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八荒志(丹龙白丁)_大明混一 之第十七章 燕王有疾(1 / 2)_大明八荒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大明混一 之第十七章 燕王有疾(1 / 2)

大明八荒志 丹龙白丁 1748 字 2022-07-13

姚广孝,法名道衍。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潜心苦读,工诗善书,精于儒学,精通三教。

洪武十五年,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姚广孝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随燕王前往北平。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可以说是燕王的第一谋士。

这道衍法师早就在劝说燕王起兵,燕王心存顾虑问曰:“以区区燕地一隅而敌全国,民心向背,如何奈之?”

道衍答曰:“王气在北,此乃天道。臣只问天道,不问民心。”

今天这道衍法师居然又在陈士举口中听得这四个字,自然是心有戚戚。

这边张信听得这陈士举和道衍法师一唱一和的说着,前后一权衡,也就打定了注意。

明天进府,面见燕王!

大明建文元年,五月。

北平燕王府外,站立着一人。

此人中等身材,约莫三十出头,一身三品武将穿戴。方脸粗眉,直鼻阔口,颌下生的一幅短髯,根根直立,有如钢针一般。一双眼大如铜铃,炯炯有神。面色微红,不怒自威。

此人正是新任北平都司都指挥张信张大人。

张大人此次是来拜见燕王。表面上看,这也是个正常的程序,想张大人新任北平都指挥,这可是正三品的武官,北平的明军兵马全在他的管辖之下。他这新官上任,那这北平的朝廷重臣,地方勋略理应是要逐一拜访的。燕王可是太祖的子嗣,虽说是庶出,但燕王就藩北平,在北平以他为尊。是以所有北平新上任的官员都会先来拜会燕王。

当然,这只是张大人来的表面原因,实际他想干什么,我们都清楚。

此次张信孤身前往拜见燕王,不带一名随从。只一人一马,此时站在这燕王府前,已经有小半个时辰。

按理说这朝廷官员来王府拜会,就算要等,再怎么也得请进王府去等啊,怎么能让一个正三品的都指挥在这王府大门前立着,也没有这个规矩啊。

话虽如此,不过这次确实是情况特殊。张大人刚到燕王府门前,报上官阶姓名时,燕王府的家人就回到“燕王有疾,身体贵恙。不见任何客人。”

张信只有再三申明自己是刚从南京而来,有紧急事务要面见燕王。那家人只是说燕王病事深沉,确实没办法和张大人见面,还是请大人暂回,待到燕王病好以后,定登门拜访。

就这样,这一日张信并没有见到燕王。

就在这同一日,就在北平都指挥张信张大人在燕王府外,急等着要见燕王之时,南京兵部车架司主事陈士举陈大人却正在北平的大街上瞎逛。

原来自从到北平以后,陈士举一直待在那庆寿寺中,那寺中虽说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不过看久了总归是气闷,陈士举年轻人哪里受得了一直待在寺中。

再加上那寺庙中又动不得荤腥,整日架的青菜豆腐,吃的陈大人都脚跟发虚了。所以今天带着秋兰一起出来再北平的街市中转转,顺便找个馆子大吃一顿,好好祭拜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北平这会儿虽说还远不及现在这般繁华,不过这街面上却可以见到各色西域各国人等,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都是高鼻,深眼,色目的异族人。还可以见到高丽的商人,而且还能见到蒙古人,虽然当时明朝与蒙古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在北平还是居住了相当多的蒙古人。

那些集市上也贩卖着这些不同地方的商品,西域的玉石珠宝,高丽的药材貂皮。蒙古的骏马肥牛。

陈大人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一路上兴致勃勃,由秋兰和两个下人陪着,边看边买。不一会就买了两大包东西,由那两个下人一人背着一包,继续沿着大街一路逛下去。

此时已近晌午,陈大人就带着丫鬟秋兰去路旁一家饭馆吃午饭。进的门去,店里伙计见来了客人,忙招呼陈大人楼上落座。一听谈吐,伙计见陈士举是南方人,便极力推荐他们家的涮羊肉,陈士举这几日正好肚子里面缺的就是肉。心想这北京的羊肉火锅大是有名,如此甚好。

等到这明朝年间的羊肉火锅端了上来,陈大人举筷一尝,心里叫声,苦也!

据说这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发明的吃法,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锅里一搅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忽必烈赐名“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