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流小公爷(海里的黑石头)_第15章 建立情报网的想法(2 / 2)_明末风流小公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5章 建立情报网的想法(2 / 2)

朱庆一觉醒来,将戚才良叫了过来。

“戚大人,你这个百户手下还有多少人?”

“可用之人不足五十。”戚才良想了想又道:“现在的锦衣卫,不比从前选拔严格。不少是官授、荫封,滥竽充数者居多。”

“其他的人,你还能联系上吗?特别是外阜和江北。”

“因为臣荫封的品级比较高,故结识的人比较多。算上南直隶、浙江、江西,以及江北四镇,估计再百十个人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这些人,都是什么年纪?”

“年纪大的四十有余,最小的估计也年近三十。”

朱庆考虑了一下:“你尽量联系一些可靠的,看看能来多少。”

“不知殿下找他们何干?”

“我想让他们去江北,搞一些情报;再弄些人,充当近卫。”

戚才良没有作声,这让朱庆有些诧异。

“怎么,有难度?”

“这倒不是,只是臣有句话不知当经否。”

“说吧,我这里知无不言。”

戚才良调整了一下思路:

“从北边传来消息,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已经降清,他是否将手伸到了这边,笼络了多少,臣不得而知。”

“臣,只能找一些相对可靠,适合外放的;近卫人选,还需谨慎。”

朱庆觉得极有道理。

外放的情报人员出事儿,只是关乎一地的得失。近卫要是有问题,自己的小命随时就攥在别人的手里。

老实说,大明的情报工作实在是太差劲了。

你看皇太极和多尔衮,不停地威逼利诱,收买情报人员,渗透到大明的高层。

两相比较之下,大明的情报工作一败涂地。

直到现在,他们都搞不清楚清王朝为什么要进入北京,还想着联合剿匪。

过了好一会儿,朱庆才说道:“就按你说的办,找几个靠谱的,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十几个人就行了。”

送走戚才良,李渔又进来了。

“殿下,印绶监昨天连夜排印您说的简餐和一幅插图,这是样张。”说着,递过来几张稿纸。

朱庆接过一看,皇家办事就是规矩,虽说匆忙,但印制得有模有样,特别是那写实版的插图,让他回到了小画片时代。

“不错,你去让他们把这两张先印五百套,然后在南京城里散发,进行预售。”

“殿下,什么是预售?”李渔有些糊涂了,试探着问道。

没办法,朱庆只得掰开了、揉碎了,给李渔上了一堂销售课程。

听到李渔两眼放光,说道:“多谢殿下提点,我这就去各个书店联系。”

“回来!”朱庆叫住李渔,说道:“去书店干嘛,那里才能卖出几本。”

“卖书不去书店,还能去什么地方?”李渔有些懵了。

“两个地方,一是国子监,二是秦淮河。这两处周围的商铺,都可以预售或代卖,就连混沌摊都别放过,明白吗?”

李渔又被太子教育了一顿,终于开窍了。秦淮河畔,绝对是卖书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