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历史使命(四季风)_第三章:出逃(1 / 1)_非历史使命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章:出逃(1 / 1)

非历史使命 四季风 1462 字 2022-07-22

刚走没多远,便看到一大群的骑兵拥簇这一个壮年汉子朝我这边走过来,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行的农民军士兵,我猜这个壮汉应当就是刘宗敏。

于是,我装作很恭顺的样子站在路边看着刘宗敏带着大军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刘宗敏是大顺农民军的二号人物,职位仅次于李自成,这家伙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打仗不怕死,很有一套。

由于很小的时候父亲被收税的官府给逼死了,母亲带着他到处讨饭没多久也被活活的饿死了,由此,刘宗敏对官府和官员恨之入骨。

少年时期,刘宗敏跟人学打铁,学艺很刻苦,几年后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匠,工余还练武。

铁匠在这个时代属于有技术的人,收入颇丰,渐渐的刘宗敏的日子好过起来,还盖了几间房,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媳妇。

这家伙很霸道,百里之内不允许其它的人开铁匠铺,所以每天的活儿干不完,价钱也由他来定,收入不少,日子过的很滋润。

十年前,李自成打到刘宗敏的家乡蓝田县,已经成为富裕户的刘宗敏毫不犹疑的参加了农民军跟着李自成杀富济贫,主要是这家伙内心深处特别的憎恨朝廷的官员,每次打仗,刘宗敏都冲在最前面,李自成很赏识,渐渐的刘宗敏成了李自成手下的重要人物。

后世有人评价刘宗敏之所以日子过的好好的还毫不犹疑的参加了农民军是因为刘宗敏憎恶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认为刘宗敏认识到只有推翻腐败没落的明王朝统治,才能建立一个百姓拥护的美好的社会,我认为这都是书呆子说的屁话,刘宗敏有这等觉悟?我看李自成都没有这样的觉悟。

不信?你看看刘宗敏的一生都干了啥就知道了。

在他还没有成为豪霸、只不过是一个铁匠的时候,这家伙就不允许周围一百里内的其它的人开铁匠铺,就是为了垄断,是不是可以说这家伙依仗自己身手不错的有两下子欺负人?这家伙在参加了农民军后不管走到哪里,打下城池后首先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抢,就是杀人,你能说他有理想?你能说刘宗敏造反是有觉悟的自觉行为?

我认为刘宗敏包括和刘宗敏一样的铁了心的想造反的人不过都是想自己将来当大官不受别人的欺负而已,毕竟做官当老爷是最享福的事儿。

当然,有的人参加农民军是迫不得已,完全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自己活命,就是为了让家里的人活下去,有的人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干了,毕竟造反这玩意是玩命的活儿,但干上了想不干了也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造反就是玩命,今天活的好好的,说不定明天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仗就死在战场上,所以很多的参加农民军的人就表现出了人的顽劣,杀人、防火、抢劫、玩弄妇女啥坏事儿都干。

有的人可能认为我是瞎说,但我告诉你,你别把农民军想的太好了,李自成就是想把明朝推翻了,自己当皇帝,至于老百姓咋样,他根本没有想过。

不信?您查查李自成造反以后的经历就知道了,先前,他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朝廷的官员杀了,把官府抢了,把地主老财抢了,然后去另一个地方干同样的事儿,后来,李自成收了许多的文人,特别是李岩参加了农民军后,李自成变了,开始注重收买人心了,提出三年不收赋税,均田地等主张,你看他落实过吗?继续是流动作战,连政府机构都没有建立,谁去落实土改的事儿?李自成是不抢穷人的,穷人也没有什么值得抢呀,李自成每到一处就逼着地主老财交钱、交粮、孝敬女人,看着是没有向穷人要钱、要粮、要女人,但地主老财的钱和粮食从哪里来?他家里只生女孩不生小子,早就给李自成等流寇准备好了?最后还不是都转嫁到穷苦人的身上了吗?说不定地主老财把谁家的女人哄骗了送给了李自成呢!三年不收税赋?他所到的地方都是灾区,别说三年免税,一年的税他也收不到。

至于说刘宗敏对李自成忠、还是不忠,就像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一样,说不上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他有利的他就支持,不利的绝对反对。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被包围在潼关的南塬上,刘宗敏带头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带领十六人保护李自成冲出包围进入商洛山。

崇祯十二年,杨嗣昌指挥四路大军将李自成围困在湖北的鱼腹、巴西等山中,又是这家伙毅然烧毁了辎重,和李自成率领轻骑兵突围而去。

去年李自成在河南打败孙传庭一路攻占河南、陕西,这家伙又立了头功。

年底,李自成在西安宣布登基称帝,刘宗敏被封为汝候,权将军。

但后来进了京城,刘宗敏就开始享受起来,带头抢先占了朱由检的老丈人田弘遇的豪宅,并将府第中几十名美貌女子全部霸占,整天地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

由于特别的恨官员,所以在逼迫官员捐金助饷时,刘宗敏的手段特别的残酷,所以,官员们没有说李自成好的。

由于好色,刘宗敏不顾李自成已经招抚吴三桂的事实,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反了,李自成命他带兵去攻打山海关,他却对李自成说:“大家都是当贼的,凭啥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打仗呢?”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刘宗敏,我觉得吧,这个人只能说是一条小心眼的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远大志向的好汉。

满洲鞑子入住中原,吴三桂有责任,刘宗敏责任更大。

刘宗敏带着大队人马过去了,我毫不犹豫的骑上了马大摇大摆的逆向出了正阳门。

关于怎么跑出京城,我早就想好了,只有冒充农民军,还必须装的比农民军还农民军。

既然咱是农民军了,就的表现的大大方方的理所当然,我知道越是装得像越就没有人怀疑,你要是畏畏缩缩的,反而会招致有人怀疑你、查问你。

急着进城的农民军真特么的多,人都拥挤在一起成了疙瘩,我想这些人都是想尽早进城发财的,人人都有去晚了什么都捞不到的担心。

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人管我这个往外走的是什么人了。

历史记载:李自成进京前曾发布命令禁止抢掠、禁止杀人、禁止调戏妇女,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李自成马上就要进皇宫坐天下了,弄的京城的人都讨厌他、不拥护他,这皇帝就没有办法当了。

但我绝对不相信李自成的农民军的官兵不抢、不杀、不调戏妇女,因为我不相信农民军是一支有理想的军队,我倒是认为参加农民军的人之所以参加农民军,一是为了活命,二是为了发财,三是为了将来弄一个官儿当当。

这个比较符合心理学上的人的追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提高的心理活动过程。

毫不犹豫的大摇大摆的出了城,我干脆直接骑着马向南方逃去,这一路我看了农民军官兵骑的马了,都不怎么样,基本上不是中原产的耕马,就是来自蒙古的矮小的战马,而我骑的马绝对是来自西域的宝马良驹,不仅身子长,胯还特别的宽,有这种特征的马不仅跑的快,还跑的稳当。

离开京城的南城墙快两里地了,碰到一伙农民军的巡逻的士兵,那些人喝问我是干什么的。

你说我是干什么的?我就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打马就蹿了。

巡逻的农民军意识到我不是他们的人,就骑马追赶,嘿嘿!还是我猜的对,结果是越追拉下的距离越远,最后农民军的巡逻队就不追了。

若问我咋知道马?不妨告诉你,我家是山区的,我小的时候,山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路,收庄稼运肥料,大多数人家用的是驴,我家里就养了一只驴,下学了,放驴的差事自然是我的,所以,我从小就会骑驴,考上大学了,嗨!离我们学校最近的公园里有骑马的项目,因为我曾骑过驴,所以我就想骑马,花十块钱骑十分钟也不贵,后来经常去,就和负责管理马匹的老汉混熟了,关于马的知识都是老汉告诉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