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河(我从雨中来)_第二章 荒坟村往事(1 / 2)_胭脂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章 荒坟村往事(1 / 2)

胭脂河 我从雨中来 1601 字 2022-02-09

还记得那年腊月初二,下了很大的雪,天寒地冻的,有个人从荒坟村赶来。他是村里的赵姓人家,赵俊,三十多岁的后生。他说村子里的赵老太“走”了,要在我们这里定制一批灵堂、花圈、寿衣什么的,好好送老太太一程。

赵俊显得很着急,原来他们准备让赵老太在腊月初六出殡,问卢师傅能不能快点。

卢师傅说:“赵师傅,别着急,我们这里的纸扎活做起来都很快的,不会误事的。”

有一点卢师傅没说,其实每年到了寒冬腊月,都是殡葬行业的旺季,会有很多人来购买丧葬用品。所以,为了不至于耽误丧主家出殡,很多灵堂、纸扎人、花圈、寿衣、棺材都提前做好备着呢,就是为了应对急用的丧主。

但做纸扎丧葬生意的人,却不能对客人说:“唉,您别着急,我早就给你们家准备好了棺材,还有灵堂、花圈呢。”

这话听起来可不太吉利!

你什么意思啊?人家本来就伤心,你还说这丧气话,咒人家吗?

赵俊见卢师傅答应了下来,便交上定金,放心地离开,去灵堂村采买其他丧葬用品了。

卢师傅站起身来,带着我和傻大成来到后院,挑挑拣拣了很多精美的纸人、纸马后,让我和傻大成收拾齐整,放到门前。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赶工扎制灵堂和花圈就可以了,这两项算大件,不太好扎。

灵堂需要得用铁丝先捏成框架,再用彩纸装裱精心起来。而扎花圈则费事多了,上面一圈圈、一朵朵的纸花必须由我和傻大成扎出来:红的、黄的、橙色的、紫色的、白的,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花圈通常要编扎好长时间。

虽然工作量辛苦,可扎灵堂和花圈也挺赚钱,毕竟挺耗费工时的,给丧主家多要点钱也说得过去,大家也都能理解,也都愿意让我们多赚一点。

还有一点,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丧事大操大办,是儿女们孝顺的体现,是后人们对先祖逝去的哀伤和留恋的感情表现。

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傻大成说在他们荒坟村,如果谁家敢简陋操办长辈的丧礼,就会被村里人视为不孝!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背上不孝的骂名,荒坟村的人来我们灵堂村置办丧葬用品,从来都是出手阔绰,这次来的赵俊也不例外。

在卢师傅、我和傻大成的努力下,终于在初四下午将所有东西做好了,就等着在初六出殡日烧给赵老太了。

可初五日的奠酒祭礼要用礼堂,安放亡者灵魂和遗像,所以卢师傅便催促我们必须连夜出发,必须在今晚送到,否则明天就来不及了。

据傻大成说,从灵堂村到荒坟村还有很远的路,如果走得话,至少还得走一天功夫。

我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由卢师傅好说歹说,终于雇了一辆拖拉机,拉着我和傻大成还有一车纸扎用具,颠沛流离赶了好几个小时路,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了荒坟村。

荒坟村是一个贫穷偏远的村子,这里的人们大多住着土坯房,田地贫瘠而干涸,里面种着半死不活的秧苗,就连枯草也都很难见到。

到处都是枯树,瘦骨嶙峋地耸立在村子周围,像一个个呆立的鬼,在凝望村子里还有些烟火气的人家。

贫穷苍凉的村子里响起了唢呐声,呜呜咽咽地直插云霄,悲怆哀伤的音调趁着赵家院子里放着的黑漆棺材,显得格外哀伤。

不久之后,这具棺材就会被埋入村外的荒坟中,冰冷的尸身融入温暖的土地。

潘森和傻大成终于赶到了赵天龙家里,他是赵老太的长子,理应操办老太过世的丧礼,为了显示自己孝顺,赵天龙把丧礼也办得很热闹。

卸完了纸扎用具,赵家人很热情,硬是要留潘森和傻大成他们留下,说天色已经很晚了,就不要回去了,在他家屋里过夜吧。

潘森拗不过赵天龙,就答应了下来,他和傻大成围坐在火炉前烤火,听他说起荒坟村的故事。

早先,荒坟村并不是一个村子,相传这里有座大将军陵墓,很多守陵人围聚在陵墓周围,保护将军的遗骨不被盗墓贼亵渎。

那些忠贞的守陵人都曾是大将军的士兵,他们爱戴将军,即使在他死后,也愿意化身守陵人陪伴着将军。

几百年过去了,将军的故事已经被人淡忘,很多守陵人的后代也逐渐离去,只留下这一堆堆苍凉的荒冢萦绕在村子周围,这里也被叫做荒坟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