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苏联(柯基丶)_第2986章 祖国需要它们(2 / 2)_钢铁苏联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986章 祖国需要它们(2 / 2)

钢铁苏联 柯基丶 2077 字 6个月前

“就是说这款装备现在就很好,将来还会有变得更好的潜力,是不是?”

听领导讲话是一门学问,很深的学问,一门朱可夫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摸透了的学问。

不过就冲刚才这番话、此等表述形式,那该怎么回答对朱可夫而言已经是心如明镜。

“可以这么认为,斯大林同志,这的确是一款在合适的战斗环境下非常强大的装备。”

我说强了,但我没说无脑强,我说了它会在合适的战斗环境下非常强。

万一将来要是不强了、有问题了,那我至少还给我留了退路、到时候有话说,不至于落得无法收场下不来台,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很好!朱可夫,非常好!”

在朱可夫这儿得到了满意回答的斯大林同志很高兴,紧接着便说出了不久后,会让美英西方直接血压拉满的命令。

“加速量产这款装备,祖国需要它们能有足够的数量出现在阅兵式上。既然是领袖师首批列装使用的,那就继续交付给他们吧,熟悉装备很重要。”

“另外,在柏林阅兵式上也应该要出现这款装备,很有必要!现在西方开始对我们改变态度了,我们有必要在其面前展示足够强大的实力,避免他们动某些不必要的、愚蠢的歪脑筋。”

“明白,斯大林同志。我会抓紧安排去做这件事,确保亲自监督执行。”

有了慈父同志的拍板下令加朱可夫的亲自监督,原本还在开足马力嗯搓is7的基洛夫厂,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换了光景。

“什么?把主要产能立刻集中到isu-203上来?可,可这还是没有通过定型验收的试验性装备啊,元帅同志。虽然这款装备是我主导设计的,我也很希望它确实能转入量产为祖国效力,可是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大合适?”

朱可夫亲自打来的电话,着实给正忙着搞is7产能爬坡工作的沙什穆林这边,直球打了个措手不及。

以至于作为装备总师的沙什穆林自己,都觉得这种比马拉申科参与进来的装备设计定型到量产,还要更快的“特事特办”,已经大大超出了自己已有的常理认知,导致手握着话筒的沙什穆林愣是想不明白这到底咋回事。

“但是祖国现在就需要这款装备,立刻就需要!而且,这也是斯大林同志所希望看到的。”

“.”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把慈父同志抬出来往这儿一摆,电话这头的沙什穆林不说话了,或者说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

唯有朱可夫那头的话语仍在悄然继续。

“阅兵的相关事宜相信你也有所耳闻了,斯大林同志希望在莫斯科和柏林的两场阅兵式上,都能够看到有足够数量的isu-203通场接受检阅。”

“况且这款装备也经受住了实战考验不是吗?马拉申科提交的实战报告里,并没有提及它有某些重大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基于is7的既有成熟平台和设计,赋予了其足够高的可靠性起点,仅有一些细微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这是马拉申科报告里的原话,你那里应该也有和我手里的这份报告相同的文件。”

“.”

命令很直接、意思很明显,话已至此确实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做什么的沙什穆林想了想,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这才手握着话筒再次开口。

“需要多少辆?能给我多少时间?元帅同志。”

两个最关键的问题被脱口而出,电话那头朱可夫报以的回答也是同样干脆。

“总数确保36辆,至少要能武装两个装备方队,先后运往莫斯科和柏林均分,交付给马拉申科接装,时间的话.”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有所沉吟,而这对电话这头的沙什穆林而言,却好像时间凝固一般堪比度日如年、心跳加速。

“一周之内完成首批18辆交付,再过一周完成

沙什穆林闻言咬了咬牙,虽有些难以开口,但军工研发生产不是随便吹牛的天乱坠,身为总师而对自己的项目负责,是基本且必须的职业操守。

该说的话,自己一定得遵循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去如实说清,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拍胸脯保证。

“.”

电话那头的朱可夫不置可否,好几秒钟时间都没再传来任何回话,这让本就神情紧张、集中精神的沙什穆林更加感到额头冒汗。

直到仿佛过了几个小时一般的差不多十秒过后,朱可夫那边故作沉吟的话音再一次悄然响起。

“两天可以吗?我想多给马拉申科那边一些磨合装备和训练彩排的时间。”

不是命令,而是一种商量的口气。

哪些事能强行为之、哪些事万万不能这么做,朱可夫心里有分寸。

任何人不对装备负责的结果,就是装备会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反手把你狠狠坑一把。

不论那是在战场上亦或是在阅兵场上,道理都是一样的。

听到朱可夫那边提到了马拉申科,这个对自己而言同样有着相当程度特殊意义的名字。

思索再三的沙什穆林正如方才的朱可夫那般,足足十好几秒都没开口答复。

理解这是为什么的朱可夫也不做催促、一直在耐心等待,直到那声坚定的话语终于再一次从话筒中传来。

“答案是可以,元帅同志。沙什穆林和基洛夫厂全体同志,保证完成祖国赋予的重要任务,一定会将阅兵所需装备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到位。”

电话那边传来的回话声音好像长舒了一口气,但更多的则是体谅、感激,与一丝可被察觉到的歉意。

“替我转告厂里的全体同志,以及研发设计团队的全体人员,朱可夫元帅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卫国战争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阅兵场上,你们每个人都将为这场行动的最终胜利做出突出贡献,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