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高能(快穿)(易楠苏伊)_第 113 章(2 / 2)_老妈高能(快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 113 章(2 / 2)

婉玉笑了,她娘这是生怕她在边城受委屈呢。

可她娘不知道,她其实不爱走动,边城这边再好看的衣服,经过风沙吹也不成样子。再说了她是来当兵的,还是穿劲装比较方便。

打开另一封信,婉玉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宗宝还是没找到。她爹已经不抱希望,又娶了一个。当俘虏那些年,周三郎身子垮了,再也生不了孩子。他娶的这个寡妇带着三个儿子。

最小的儿子才三岁,不记事,还可以养熟,后娘答应给小儿子改姓周。

周三郎寄信是为了跟她要钱。

婉玉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情面对这封信,她走的时候,就跟他说了,她大半身家都给他了,这些钱都是她这些年当捕头攒的。

五十两银子,盖房子花掉三十两,娶媳妇花掉十两,剩下十两连五个月都没撑到吗

婉玉将信揣回怀里,招个士兵过来,“上面拖欠的军饷到现在还没发吗”

士兵摇头,“没有。我听监军说今年又有灾情,户部拨不出银子。上面只送来了粮食。军饷还得再等等。”他忍不住抱怨,“都五个月了。以前也没那么久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婉玉挥手让他退下去,看了眼手里的银票,最终还是没选择将这钱寄出去。

她自己挣的钱可以给他花,但是母亲的钱,不行

她离开周家村的时候已经八岁了,知道许多事。其中一件就是她母亲并不是自愿离开周家村,而是被父亲休弃的。

到了京城,她母亲从未提过父亲。她想母亲心里应该是怨恨父亲的。

既如此,她又怎能将母亲给的钱用到父亲身上。

转眼又过半年,军饷还未发。底下士兵已经等不了了。

这些士兵都是最底层的人,已经一年没发军饷,家里指不定没米下锅了。

婉玉很快察觉她手下不少兵已经开始暴躁,也不好好训练了。

婉玉头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借着训练,问过其他百户。得知他们的兵也同样如此。

百户们聚在一块商量该如何应对,他们都建议采用体罚制,只要将这些士兵打趴下,他们自然就老实了。

婉玉做不出这样的事。明明就是上面发不出军饷,凭什么还要打人。

她将手下叫过来,登记他们的资料,然后根据他们的家庭情况,自掏腰包借钱给他们。

她来的时候,母亲给了她一百两银票,再加上之前收到的一百两,也有二百两了。

她挑了条件最差的三十个人,每人借五两,又嘱咐他们,“等发了军饷,你们再把欠的银子还给我。”

手下们自是对她感恩戴德。

婉玉做的事很快传遍整个军营,其他士兵开始蠢蠢欲动。

以前那些士兵都嫌弃婉玉是个女人,没少嘲讽她的手下被个女人骑在头上。可是人家出了事,自己能顶事。

反倒他们这边,军饷没个着落,上司也只会让他们理解。

理解个屁啊,家里都没米下锅了,孩子都饿得哇哇大哭。眼见着就要啃树皮。谁能忍得了

底下士兵暴动,守城将军那边很快知晓此事,派谢子忠去找婉玉,让她不要特立独行。

没多久,谢子忠来找她谈话了,“咱们守城士兵一共有一万人。你底下只有九十人。你现在还掏得起,但是等你当了千户长,你还掏得起吗”

婉玉看着他身上做工精细的麻衣,抿了抿嘴,“若是你也能一起慷慨解囊,相信大家都能渡过难关。”

谢子忠一怔。

婉玉指了指他衣服的袖口,“你这衣服从表面上与我们没什么区别。可是你这做工明显比我们要好。你家境应该很好吧”

谢子忠抽了抽嘴角,生怕她把主意打到他头上,忙起身,“那个你先”

婉玉扯住他袖子,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通,“你也是京城人。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她可是在外面行走的捕头,京城里的官宦子弟她大多都集训。可她确实没见过谢子忠这号人。

谢子忠抽回袖子,“我以前在家闭门读书。你不认得很正常。”

婉玉打量他的脸,拧眉沉思,“我总觉得这张脸,我好像在哪见过。”

谢子忠抽了抽嘴角,这怎么可能。他很少出来,就连宴会都没怎么参加,她怎么可能认识。

婉玉毫不在意揭过此事,冲他挤眉弄眼道,“不过这不重要,现在最要紧的是你赶紧向皇上要钱。你不是监军吗可以直达天听。你催着要钱,咱们应该能早点收到钱吧”

谢子忠面露苦笑,她都能想到的事,他会想不到吗“之前宁王造反,两军对垒,国库花了大半,各地又遭了灾,官员从上至下俸禄都欠了大半年。皇上也难着呢。”

婉玉不懂朝政,再加上她爹是武官,他们在饭桌上谈的都是带兵打仗的事儿,国库没钱这事还真不知晓。

谢子忠都这么说了,看来他们指望不上朝廷发俸了,只能自救。

她转了转眼珠子,将主意打到谢子忠身上,“虽然你不能写信给皇上,但你本人可以帮到大家啊。”

谢子忠怔了怔,什么意思

婉玉见他不懂,干脆说得更直白些,“你有钱啊。咱们军营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要是条件宽裕,不如也支援大家一点儿。你总不能真的看他们玩忽职守吧没有钱,谁还会认真干活。他们守的是国门,要是自己人都不尽心,很容易被敌人钻空子。”

接着又讲燕三娘跟她说过,敌军杀过来,将全城百姓屠杀大半之事。

这些可都是真人真事儿,城里上了年纪的百姓都知道这些事儿。

谢子忠吓得腿都软了,最终颤巍巍从怀里掏出银票,“我只有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吧。”

婉玉不肯要,“你自己的银子当然由你自己借出去了。我哪能帮你借钱。”

她又迟疑道,“而且你这点钱也不够啊。你得发动那些条件好的人一块借钱。尤其是当领导的那几人,让他们慷慨解囊,这样才能度过眼下这个难关。否则,敌人还没来攻,咱们自己就先垮了。”

谢子忠自小读圣贤书,视黄白之物为阿堵物,掏钱掏得也痛快。他不太确信自己能从别人手里筹到钱。

婉玉拍拍他肩膀,“相信自己,你是读过圣贤书的,你的口才不比我好你天生长了一副老实相,忽悠人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你可别浪费了呀。”

谢子忠读了十几年才考中秀才,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批评,去年他偷偷找了皇上,说要到军队历练,皇上看在他是伴读的份上答应了。

到了军营,他各种不适应。不仅是这边恶劣的天气,还因为周围都是粗鲁的汉子。唯一有点共同语言的人居然是面前这个姑娘。

可也正因为她是姑娘,自己反倒不能跟她走得太近。

现在听她如此相信自己,谢子忠只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为了得一知己,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谢子忠起身,重重点了下头,“你放心,我一定能将这事办好。不会辜负你的期盼。”

婉玉拱手致谢,将剩下的五十两银子也交给他,“我身上只剩下这么多了。能帮一个是一个。”

谢子忠说到做到,回去后,他就去忽悠几个百户千户。将大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这些人经过大小战事,每回战事都能抢到一些战利品,这些东西七成上交,三成留给自己。这些年他们手头也积攒不少好东西。

军营的百户们和千户们都知道这监护来头不小,很给面子,纷纷慷慨解囊,每人都捐了几百两银子。

就这样边城军这次危机解决了。

到了来年春,户部那边终于拨款下来了。听说皇上是抄了两个贪官的家,才解决了国库空虚问题。

有了钱,皇上第一件事就是给边城拨银子。

婉玉握着迟到的军饷以及士兵还回来的银子,想到亲爹,犹豫不决。

恰在此时,婉玉手下有个士兵要回老家奔丧,途经兴元府。

婉玉让他回去的时候,顺便去周家村看看她爹,帮她捎回二十两银子。

士兵答应了。

三个月后,士兵归来,看着婉玉欲言又止。

婉玉在军营是个名人,第一她是个女子,第二她之前抓的俘虏是她亲生父亲。可她半点不嫌弃,亲自将父亲送回家中。不少人都对她改观,认为她是个有情有义又孝顺的好女子。

这士兵觉得婉玉这么好的人不该如此欺骗,“我去你家的时候,你那后娘对你父亲很不好,总是叫他窝囊废。还有她的三个儿子叫你爹老瘸子。”

婉玉握紧拳头,眼神阴鸷。那士兵又补充道,“我将那银子偷偷塞给你父亲了。”

婉玉冲他点头道谢。

她回了帐篷给周三郎写一封信,再次建议他来边城,她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伺候他终老。

又几个月,周三郎回了信,只字不提来军营的事儿,说自己过得很好,小儿子非常孝顺他。他想给小儿子读书,但奈何瘸了一条腿,需要她支援。

婉玉寒了心,将那封信揉碎。

她真的不理解,明明父亲可以过得很好,可他偏偏选择最辛苦的那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310:50:002020070411:3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吉光、爱吃面面的小木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