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绯红之月)_第330章 会面(十)(2 / 2)_文明破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30章 会面(十)(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2250 字 2023-01-12

现在张锡銮身前事身后名都已经有了,段祺瑞却因为不得不顾及北洋兄弟而面对身败名裂的可能。1时间,段祺瑞只觉得心灰意冷。叹道:“既然徐大总统如此说,兄弟我也只能向北洋兄弟们摊牌。至于未来如此,各凭天命吧。”

说罢,起身离开了总统府会客厅。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徐世昌没有起身,他看着周围的1切,想到自己在这里已经坐不了几天,便叫来勤务兵,吩咐道:“泡茶!”

茶水散发出来的香气在空荡荡的会客室里散开,纯正的香气并没有因为淡薄而变得有什么不同。徐世昌端起茶杯想品1口,却觉得胸膛中1股气涌上脑门。放下茶杯,徐世昌拍案而起,亮出身架先来个叫板:”喝呀啊啊……”

而后慨然唱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1任俺芒鞋破钵随缘”

此时段祺瑞正在门外,隔着玻璃窗看这徐世昌唱了1曲,立在原地动弹不得。方才出去到了总统府外,段祺瑞才发觉自己并没有戴军帽。回忆片刻才想起,之前听到何锐竟然要对列强动手,激动下把军帽给摘下来扔在沙发上。离开之时又因为过于激动,忘记拿。

段祺瑞胸中有1口闷气,索性自己亲自回来取军帽,却没想到看到徐世昌在空荡荡的会客厅内独自唱了这么1段《寄生草》。

本以为徐世昌不过是个借他人之势而起的人,此时段祺瑞才真的感受到徐世昌自己也是有建功立业之心。听这曲慷慨悲凉,又见徐世昌唱罢,抬手捂住脸,肩头竟然微微抽搐。段祺瑞只觉得感同身受,鼻子1酸,久违的眼泪竟然夺眶而出。

旁边的警卫看着两道泪水顺着段祺瑞脸颊滑落,连忙低下头。段祺瑞也不再考虑取回军帽的事,他抬手摸去眼泪,神色又恢复了往日的冷峻。转身就向外走去。

虽然神色中恢复了镇定,段祺瑞却觉得心如死灰。之前段祺瑞还觉得袁世凯1生最后因为称帝失败而亡,着实是个败笔。此时段祺瑞突然发现,自己的1生不过是在袁世凯开辟出来的道路上行走。走在别人开辟的道路上,走的再远也只是1个过客。

袁世凯的1生有成功,有失败。段祺瑞连成功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失败。

段祺瑞还记得,何锐虽然反对袁世凯称帝,却还指出袁世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统1,是奋起1搏。那么,段祺瑞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还想尝试挣扎1下。又该如何评价呢?

赵天麟内心已经放弃了说服徐世昌与段祺瑞,所以整个人轻松下来。却没想到从第2天开始,段祺瑞与徐世昌都表现出全面配合的姿态。他们详细了解了他们要做的事情,却没询问原因何在,只是搞清楚具体时间,以及他们具体做什么。

之后,段祺瑞与徐世昌让赵天麟带消息给何锐,“既然何老弟为国家不畏生死,我等能助何老弟1臂之力,喜不自胜。北洋兄弟,我等已经和他们谈过。若是心怀国家的,自然会留在京城。其他的,便随他们去吧。还请何老弟不要在意此事。请他以国家为重。”

两位北洋大人物投降的如此彻底,赵天麟都觉得事情好像哪里不对。此时却也不能问,只能再次向两人保证,“两位如此深明大义,乃是国家之幸。东北政府对北洋待遇的承诺,定然会兑现。还请两位放心。”

段祺瑞微微1笑,“国家苦难至此,百姓身处倒悬之苦。天下皆期待何老弟能领导中国走出如此局面,还请何老弟尽快发兵。我便在京城等着与何老弟会面。”

赵天麟见事情已经确定,便起身告辞,马不停蹄的返回沈阳。回到沈阳,正是11月5日,距离东北军南下的最后期限只剩下6天。东北政府也已经接到了京城的电报联络,东北军已经向段祺瑞提出了要求,凡是肯接受改编的北洋军,都要到指定地区等待。凡是在指定地区之外的北洋军,东北军将自行应对。

得知段祺瑞并没有玩拖延,赵天麟感觉轻松许多,便笑道:“内战不比外战,能少流血就该少流血。”

何锐点点头,把1份文件交给赵天麟。赵天麟看了片刻,神色已经严肃起来,等全看完,便叹息道:“主席将那些反抗者定位战犯,从法理上并没有错。不过用战犯定义那些地主士绅的武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何锐摇摇头,“地主和地方势力定然会用武力对抗我们,这个时间大概会持续两年。我们自然对他们做出明确定义。如果是土匪,自然是剿匪。如果是地方武装发动的军事行动,自然是基于政治原因发动的行动,就是对新政权的战争行为。我对法律了解不多,这些工作自然得由赵厅长这样的专家来负责。”

赵天麟思索片刻,觉得从法理上没什么问题,但是从习惯上却是怪怪的。最终答道:“我会就此问题找人研究1下,尽快给出结果。不过现在各省武装力量的敌对行动,的确可以毫无歧义的归于战争行为。他们战败后被俘,自然是战犯。”

“还有1事。”何锐继续说道:“等地方局面稳定,我准备先从北方平原地区开始土地赎买,以完成土地国有。”

“土地赎买……这得很多钱!”赵天麟只觉得自己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何锐点点头,这件事他只尝试着与吴有平和徐乘风两人谈过,两人的反应比赵天麟大得多。而且两人对于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政策也十分担心,反倒是赵天麟看着镇定些,何锐便忍不住多说几句,“土地国有是1个风险非常大的政策,但是任何政策都有巨大风险。从收益角度,土地国有的实际收益也同样巨大。此事已经要提上日程,我会在稳定了北方地区之后,专门召开会议。”

“收益何在?”赵天麟小心翼翼的求证。

“现在中国的土地无疑是私有制,我们不能当作看不到。如果改成土地由地方所有的集体所有制,问题依旧太多。尤其是在组织生产上,会有很多未来的麻烦。土地赎买的最大收益,是在建立市场的时候,有这么1笔启动资金。只要愿意耕种的人民有地种,他们就需要置办生产资料。这时候,1笔土地赎买的资金,正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何锐说完,看着赵天麟,想看看这法学专家会怎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