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莽夫(指笔书几行)_第122章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2 / 2)_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2章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2 / 2)

    “而且人数如此之多,整个兵部上下恐将迎来一场大清洗,大司马当真下定决心了吗?”

    许进展颜笑道:“老大人放心,我于兵部任职多年,对这些人大多都比较了解。”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巴结奉承刘大夏与熊绣之人,说得再直白一些,这些就是他们的党羽,均是湖广籍官员!”

    “剩下这少部分人,则是利用手中职权贪腐受贿,亦或是倒卖军械中饱私囊,但因其背后站着某个士族,所以刘大夏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话听到这儿,张敷华已经是满脸铁青!

    “真是岂有此理!”

    “这刘大夏怎敢如此纵容这些国之蛀虫?”

    “老夫真是瞎了眼,还一直以为此人是个刚正不阿的真君子!”

    面对张敷华的评价,许进面无表情,也没有接话。

    刘大夏其人如何,是非公道自有评说。

    事实上,所谓乡党,归根结底还是士绅。

    在朝为缙绅,在乡为士绅,乡党也只是士绅将触角延伸到朝堂上面的一种形式罢了。

    刘大夏与李东阳等人结党了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会是什么正人君子?

    哪怕他刘大夏自己洁身自好,但因为他们这湖广乡党而谋利之人,绝不在少数!

    所以,为了自己也好,为了百姓也罢,这些湖广党羽都留不得了,最好是趁此机会一网打尽!

    “总宪大人,这一次要劳烦您老出手了!”

    许进起身向张敷华躬身一礼,这一次他持的晚辈礼。

    张敷华见状略显迟疑,并没有应声。

    他并不是在害怕什么,而是担心这番大动作,是不是会引发朝堂震动,局势不安!

    许进见状当即说出了汤昊那句话。

    “总宪大人,汤侯托我给您带句话。”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好过一县哭!”

    张敷华闻言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这句话,乃是范文正公说出口的。

    范文正,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代忠良贤臣。

    当年为了改变前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范文正联合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士一起号召革新变法,并赢得了前宋仁宗皇帝的支持,史称“庆历新政”!

    “大司马,你可知“庆历新政”?”

    张敷华突然发问,许进有些始料不及。

    不过他毕竟是科班出身的正经进士,所以很快也反应了过来。

    “庆历新政,是范文正公主持的一次变法,旨在富国强兵,以整顿吏治、解决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等为中心……只是可惜,失败了!”

    “是失败了,但也不是完全失败了。”

    张敷华起身,一双苍老眸子中满是深邃。

    “庆历新政通过严格考核,使大批碌碌无为或贪腐的官员被罢官免职,一批务实能吏被提拔到要害职位,前宋朝廷行政效能提高,财政、漕运等状况有所改善,萎靡的政局有所起色……”

    “只是可惜,他们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以致于被群起而攻之,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还动用各种手段攀诬攻讦……”

    “最终,庆历五年春,范文正公被罢去参知政事,同一天富文忠公亦被罢去枢密副使,紧接着朝廷罢磨勘新法、任子新法,韩琦罢枢密副使,自此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仅仅只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彻底宣告失败了。”

    张敷华声音沙哑语气低沉,似在说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许进听后却心生不安。

    “总宪大人的意思是……”

    “当年新政伊始,在选择诸路转运按察使时,范文正公翻阅班簿,发现不称职的一笔勾去,毫不留情,富弼不无担忧地说:“一笔勾下去,就会有一家人痛哭啊”,然后范文正公说出了这句话!”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好过一县哭!”

    新政伊始,范文正用的是强硬手腕与铁血态度!

    那么,现如今的大明呢?

    许进陡然间想到了什么,脸色逐渐变得苍白了起来。

    “总宪大人的意思是……汤侯,不,陛下,有意革新变法,推行新政?!”

    变法啊!

    这是一个极其血腥残酷的词汇!

    古往今来,历代变法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尤其是那些变法失败者!

    楚国的吴起被贵族乱箭射杀!

    秦国的商鞅被车裂而死!

    汉朝的晁错被腰斩弃市!

    桑弘羊更是惨遭灭族!

    新朝王莽身死族灭,遗臭万年!

    唐朝王叔文无力回天,惨遭杀害!

    前宋王安石两次罢相,郁郁而终!

    还有刚刚提及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三次被贬,溘然长逝!

    ……

    许进确实有些惶恐,有些不安。

    但张敷华却目光坚定,炯炯有神。

    “咱们这位陛下,跟先帝爷不同!”

    “先帝爷即位之初,同样渴望励精图治,中兴大明!”

    “但是先帝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耳根子太软,太没有主见!”

    张敷华身为五朝元老,此刻却是说出这种大不敬的话,一旁许进都快要碎了。

    “可现在这位陛下,完全不一样啊!”

    张敷华欣慰地笑了笑。

    “咱们这位小陛下,耳根子软不软,都不重要了。”

    “因为那位中山侯耳根子不软,而且心肠还很硬,行事更是足够狠辣!”

    “嘿,先让都察院掌权,再让你这兵部尚书送来政绩,以此挑起都察院与文臣缙绅之间的矛盾,自此以后兵部和都察院,就不再是文臣缙绅的一言堂了,而是皇帝陛下的一言堂了!”

    “都察院是锋利的刀,斩向文臣缙绅;兵部则是坚固的盾,连同京军在内威慑百官!”

    “继都察院、兵部之后,下一个就是户部、礼部、刑部与工部,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

    “咱们这位汤昊,不只是将帅之才,更是难得的辅弼之才,手段强硬铁血,丝毫不留情面!”

    “为何那弘治朝堂,没有一个汤侯呢?”

    张敷华长叹了一声,神情很是落寞。

    他在为弘治皇帝不值,为弘治感到可悲!

    “总宪大人,您……”

    顿了顿,张敷华看向许进。

    “大司马,许季升,你准备好了吗?”

    许进闻言一愣,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了,硬着头皮追问道。

    “准备好了……什么?”

    “我等随同中山侯,一起掀起这场正德新政啊!”

    许进:“!!!”

    啊这?!

    可以现在下船吗?

      今日第二更,读者朋友们多多投票支持,多多订阅支持,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