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绯红之月)_第406章 血宝石(二十六)(2 / 2)_文明破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06章 血宝石(二十六)(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926 字 7个月前

在心里小小的抱怨一下伦敦的天气和空气,石原继续看报纸。英国的报纸水平不错,不过有价值的部分不多。倒是法国的报纸充满了法兰西的热情,费加罗报上都是鼓励支持英国与中国战斗到底的文章,尤其是六天前的头版头条《为了欧洲的荣誉,英国要为光荣的战斗到最后一个男人》。

石原觉得与法国佬的文章比,日本同类型文章就显得文笔与激情低了不少。日本此类宣传文,无一例外都是将怎么死,如何不怕死。反观法国报纸,上来就是‘英国国教荣光’,‘上帝与女王一体’,生的伟大,牺牲后进天堂。通篇没有一个关于死亡的文字,都是对如何光荣伟大的歌颂。但是,在这充满华丽、尊严的文字下,希望英国佬死光光的幸灾乐祸,根本不加掩饰。看来英法世仇根本没有改变呢。

就在石原翻阅着欧洲报纸之时,日本的街头出现了一些报纸新闻,里面提及了之前悄无声息死掉的两位议员在临死前提出的《日本土地维新大纲》。

文章手法很巧妙,完全不提这两人离奇的死亡,而是简单回忆一下两名议员的名字后,直入主题,将《日本土地维新大纲》的内容做了简单有力的介绍。尤其是对土地方案中的内在逻辑做出了解释。

这逻辑并不复杂,日本超过一半人口都是农民,农民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日本工业生产的商品只能卖给外国。工业品卖给外国,就只能削价竞争,商品以低价抢外国市场。于是农民没钱,工业利润也很低钱。

如果采取了《土地维新大纲》,农民分到了土地,收入提升。有了钱就有消费,有消费市场,工业品就有销路。土地大纲一旦实施,除了让广大人民富裕起来,更直接创造出一个内部市场,以增加日本经济抗冲击能力。

……

在帝国东京大学的法学院院长办公室内,法学院院长兼东大副校长的平丰盛教授放下手里的报纸,不禁微微叹息。在他这样的日本顶尖学者看来,这篇文章说的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很容易理解。

作为教育者的平丰盛教授也很清楚,这样的文章对于并未接受过经济学教育的普通人来说还是有些深了。

在大藏省特别顾问,帝国政府高级顾问,日本皇室顾问的平丰盛阁下看来,如果没有人为日本人民解放思想,为日本各阶层做出政治层面的解释,日本人民并不会相信这样的好事会在日本降临。

日本列岛上从有国家形态存在大概有2000年,天皇制度出现也有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内,只有中华文明给与日本以文明之光。

当明治维新,日本从西方接受了工业之后,平丰盛教授认为中国已经没办法再给日本什么。知道平丰盛教授遇到了何锐,他才明白过来,中华文明的底蕴以及生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现在,何锐驱散了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黑夜,又给日本带来了机会。也许这一次,日本有机会摆脱旧时代的黑暗,让日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是东大平丰盛的平生心愿。

再次整理了自己的心境,平丰盛教授拿起了课程表,将自己的课程从原本的一学期10节地缘政治学公开课增加到了20节,并且给自己增加了经济学基础,以及政治经济学两门课。

有平丰盛教授现在的身份,他根本不用讲这么多课。而且就在去年,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都邀请平丰盛教授到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只要平丰盛教授去了这一趟,回国后就会成为日本学术界最顶点的法学以、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的学者。成为帝国东京大学的校长也并不困难。

但是平丰盛教授决定先不去英国。如果日本日本民众需要引导他们的思想走向未来,平丰盛教授愿意为日本付出一切。

叫来秘书,平丰盛教授将课程安排表递给他,让秘书将课程安排表送到教务处去。

看到自己尊敬的平丰盛先生竟然要讲这么多课,秘书又是欢喜优势担心,连忙提醒道:“先生,您的时间安排的过来么?”

平丰盛教授站起身,“去吧,不用担心我。”

秘书非常想多听听平丰盛教授的课程,也不再多问,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平丰盛教授推了推自己的黑边眼镜。如果是以前,平丰盛教授会选择去英国,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知识,以及更高的地位。这次他决定留在日本。因为学术伙伴何锐已经走在了平丰盛教授前面。这个青年以自身为火炬,照亮了中国的道路。见贤思齐,平丰盛教授觉得自己必须为日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