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大明之我为崇祯帝(苦仙)_第十九章 “菜市场”(1 / 1)_血色大明之我为崇祯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十九章 “菜市场”(1 / 1)

“臣推荐大学士韩爌为内阁首辅……”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大学士成基命入内阁……”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入内阁。”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户部左侍郎杨一鹏为户部尚书。”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刑部右侍郎李觉斯为刑部尚书。”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

对于这种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的事情,就属东林党最为活跃,在他们看来,如今魏忠贤已经失势,东林党做为魏党最大的敌人。如今也算是大赢家,怎么也得拿下几个内阁名额,六部也得拿下几个尚书,这样才说得过去。

天启年间,魏忠贤深受天启皇帝信任,天启皇帝利用魏忠贤控制朝堂,天启皇帝还和魏忠贤坑了东林党一把,把他们东林党打击得剩零星几个人也就罢了。

现在崇祯皇帝新皇登基,魏忠贤没有了依靠,整个魏党都分崩离析,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刻意地压制着魏党,开始整顿魏党,剪除魏党党羽,彻底铲除魏党也是早晚的事。他们东林党当然要乘势反击,最好一击致命,能把魏党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让魏党世不得翻身。

而对东林党的提议和举荐,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原本魏党的骨干成员,朱由检留着这些人就是干这的,给东林党找麻烦,避免东林党一家独大。

如今的旧魏党和东林党是死敌,东林党把握朝堂大权,肯定就要打击他们旧魏党,现在东林党力量还没恢复,一旦东林党势力大涨,早晚要清算他们旧魏党成员,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东林党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绝对不会顾忌什么同僚之谊,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要铲草除根彻底扳倒他们的。

最可怕的事情是东林党人一个比一个嘴毒,他们肯定会把旧魏党人都搞得身败名裂,这在古代,读书人、文官们爱惜自己羽毛,要留下千古骂名,可比杀了他们还痛苦。

朱由检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朝堂之上各朋党官员大力推举自己旁系顶替空缺。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崇祯现在甚至还觉得有些有趣好玩,看着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这些腐儒平时讲什么仁义道德,道德仁义,现在为了争官位,争得面红耳赤,吐沫纷飞,就差满口的国粹了。

事实上,党争是帝王的“术”,是帝王掌握国家政治的手段,一个相当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既不会让一党独大专权,又不会让朝堂陷入无限制的争斗影响朝廷工作效率,而且还会让朝臣忠心耿耿,留下勤政治国,选贤任能的千古美名。

如果真的出现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朋党出现,整个政治生态就会失衡,那么皇帝就会被架空离死不远了,对待文官这些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要学会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让他们互相争斗不休,才能保证皇权的稳固。

可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这种制衡力量永远陷入内卷,虽然可以加强皇权,但是又削弱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整个国家陷入内卷深渊,啥事不干了,光顾上党同伐异打嘴炮了。

而一个机智的帝王,一定要把握这其中的平衡,既要利用争斗维持自己的“皇权至上”,又要避免这种党争扩大化,出现“立场大于是非”,影响国家的政治运转。

真正的“千古一帝”都是合理处理朋党之争,把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中,还让朝臣感激戴德留下美名的帝王!

按照史料记载,崇祯皇帝也勉强算得上是个有能力的君主,可惜朝廷为东林党把持,崇祯皇帝想改制却困难重重,不得不反复启用宦官来压制东林党。

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急缺打造一股自己的政治力量,魏忠贤的魏党暂时是可用的,却不是长久之计,魏忠贤失势了,魏党分崩离析是早晚的事,魏忠贤是条好“狗”,但不是他崇祯的“好狗”!!!现在王承恩、曹化淳等还没有那个手腕,而且安插自己新人需要时间,也需要和东林党博弈,时间上并不允许。

朱由检思考再三后,决定暂时舍弃一部分位置,没必要现在和东林党争锋,他现在只需要利用他们之间的争斗,把自己要控制的位子保住,而朱由检要提拔重用的就是这个时期大明最有眼光的一群人——“西法党”。

以李之藻、徐光启、宋应星等为代表的“西法党”,这些人是历史上中原王朝最早开启世界眼光的人,最先看到科技力量,并且集中力量发展科技的人,同时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介绍了许多新技术。

尽管只是早期的萌芽,但是朱由检却不妨借助他们的力量,即可以帮助自己掌握朝廷,有可以尽量提前科技革新和历史上力量巨大的“工业革命”,至少要为中国步入近现代化准备条件,这是整个民族兴亡的事情,既然有机会改变些什么,那朱由检就决不能让自己成为千古罪人!!!

“好了。”看了这么久的戏,朱由检也感觉没什么兴趣,这些人也就那样,拼命推举自己人的同时,极力打压竞争对手,争斗激烈的时候,整个朝廷和菜市场没什么两样。

这一点就远不如其他朝代,即便是宋朝都不是这样,就是明朝因为朱元璋对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优待推崇,还大开言官“死谏”之风,大明的官员都有了“怼”皇帝的恶习,看你不顺眼就怼,你杀他他还挺高兴,觉得是为国为民,造福百姓了,而你要杀他就得背上昏君不分黑白,戕害忠良的骂名。

不过也让朱由检听到不少八卦新闻内幕消息,比如谁谁谁贪财,谁谁谁喜好女色。朱由检冷笑一声,这些人大多没什么才能都是些无能鼠辈,可就是这些人却在历朝历代都是高歌猛进,步步高升,朱由检早晚要解决这些人的,现在却还没功夫搭理他们,让他们自己下去慢慢斗吧,先把他们晾一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