上去了,那大江紫半条命估计都没了。

这小家伙一激动起来就没轻没重的。

经过这一闹,原本还有些发呆的大江紫也回过神了。

“阿幸还有旁边的这位是”

她显然精神状态还有些不太好,躺了太久,光是认出笹原幸就花费三四秒钟时间。

“我是西城式。”

西城式简单地做了个自我介绍,接着就看见笹原幸从他手底下钻出去,轻轻地抱住了大江紫。

大江紫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昏迷了多久,脑子里的思绪也搅成一团,不过她还是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地揉着笹原幸的脑袋。

就这样,两个人差不多温存了有十分钟,西城式才开始解释起她昏迷后半年以来发生的事情。

他的语速很快,说话的声音也很平稳,对于大江紫的疑问能解答的都全部解答了。

其中也包括他正在调查笹原夏希的事情。

一个小时后

“真没想到我居然昏迷了半年,这半年过来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没想到原前他给我介绍工作原来只是想借着我来逼迫深琦先生他们卖出旅馆。”

大江紫深深叹息着。

她就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女性,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花花肠子。

但她同样也有些高兴。

能结识西城式这样的人,这对笹原幸来讲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她一直把笹原幸当作自己的女儿来养的,所以她是真心为笹原幸感到高兴。

看着大江紫这表情,西城式也有点感叹。

该说果然是教育者的不同吗

大江紫从开始到现在甚至没有说过如此对待她的镇民的坏话,虽然让她也有所怨言,但也很快就看开了。

能教育出笹原幸如此善良的孩子看来并非偶然。

“西城先生,刚才你说过了吧想要调查关于夏希小姐的事情”

话语兜兜转转,大江紫终于开始说起笹原夏希的事情了。

“啊没错。”西城式点头。

他就是想知道笹原夏希的事情才来到这里的,而作为照顾笹原一家的家政妇,大江紫肯定知道些什么

“请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我全部都会说出来的。”大江紫微笑着说道。

既然这样,西城式也不用客气了。

他想着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笹原夏希在临走前有告诉过你,她要去什么地方吗”

大江紫摇头“夏希小姐每次的民俗调查都是临时起意的,在幸治先生死后就更是如此了。”

这里的幸治先生指的是笹原夏希的丈夫,笹原幸治。

她在丈夫死后便没日没夜的进行民俗方面的研究。

“有一天,具体的时间我已经记不清了。夏希小姐突然找上我,说是希望我能照顾阿幸,她要去很远的外地进行民俗采风调查。”

大江紫陷入回忆中“她没有告诉要去什么地方,也没告诉我要过多久才回来,记忆里面,就只有每个月的抚养费会准时打过来。”

“是吗”

西城式眉毛皱起。

没能问出笹原夏希的所在地,这一点让人有些失望。

大江紫明显也察觉到了西城式的心情,她看着西城式,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西城先生,夏希小姐在东京似乎有一处非常隐蔽的书斋她与幸治先生一直都在那个地方进行民俗学方面的研究。”

“书斋”

这还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