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绯红之月)_第705章 爆发(六)(2 / 2)_文明破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05章 爆发(六)(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4513 字 7个月前

    如此激进的观点遭到了大量反对。只要眼睛不瞎的德国将军们都知道,现在德国已经基本上赢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只是赢多少的问题。“赢”这件事并非只有一个判断标准,歼灭更多敌人是赢,让己方的损失更小也是赢。

    眼前德军上层面对着一个从未遇到过的局面,战争到现在看着是赢了,但是稍微走错一步就可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如果现在的古德里安所处的位置不是德军心肝宝贝的装甲部队,而是几个步兵师……不,哪怕是几个步兵军,德军上层都会毫不犹豫下达最激进的命令。只要能胜利,打光几个步兵军,德军上层不心疼。毕竟,从开战起,总参谋部就做好了伤亡100万德国步兵的准备。

    现在处于最危险位置的是德国装甲部队,他们若是被打光了,德军上层真的承受不了。歼灭法国北部70多万英法联军精锐的确是一场大胜,可即便是歼灭了这些精锐,法国还有大半部分依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长期占领法国北部,还曾经两次逼近巴黎,先头部队都能看到埃菲尔铁塔,最后不还是没能打下来么。

    所谓的稳妥派并不反对进攻,他们也完全理解了装甲部队的威力。正因为认识到了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他们就更不愿意去冒风险。

    总参谋长哈尔德虽然在战役初期那几天里没料到局面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当局面发展到现在,哈尔德认为德军已经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即便装甲部队在接下来大胆的进攻中会遭受到一定损失,但是只要西欧战役能够快速打赢,德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快速建成更强大的装甲部队。所以哈尔德认为,应该命令古德里安的部队立刻沿着海岸线北上,占领一系列的港口。

    听到哈尔德要把装甲部队往死里用,反对者们纷纷表达了反对。不过哈尔德是总参谋长,而且反对者们其实也不知道大家一直预料会出现的那支强大的法国预备队到底在哪里,会如何发动进攻。为了搜索法军的预备队位置,德国空军侦察机小队不畏生死的持续深入南边法军控制区进行侦查。到现在没见到有任何强大预备队的丝毫迹象。

    如果天马行空的去想,每个人都能想象出美梦来。但是打仗是非常现实的事情,既然没侦查到,那就只能承认没发现。法军也是人,不可能突然间飞出来开始攻击德军。

    争论正在胶着之时,伦德施泰特大将从A集群指挥部赶到了总指挥部。希特勒并不喜欢伦德施泰特,但希特勒很尊敬这位老将军。尤其是创造出惊人战果的装甲部队就归伦德施泰特指挥。德国一直给执行复杂军事任务的前线指挥官非常大的自主权,这种任务型指挥方式帮助德军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所以希特勒问道:“将军,您怎么看装甲部队接下来的行动?”

    西欧战役的计划是伦德施泰特本人支持的,制定计划的曼施坦因是伦德施泰特在波兰战役中的参谋长,执行计划的克莱斯勒、古德里安,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伦德施泰特的人。老头子对于接下来的战局颇有自信,他答道:“元首,既然装甲部队认为自己还能打下去,就让他们继续执行自己的想法。”

    希特勒的左右为难只是因为他现在患得患失,期待这场胜利能够完美无缺。听伦德施泰特大将这么讲,便同意了老将军的看法。

    5月21日,古德里安接到了新的命令,要他沿着大西洋海岸线北上,占领各个港口。接到这个命令,一身臭烘烘的古德里安大喜过望,当即对全军下令,“第10装甲师向敦刻尔克前进;第1装甲师向加莱前进;第2装甲师向布洛涅前进!”

    古德里安的参谋长此时并不在他身边,因为古德里安冲的太快,以至于先是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斯勒,后是A集群司令伦德施泰特都亲自找到他,要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停下来等待步兵跟上填线。所以古德里安的副官向古德里安转述了参谋长通过电报发来的消息,“军长,现在我们已经有40%的坦克与装甲车都出了故障……”

    古德里安完全不在意,他当即打断了副官的话,“现在能够跟上的坦克足够我们攻下所有港口。前进!”说完,古德里安已经跳上指挥车,拍了拍身边座位,示意副官赶紧上车。

    副官经历了这10天从未经历过的疯狂突进,也习惯了经历过的一切。他上了车,再不提装甲部队实际上损失相当严重的问题。

    此时,中国空军侦查部队也已经起飞,持续对德军行动进行侦查。当天德军进展情报送回到位于航母编队中的旗舰信阳号战列舰上,司令部内的于岑中将不禁露出了讶异的神色。原本中国海外司令部普遍认为德国装甲兵们将迅速攻克几座海港,将英法联军给包了饺子。却没想到德军进攻加莱的努力却被当地一支规模不大的守军给挡住了。于岑很想说,德国的装甲部队攻坚能力不足,话到了嘴边却没能说出口。

    之后战斗打了两天,到了23日,德军才拿下了加莱。此时,中国欧洲司令部内已经对德军的装甲部队有了个大概的判断。在没有步兵跟进的情况下,德军装甲部队很难攻下有足够火炮防御的预设阵地。

    但这不光是德军的现状,中国现在的59式坦克上安装了100毫米滑膛炮,在巷战中照样会遭到非常大的损失。而且装甲部队打巷战还有个问题,坦克一旦被击毁,就会成为敌人在街道上的掩体。所以何锐提出的作战中,机械化旅进攻时候需要有摩托化步兵旅配合。而且在泥泞地区,摩托化步兵旅需要的是履带式装甲运兵车,而不是轮式装甲运兵车。这样的装备,真的是耗资巨大。

    中国空军不仅在监视德军,也在监视英法联军。就在古德里安好不容易攻克加莱之时,英军大部队也已经乘坐着坦克、卡车向着敦刻尔克进发。浩浩荡荡的部队在照片里清晰可见,对着地图查看了一下,一众中国将校们或者苦笑,或者叹气,或者神色严肃。所有人都看得出,英国抛弃了盟友,自行撤退。

    这支英军本在与法国第一集团军并肩作战守战壕,这么突然跑路,就将法国第一集团军的一部丢给了德军。

    果然,到了24日,看到机会的德军开始进攻里尔。也在这一天,希特勒亲自乘坐飞机到了A集群的司令部所在地沙勒维尔。伦德施泰特见到希特勒前来,也没有寒暄,直接说道:“元首,我认为有必要让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等待步兵前来歼灭敌军。”

    希特勒只是愣了一下,随即询问起伦德施泰特这么决定的原因。伦德施泰特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实际上是克莱斯勒装甲集群的司令克莱斯勒认为装甲部队正在面对从未遇到过的艰难局面。

    敦刻尔克外围是大片的沼泽,道路不多,英法联军只用少数的部队就可以封锁这些道路。而且德军坦克无法通行的沼泽,英军的步兵可以轻松通过。而此德国装甲部队在沼泽地区行动速度明显降低了。

    之前伦德施泰特支持装甲部队自行决定进攻,是因为之前克莱斯勒本人要求古德里安停下,是因为马斯河渡口极为不稳定,随时有可能遭到法军大规模反攻。便是如此,克莱斯勒还是同意了古德里安继续进攻。等步兵抵达马斯河渡口后,克莱斯勒就没再说过停止行动的话。

    而21日后,古德里安并没有遭到任何掣肘,还是只攻下了两个港口。在加莱还遭到了顽强抵抗,以至于花了两天时间才攻克加莱。

    此时克莱斯勒自己都认为装甲部队已经进入并不适合作战的领域,伦德施泰特很自然的就使用了他身为A集群司令官的职权,认为战斗不能再打下去了。古德里安和装甲部队官兵们肯定有战斗下去,击败敌人的决心,伦德施泰特认为这很好。部队的战斗信心只是伦德施泰特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伦德施泰特必须抛开个人情绪,实事求是的选择对赢得胜利最有利的决定。

    当然,伦德施泰特并没有对希特勒说这些,他只是实事求是的将战场情况以及装甲部队的现状向希特勒做了介绍。听完这些,希特勒立刻表达了认同,并且发布了在西欧战役中罕见的元首对前线部队的直接命令,“德国装甲部队不得越过已经抵达的朗斯到格雷弗林一线的运河。部队开始修整,准备接到命令后就继续进攻。”

    伦德施泰特听到希特勒的命令后,心里面只说了一句,“波西米下下士。”这话当然不能说出口,但伦德施泰特就是很不待见希特勒。譬如这次,伦德施泰特认为希特勒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是判断的原因却是对胜利结果的算计,而不是出于对战争本身的理解。

    如果是伦德施泰特自己的判断,他也不在乎装甲部队会不会失败,如果有必要,德国所有装甲部队全部在进攻中打残,伦德施泰特也不是下不了决心。只是当下伦德施泰特发现,不仅他自己并不知道进攻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而且前线官兵们其实也不知道,所以他才会让装甲部队停下来。

    但伦德施泰特完全没想到,英军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在面对覆灭危机的时候,英国选择先保全自己的精锐部队。制造出一支精锐部队所需的全部装备,也就是1年时间。但是组建一支精锐部队,那些士兵熟练掌握装备与技战术,需要3年。而培养出指挥士兵的军官,非得十几年不可。

    所以抛弃了法军单独撤退的英军给德军留下了一个大口子。5月25日,德军就占领了里尔城,将法国最精锐的第一集团军的4万多人给包围了起来。

    见到英军向敦刻尔克撤退,法军也不得不跟着英军撤退。比利时军队就被英法联军给抛弃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无比气愤,比利时从一开始就不想打仗,没想到比利时军队缺乏飞机坦克,用人命填战壕,牺牲巨大。而英法联军见到事情不对,立刻抛下比利时军队跑路了。

    当然,如果利奥波德三世听到英军指挥官布鲁斯中将的话,大概会七窍生烟,又或者会如坠冰窟。布鲁斯中将的副官询问,“我们撤了,比利时军队怎么办?”

    布鲁斯中将冷着脸答道:“那就是比利时人自己的事情了!”

    中国欧洲司令部此时也基本了解了战况,大家更感觉到何锐的正确。如果中国军队与德军易地而处,剩下的选择不多,就是倾尽空军力量一路跟着撤退的英法联军轰炸,让本就仓皇撤退的英法联军彻底失去秩序。

    而德国第六集团军的司令赖歇瑙上将此时是另外的感受,他发现用两条腿追四个轮子,是真的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