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绯红之月)_第453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十三)(2 / 2)_文明破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53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十三)(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2211 字 7个月前

“为什么?”鲍德温首相有些不解。

“缅甸开始进入雨季,我们的部队不可能冒着大雨作战。”陆军大臣回答的非常干脆。

首相听了这个解释,竟然感觉轻松了不少。但他还不太敢确定,追问道:“中国军队有没有可能发动突袭。”

“阁下,我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是从军事角度拉分析,这种选择非常不可取。”

结束了会谈,鲍德温首相坐在圈椅里,把当下的局面再次梳理一遍。经过近一年的战争,中国的立场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逼着英国接受中国的外交原则。英国国内虽然对于中国的挑战非常愤怒,但不管是英国民意或者是英国上层的反应,都没有要和中国同归于尽的冲动。已经可以考虑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不想接受中国的要求,就只能拖下去。但是英国维持70万各种军队在前线,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钱财。这部分钱财完全可以用在偿还债务,而不是用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上。

鲍德温倒是不太介意所谓的面子,仗都打成这样了,还有什么面子好谈呢。想到这里,鲍德温让秘书把外交大臣再次请来。这次两人之间的谈话非常直率,外交大臣再次强调了法国在未来半年内与中国建交的可能,以及未来几个月内,会有很多国家与中国建交。讲完了这些之后,外交大臣建议道:“阁下,我们有必要与中国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

鲍德温当即答道:“中国是如何定位自己?他们采取了这么野蛮的行动,会认为自己是意大利和日本么?”

外交大臣点点头,“我明白了,阁下。”

结束了与外交大臣的会面,鲍德温首相让办公室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宣布,陆军将对中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蓝普生本来是要被安排到中国当大使,然而造化弄人,现在他只能在中国当一个‘联络员’,而且一干就是两年。蓝普生原本以为自己在中国更多是当个传声筒,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做了不少事。帮助战俘,帮助被没收财产的英国方面进行协调如何通过司法程序维护利益。通过这些工作,蓝普生在中国倒是积累了不少人脉。

靠着这些人脉,接到了英国外交部的电报后,蓝普生很顺利的与中国外交部长颜惠庆见了面。与那些年轻的中国新生代外交官相比,颜惠庆更温和。当然,只是态度温和而已。

蓝普生决定来点小把戏,一见到颜惠庆,当即板着脸表达了英国的强烈抗议,“你们对于澳新军团的审判是完全非法的!不符合原则!更没有道理!杀害军人,是屠杀!”

颜惠庆对蓝普生有足够的了解,听蓝普生这么讲,立刻觉得中英关系或许将会有所突破。倒是颜惠庆身边的一些年轻的中国外交官已经皱起了眉头,对英国方面的表态非常不耐烦。

等蓝普生大大的表达完不快之后,他质问道:“难道中国认为自己真的被国际社会承认了么?”

听到这话,年轻的中国外交官们几乎想怒斥蓝普生,让对面这个傲慢的英国佬明白,英国很快就会成为少数不承认中国的国家。颜惠庆并没有激动,他平静问道:“蓝普生先生,既然没有国家能把中国从地球上被搬走,中国自然会有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

蓝普生没有立刻回答,再看了看面前的几位中国外交官。现在中国政府的制服已经定型,请的还是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制服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特色,简单明快,又不失时尚感。

不过年轻的中国外交官们明显不够成熟,如果不是面对颜惠庆这样的外交老手,蓝普生就觉得自己很难与这些中国外交官进行有效沟通。任用颜惠庆出任外交部长,也证明了民国政府对外交的理解是很严肃的。

带着点庆幸,蓝普生板着脸问道:“难道中国政府希望得到意大利或者日本的国际地位么?”

颜惠庆心中一阵轻松,英国这是在开价呢。何锐曾经就中英战争的结果与政府核心们进行过讨论,英国开出来的价码与何锐提出的要求挺般配。颜惠庆也板着脸答道:“难道中国不该有意大利或者日本的国际地位么?”

蓝普生听到这话,心中同样感觉到了轻松。但蓝普生什么都没说,站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告辞了。”

一众年轻的外交官们不快的看着施施然而去的蓝普生,等蓝普生离开后,又看向了外交部长颜惠庆。却见颜惠庆的嘴角竟然带着一丝笑容。这让年轻的外交官们感觉有些讶异。

不等他们询问,颜惠庆转身对同志们提问了问题,“大家觉得我们能够接受意大利与日本这样二流列强的国际地位么?”

当即有年轻同志答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一流的大国,为何要接受这样的定位?”

颜惠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年轻同志们的看法没错,中国的确是大国,而且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国。但是现实中,英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而且年轻同志们的经验的确不足,所以他们小看了中国,也小看了英国。

所谓一流强国,所指的可不是自己怎么看。如果英国承认中国是美国那样的一流强国,英国就要承认中国在海军比例上,拥有与英国一样的战舰吨位。现在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造舰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战略野心。非得争取一流强国的名头,反倒会遭遇到毫无必要的忌惮与损失。

二流列强在国际上属于地区性强国,这个定位正好是中国当下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