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大明之我为崇祯帝(苦仙)_第九章 大明武勋(1 / 1)_血色大明之我为崇祯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九章 大明武勋(1 / 1)

朱由检带着众人来到武英殿,此时身边除了一群没有权势的功勋武将外,只有两个文官。一个是内阁大学士来宗道,另外一个则是礼部尚书周延儒。五个内阁大学士,六个六部尚书,只有两人愿意支持朱由检,而且权利还有限,可见朱由检现在的处境。

不过好的一点是,两人都不是东林党人,也没有向魏忠贤示好,是少有的能真正为国家做点事情的人,魏忠贤一直想除掉二人,东林党也一直排挤二人,换成自己人,可惜二人混迹朝堂多年,是万历年间的老臣,行事又小心谨慎,没能让魏忠贤得逞。

“信王殿下,”进入内殿后,来宗道急忙开口道:“魏忠贤执掌东厂和锦衣卫,遍布皇城内外,四卫营也在其手心腹陈德润手中,其党羽有把持内阁和六部,一旦皇上龙体有恙,恐生变故。”

“不错,”周延儒也皱眉道:“如今内廷皆是魏忠贤之人,我等难以面圣,消息阻塞,若魏忠贤有不臣之心,殿下危也。”

他们二人都是聪慧之人,混迹官场数十年,精通史略,篡改遗诏之事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虽然皇帝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信王朱由检成为储君,并且监国。

但内阁和六部大多是魏忠贤的人,虽有有几位国公在场,可他们都毫无权势,这种事恐怕避嫌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参与进来。

当然,其中有两个重要人物,要是这两人能够支持朱由检,那么朱由检也不是没有与魏忠贤一战之力,这两人便是侍卫上直军总督,英国公张维贤,京营总督,成国公朱纯臣。“多谢二位提醒,”朱由检微笑着对来宗道和周延儒一礼表示感谢,对于要面子的文官来讲,这种谦卑的态度具有极大杀伤力。

“不敢,”两人急忙还礼,同时心中暗自称赞,这个信王还是很会拉拢人心的。

随后,朱由检看向一旁的几位国公,“不知几位国公如何看待此事?”

听了朱由检的问话,几位国公相互看了眼,皆沉默不语,还是魏国公站出来表态道:“我等皆奉旨行事。”

魏国公的话让一旁的来宗道和周延儒微微皱眉,功勋的意思很明显,不参与其中,以皇帝朱由校的遗诏为准,谁当皇帝,他们就听谁的。

“老狐狸!”朱由检暗自叹了口气,这群人都是人精,这种事情都不愿意参与进来,毕竟他们手中也没实权,而且谁当皇帝,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反正都不会有什么好处。

谁叫他们是武勋,这个时代,武勋已经毫无作用,五军都督府已经是个空壳子,带兵打仗都是文官的事,武勋最多也就打打下手,甚至冲锋陷阵都没他们的事。

没有实权,没有话语权,谁当皇帝都会防着武勋坐大,他们当然不在意谁来当皇帝,而且要是他们站出来支持朱由检,和魏忠贤斗,赢了还好说,如果最后朱由检失败了,他们可是也要跟着倒霉。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的事情,当然不愿意去做。

“诸位如何看待如今大明局势?”朱由检知道今晚他必须说服这群武勋支持自己,只要给足利益,这些人都可以拉到自己身边。

几位国公听了朱由检的话,不是低头沉默不语,就是东张西望,根本没有回答的意思。

英国公张维贤微微迟疑之后,小声开口道:“内有乱贼,外有强敌,奸臣当道,小人掌权!”

“说得好!”有人说话就好,朱由检心中一喜,然后沉声道:“大明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怎能容忍奸臣小人把持朝政,破坏朝纲?”

“自从成祖之后,大明重文轻武,使得大明军力不进反退,最终导致边疆吃紧,叛乱四起,民不聊生,”朱由检的话将众人的眼光都吸引过来,“如今更是让忠勇之将休闲在家,不通兵事之人领兵征战,”朱由检说道这里,厉声喝道:“文官虽满腹经纶,但对边事军政从无经验,且可能用来治理三军,且能用来征战四方?”

朱由检的话让几位国公微微动容,他们都是武勋,可他们这些与大明王朝同存的世袭武勋,本来在太祖成祖年间是为了守卫边疆约束文官的,但是如今却被文官抢了军权,毫无作用,军队都被文官所掌控。

不过几位国公也没接口,因为这些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局面本来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虽然一定程度需要武将来制衡文官,但是皇帝更不可能让他们独掌兵权势力坐大,到时候封建割据,现在的他们已经被长期削弱,根本不敢也没有能力反抗。

见几人如此,朱由检再次暗骂一群混蛋。

“正值大明生死存亡之际,我认为,当改变当下格局,”

朱由检说道这里,深吸一口气,“我认为当归权五军都督府,重新启用大明武勋,文武分制!”

“什么!!”

“归权五军都督府!”

“文武分制!”

朱由检的话,立刻惊起千层浪,特别是几位国公听了朱由检的话,身体微微颤抖了下。

而来宗道和周延儒听后虽然微微皱眉,这极大的削弱文官的权力,但也知道这是朱由检和这些功勋之间的交易,唯有如此,朱由检才能得到武勋没的支持,特别是得到禁军的支持。一旦几位国公支持朱由检,那么朱由检继承大统之事便可定下大半。

朱由检很清楚这一点,很容易引起文官集团的反对,但是他很清楚现在大明的政治就是缺乏制衡,他希望利用众人心中对魏忠贤的恐惧,来迫使文官对武将的让步,这样才能依靠武将掌握军权制衡文官。

现在只要拿到皇帝朱由校的遗诏,那么魏忠贤也无法更改这件事,遗诏才是关键,毕竟信王为储君不过是朱由校的口头旨意。

“此话当真?”几位国公很快平复下内心的激动,冷静下来后,开始怀疑朱由检话的真实性,毕竟大明一直以来都以文制武。

“几位国公大可放心,”朱由检信誓旦旦的道:“那怕几位国公不支持我,将来若我掌权,依然会归权五军都督府,实行文武分制,重振大明天威!”

这点朱由检没有说谎,只要他当上皇帝,绝对是实行文武分制,重振大明武力,这才是大明长久的根本,在周边少数游牧民族眼里,大明已经是一块谁都能咬上一口的肥肉,对于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原王朝,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什么都是空谈。

“好!”英国公难得开口,“若能启用我等老骨头,我等必将为大明冲锋陷阵,那怕战死沙场,也定要保大明江山!”

“不错,”成国公也站出来,“我自小习武,熟读兵书,为的便是有朝一日为大明出力!”

“但愿信王说到做到。”这些国公一个个看似浑浑噩噩,内心却明亮着,尽管他们对朱由检的豪言并不信任,或者说现在的朱由检还斗不过文官集团,但是这是百年来武勋第一次有重新掌握大权,对抗朝堂文官集团的机会。

他们一听便知道这是朱由检提出的交易条件,武勋支持他坐上皇位,那么朱由检的回报便是归权五军都督府,启用武勋领兵,给他们领兵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