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湖涂)_第 49 章(2 / 2)_穿越七零做知青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 49 章(2 / 2)

穿越七零做知青 湖涂 5504 字 2020-05-16

吃完饭,苏卫国就去开会了。

苏青玉也跟着一起,毕竟以后如果队里养猪,那肯定是需要糠的,这整个大队,他们加米厂的糠最多,到时候能帮着养猪的社员们收糠。

如今的大队干部里面,苏卫国说话是越发的有分量了。底气也越来越足。

毕竟他说的事儿,总能够得到社员们的支持。

有了群众基础,其他干部们也不能反驳。

就是这次养猪的事儿,大伙儿心里有些犹豫。

这也和之前苏有福当大队长时期养成的风气有关。

苏有福就是利用分肉的机会,给自家多分肉,大队长这么做了,其他干部们自然有样学样。他们就算没像苏有福那样过分,但是好歹也能沾点便宜。一旦养殖场取消,让社员们自己养猪,以后就没机会了。

苏青玉从他们闪躲的眼神就看出来了,心里又把苏有福给骂了一句,这老叔真是把人给带坏了。

她举手发言,“我觉得养猪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事儿。大家想想,咱们养殖场每年能分多少肉啊,顶天了一家分几斤。就过个年,一下子吃完了,做成咸肉吃也不得劲儿。可是要是咱自己养猪就不一样了,国家分肉票。咋样也有十几二十几的,咱一个月吃一斤肉,吃一年都吃不完。还能顿顿吃新鲜的。多好啊。最主要是,咱吃的堂堂正正,谁也不能说咱多了。”

大队干部们“”

苏青玉又道,“别的不说,就说今年我卫国哥当大队长,他也就分那么点肉,可想而知其他人能吃到多少了。还不如自己养猪来的痛快。而且这取消养猪场,节省下来的钱,咱们还能用来做其他方面的事儿。对大队,对社员,那都是有好处的。”

苏青玉这话没明说,但是大家也都听出来了。他们这多吃肉的事儿,其他人也是知道的,最起码苏青玉是知道的。而且按青玉这意思,以后卫国家里也不会占便宜,其他人就更不能了。

虽然对此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了。反正要是不养猪,以后还这么分肉,大家都占不了便宜。

仔细一考虑,这养猪的事儿确实要变变了。

最起码,自家条件好,可以多弄两头小猪仔养着,以后分肉能分更多呢。在加米厂那边弄米糠也更方便。

一番利弊考虑,大队部的干部们都投了赞成票。

大伙儿刚散会呢,公社这边的通讯员就过来送消息了。

通讯员过来是通知两件事儿。

先说的最主要的事儿就是红旗公社各位领导上午开了大会,会议主题就是针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通知,让大队干部们在自己大队里进行宣传,鼓励社员们送适龄儿童进小学初中念书。”

苏卫国一听,乐呵呵道,“咱大队就是这么干的,连学校都建起来了呢。”

其他干部们也觉得特别幸运,他们建学校的事儿,那可真是符合公社的安排了。

再一想到这学校是苏青玉提议建立的,顿时觉得苏青玉就和福星一样的,这运气也太好了。

他们还在乐呵,通讯员又说了另外一个通知,经过公社领导的考察,觉得苏青玉同志思想积极,很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鼓励她写入党申请书加入组织。

说是鼓励加入,其实已经是内定了。

写了申请书,经过考察期,合格之后,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党员了。

这会儿可不是谁都是党员的。哪怕是大队干部也不是各个都是党员。比如现在的大队部里面,也就苏卫国之前因为要当大队长,政治面貌要过得去,所以公社让他写了入党申请书。

还有就是妇联主任当了多年的主任,这才成了党员。

如果当初大队部里面党员多,苏卫国这大队长还真没这么容易当上去。光是政治面貌就输了。

现在苏青玉这个年纪轻轻的,还没来多久的知青直接就被点名要求写入党申请书。

可见公社对她的看重。

张主任笑着道,“青玉啊,你这娃也太有本事啦,连公社领导都重视你。”

苏青玉大概猜出是啥原因了,笑着道,“可能是因为建学校的事儿,之前砖块的事儿不是都是我去公社和领导们谈的吗,他们可能觉得我对建学校这事儿很积极,就给我这个机会了。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要不是大家配合,咱这学校也建不起来啊。下次我去公社一定要和领导们说说。”

干部们一听,还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结合第一条通知来看,还真像这回事。

原来公社这么重视教育啊。

干部们顿时有了自己的想法了,谁还不想被公社看重啊,就算不当大队长,那不是还可以调公社去当干事吗

张主任立马就和苏卫国提议,要积极配合公社的工作指导,建议大队干部们家家户户去做思想工作,让社员们送娃娃们上学。

苏卫国“好,这样挺好。”

很快,消息就传开了。

苏家的青玉被公社那边点名表扬了,让她写申请书加入组织呢,以后青玉可就要当党员了。

“青玉这娃子就是出息啊,连公社领导都知道她,还让她加入组织。别人是想加入都没机会。”

还有人背后小声讨论道,“我觉得青玉有福气呢,你瞅瞅她住有材家之后,有材家现在多好啊。”

“那还真是的。”

大伙儿还没来得及讨论呢,就被大队的干部们上门做思想工作了。

让各家各户送娃娃们以后一定要送孩子上学。

社员们一听这些宣传,直接摆手,“知道了知道了,念书有出息,这还有谁不知道啊,还用得着大队这边宣传吗,咱都知道,不用宣传就准备送的,咱就盼着学校赶紧建起来。”

做思想工作的大队干部“”

这都没有表现机会。

比起宣传上学的事儿,苏家屯大队这边更加感兴趣的是大队干部宣传的家家户户自家养猪的事儿。

愣是上门来的大队干部留在家里问这事儿。问咋样养,养了之后咋处理,有啥好处

大队干部“”

大队干部们陷入社员的养猪包围圈的时候,苏青玉就和苏卫国提起了宣传学校的事儿。让苏卫国和她一起去一趟公社,找领导们谈谈。

苏卫国正因为之前公社那边的通知嘚瑟呢,听到苏青玉说的这话就道,“咋了,找公社领导干啥啊”

苏青玉道,“哥,现在公社鼓励孩子们上学,下面大队的到时候是不是各个大队都要建学校”

苏卫国道,“那和咱们有啥关系啊”

“关系可大了,各个大队都搞学校,那不乱了套吗,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那是做样子工程。”

这还真不是没这可能。想想以前大炼钢,大跃进。

苏卫国“咱自己做好不就行了”

苏青玉差点点他的脑子,“哥,这是大问题,你要是提出问题,帮助领导解决问题,以后公社领导不也得看中你这么大好的机会你咋不知道珍惜呢再说了,其他大队也不办学校,以后肯定要来咱们这边念书,咱不是多了收入吗”

苏卫国这才反应过来,“青玉,你说得有道理。”

苏青玉都对这哥无语了。这要不是她一个知青总是往公社跑不合适,她也不费这力气。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往公社去找领导。

红旗公社这边,何书记正在看报纸。

他昨天特意去了一趟县里,然后从县里弄到了这一份报纸。

把苏青玉写的那份文章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写得好。写的很符合实际。这才是干实事的知青啊。

何书记正想着呢,苏青玉和苏卫国就把他办公室门敲响了。

以前苏青玉过来公社,只能找吴主任,现在有了苏卫国这个大队长了,那当然就可以直接见何书记了。

何书记对这兄妹两印象还挺深,特别是这会儿心情好呢,就招手让他们进来了。顺手就把苏青玉这报纸给收起来了。他觉得这报纸暂时不方便让大伙儿知道,等过几天再宣布出来。

毕竟公社这才刚大张旗鼓的搞宣传呢,就这么上了报纸,万一让社员知道报纸先出来的,那公社不成马后炮了吗

他咳了咳,笑容亲和道,“两位同志这大冷天的过来啦,是大队工作遇着困难了”

苏卫国紧张的笑了笑。

苏青玉道,“何书记,我是过来交入党申请书的,感谢组织上对我的栽培。”

何书记一本正经道,“组织上也是考虑道你平时做出的成绩,才给你这个机会,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厉,为公社,为社员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苏青玉点头答复,“我一定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期望。”

何书记笑着点点头,又看向苏卫国,“卫国同志呢”

有了刚刚这个缓冲,苏卫国也缓过来了,语调缓慢道,“是这样的,就是关于公社宣传学习方面,我,我有些建议。”

好领导最喜欢听下面的人提出意见了。特别是苏卫国这种闷声闷气的人提意见更是难得了。

何书记立马感兴趣道,“你说,”

苏卫国就把之前在家里的时候,苏青玉和他说的那番话说了出来。

就是担心学校多了,质量不行,到时候弄巧成拙。

他扒拉了一下头发,“我们建议那个啥集中”

苏青玉道,“集中教育资源,造就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育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对。”苏卫国点头。

何书记对苏卫国开口说清楚话也不指望了,看向苏青玉,“所以你们的建议是让其他大队的孩子去你们学校”

苏青玉道,“也不是所有的,就是按片区来的。就近原则。这样孩子们也好上学。我觉得公社领导们这么重视基础教育,肯定也是想做成绩的。我和我们大队长就这个问题商量了好久,才商量出这些想法的。而且目前我们大队的学校也在开春就能建设好了,可以帮其他大队分担一部分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分担压力。”

何书记听到苏青玉这些话,还有些惭愧,

他昨天因为太高兴了,又急着让公社配得上表扬,所以就去做了宣传工作,还没来得及考虑后续问题。

现在苏青玉他们一提醒,他这也后知后觉的想到了这些问题。

公社这边宣传那之后,大队那边肯定要想着建学校的。

各个大队情况不同,到时候肯定会出很多问题。

比如说大队干部直接安排自家家属当老师也不是没可能的。回头大家忙活一场,结果搞得四不像,那也很恼人。那还不如不做。

何书记喝了口已经凉了的茶,让自己清醒了一些,点头道,“你们的建议很及时,也很有用。这件事情我会和公社其他领导慎重考虑的。你们大队建设学校也要认真负责,不能出问题。”

苏卫国听到何书记认可了,心里欢喜的不得了,“我们一定会好好建设的。”

何书记又笑道,“你们以后有好的建议,也要多提提。”

苏卫国麻溜的点头。

苏青玉笑着道,“感谢公社领导们的信任,我们以后一定多思考多提问题,解决问题。”

何书记笑着点头。

他突然觉得会说好听的话的同志也不错。

不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苏卫国和苏有福比起来,他就觉得苏卫国好,人老实啊,不耍滑头,不油腻。

现在和苏青玉这个脑子聪明会做事的人比起来,他又觉得,苏卫国这也太老实了。

还是苏青玉这种会干实事,又会说话的同志好。

等兄妹两人走了,何书记在办公室思考了一下,又赶紧去召集公社领导开会。

商量着划学校片区的事儿。可不能让每个大队都建学校,到时候不好管理。

会议上,吴主任听到何书记又是提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还要商量着华划学校片区的事儿,顿时有些吃惊。

苏知青这一篇文章,闹的动静是不是有些大了

苏卫国和苏青玉坐在拖拉机上面的时候,苏卫国也在好奇,“妹儿,你说公社咋突然这么重视教育啊。”

“我咋知道呢。”苏青玉道。“也有可能是一直这么重视,只是现在才腾出时间来管理。”

“有道理,要不然也不会支持咱们建学校了。”苏卫国点头道。

苏青玉笑了笑,也没准备说实话。总要给公社留点面子。

不过这效果她也有些惊讶。再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又觉得也不奇怪了。

这年头想干啥事儿,自上而下的宣传绝对比从下面开始更简单。

她拍拍苏卫国的肩膀,“哥,我建议还要建校舍。以后给老师们住。没准还要从别的大队选老师呢。”

苏卫国眼睛发亮,“需要这么多老师”

“当然啦,一家一户多少孩子啊,学生肯定多。早点做好准备工作。”

苏卫国闻言,想着到时候其他大队的孩子们来自己大队念书的场景,顿时觉得很骄傲,“咱队里的孩子以后多幸福啊。”

“青玉啊,我觉得当大队长真好。”他这才知道啥叫成就感。

苏青玉道,“那你就努力当个好队长。”

还别说,公社这边工作效率挺高,才几天的时间,就商量好了片区。

把红旗公社划了五个学校片区。不鼓励各个大队自己建学校。而是鼓励几个大队联合建一所学校,选择优秀的教师资源。如果暂时没能力建学校的,可以先在已经建设好的学校里面上学。

并且还列出了哪些大队有学校。苏家屯大队的这所还没建成的新学校就榜上有名。

没有啥子得到公社的认可更激励社员的。

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可从来没享受过这种荣誉,现在知道自家大队的学校都受到公社看重,还要让其他大队的孩子来上学,顿时觉得与有荣焉的感觉。

这不是证明自己在的这大队很好吗

这不,大年三十这天天气好了,社员们连年都不过了,就准备抓紧时间建学校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今天确实晚了,明天我更新时间还是下午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