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有病来嗑药啊(白鹤一只)_寄长风(二十)(1 / 2)_[综武侠]有病来嗑药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寄长风(二十)(1 / 2)

顾惜朝与戚少商喜相逢,彼此间引为知己,连着许多天都心情愉悦。

他收到太子寄来的信时还有些奇怪,转念一想或许是朝中出了某些变故,略带急切的打开后看了信中的内容后只想把信甩地上不正经的太子画了一条鱼,在下面写他和几个人吃烤鱼的事情,并鼓励他早日回京,好好工作。

顾惜朝好气又好笑,心道这人到底是有多闲才会给他寄这样的信,又对太子邀请了狄飞惊和方应看的行为而感到不赞同,回信时斟酌良久,将自己这边近日发生的事一一写入信中,末了表达了对太子写这些无聊事情的无语,并谆谆教诲,让他好好学习。

太子没个正形,写信也随意得很,顾惜朝同对方来往多次,纵然只是寄信,却也逐渐没了拘束。

顾惜朝遇见太子之前颠沛流离,承颜候色,即使傅宗书大发慈悲招他为门客,可实际上仍然因他的贱籍出身而轻视他。即便他曾高中探花,却因出身而不得重用。

太子不问身份,上来便让顾惜朝为他做事,彼时顾惜朝心想在傅宗书那儿也是籍籍无名,刺杀太子失败后他自己也讨不到好处,既然太子向他伸出手,倒不如碰碰运气。

他这回运气罕见的好了一回。

任凭傅宗书这个权臣如何势力滔天,只要太子还是官家亲选的太子,顾惜朝作为太子的谋士,便能拥有足够的权力。

不谈出身,只看才华,亦不傲慢,顾惜朝曾想过有朝一日得遇伯乐,而太子正是他理想中的伯乐,甚至更甚一筹,他从来没有比之前更满意他的选择。

“太子原来是这般人物”戚少商兴致勃勃地发表意见,“若我进京,定然要去见见他。”

顾惜朝将太子写了信的事同戚少商提了一嘴,戚少商便对太子产生了些许好奇之心,顾惜朝便拣着不重要却有趣的事情说了说,这让戚少商对太子更加好奇了,直道若是进京要去见太子一面。

戚少商是连云寨大当家,在江湖中亦是小有名气,顾惜朝从太子的角度出发自然是想法设法地将此人拉入太子阵营;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他把戚少商当朋友,已和戚少商互相引为知己,将对方拉入太子阵营的事情已成功了一半。

晏良收到顾惜朝的信后乐呵呵地将这件事对苏梦枕说了,苏梦枕惊奇不已,戚少商带人退金兵他仰慕对方已久,竟没想到顾惜朝能和戚少商谈得来。

他没见过顾惜朝,只知对方在边疆做事雷厉风行,甚合他意,还能与戚少商谈得来,想必也是位出色的人才。

苏梦枕转念一想,又改了想法倒不如说被太子看中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譬如白愁飞与王小石两人各有所长,同他们合作时也十分愉快。

晏良的高兴显而易见,苏梦枕心里奇怪,便问他“你为何如此高兴”

“因为顾惜朝找了个好帮手。”

晏良笑吟吟的。

苏梦枕却觉得太子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顾惜朝找了个好帮手。

等他看见晏良往外走,路上碰见抱着书籍的白愁飞与王小石时为两人大声鼓劲,苏梦枕方才明了太子的高兴是为招揽了一个人才、又有了能帮他做事的人。

“你去哪里”白愁飞不爽地问他,“别说你又要去找庞瑾。”

晏良很无辜“我是要去办正事,不要把我说的像是整天玩乐一样。”

听到晏良说要去办正事,院中的几人都默然了。

之前他们几个在太子府中聚众吃鱼,被蔡京一党以此为借口向官家进言,道太子擅自结交江湖人士,隐晦地抨击太子结党营私。蔡京等人本是想借官家之手打击太子,谁料官家的关注点与众不同他在早朝上什么也没说,下了早朝后却叫太子去后宫为他烤鱼。

据从宫中烤完鱼回来的太子陈述,赵佶表达了对他能邀到几位江湖名士的惊讶,并无任何不满之意。

自从吃过晏良烤的鱼,赵佶闲着没事就会让晏良进宫露一手。

这就是晏良口中所谓的“正事”。

苏白王三人目送着太子迈着欢快的步伐离开,心中对晏良如此高兴的原因约莫有了底这人估计是想着又能偷懒了才如此高兴。

晏良很乐意替赵佶烤鱼,宫中一切皆为上品,连鱼肉也是精挑细选后送入宫中的。他帮赵佶烤鱼,自己也能一饱口福。

赵佶早已备好东西在老地方等着他,晏良搬着板凳坐在边上烤鱼,赵佶也跟着搬了个矮凳坐在一旁盯着滋滋冒油的鱼。

“唉。”

赵佶叹气。

晏良有点想装作没听见,但赵佶早已习惯了向他倾吐心事,这回不等晏良追问便又说出了心中纠结的内容。

“朕,近来心烦得紧。”

赵佶如是说。

晏良心想就算你不说光是从你叹气的次数就知道了啊。

他知道赵佶在心烦些什么,无非是朝臣中有人劝赵佶好好工作莫要在花费心思在绘画逗鸟上那些人和他站一边,但也没放弃把赵佶扳回正轨,每次早朝乐此不疲,最近因为太子的对比劝告变得更为激烈。

赵佶刚开始当皇帝时也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时间久了便觉得当皇帝劳心又费力,还占据了他的时间。

蔡京等人的阿谀奉承使赵佶向艺术皇帝的方向一去不回。大宋繁荣昌盛,赵佶自认无需自己继续费心,这既有他人蒙蔽的结果,亦有他自己不愿去看的原因。

如今朝堂上对太子的夸赞声日益增加,赵佶看太子年轻俊秀,做事有条有理,今日找来太子除了让他为自己烤鱼,还有便是想同他谈谈。

他看向身旁的太子,温黄的火光映在太子脸上,少年盯着炉中火,神情懒散。

自从那日在青楼相遇,晏良私下与赵佶相处便多了些随性,而这正是赵佶亲口要求的。

“太子”

赵佶开口,欲言又止,晏良侧脸看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妙。

“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当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