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圣人(鸣奇)_第368章 西北再乱(2 / 2)_汉末圣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8章 西北再乱(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141 字 2023-04-21

灵帝也知道曹昂可能连凉州发生何事亦不得知,只得耐着性子,给曹昂讲起了凉州之祸。

当初北宫伯玉等人败退回金城之后,虽然击退了汉军的追击,但因为伤亡惨重,已经无力再压制边章、韩遂等人。

而整个羌胡叛军内部,本就是因为利益纠合在一起,当对外扩张受到限制,内部自然便不再安稳,生起乱子来。ωωw..net

北宫伯玉希望重塑他在羌胡军中的地位,而边章、韩遂也不愿再受对方的挟制,至于宋杨、宋建,又是另一种态度,二人不愿意再跟大汉战个不休,倒是倾向于关起门来自己玩。

各方在不断地拉锯僵持中,勉强维持了一个平衡,直到中平三年冬,边章去世,平衡被打破。

边章在众人中,名望最高,有韩遂做盟友,实力最强,勉强可以压制住众人。可达章一死,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各不相让,自然便斗了起来。

韩遂此人,号称"九曲黄河”,意思是此人心机如黄河一般,圈圈绕绕。北宫伯玉是个莽夫,而李文侯实力大损,俱斗不过韩遂。

于是韩遂在边章的灵堂前,伏杀北宫伯玉、李文侯及其心腹,彻底控制了除宋杨、宋建的金城叛军。

而宋杨、宋建二人闻讯远走枹罕(治今甘肃省临夏县东南双城堡大夏河北岸),不跟韩遂玩了。

其实这事并不关大汉的事,尤其是大汉这一时期处于防守阶段。

而凉州刺史耿鄙却认为羌胡叛军内部,连着丧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韩遂又是靠着不光彩的手段上位,必然人心动荡,军心不安,正是破贼的良机,便试图在没有来自其他地区大军援助的情况下征讨韩遂,彻底平定羌乱。

不得不说,耿鄙野心不小,若是让他办成了,也能名垂青史了。

但这事明显不靠谱。

于是汉阳郡太守傅燮便向耿鄙劝谏道:“使君统政日浅,人未知数。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

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今不为万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祸,窃为使君不取。”

意思就是说咱们先等会,等实力强大了再出击。

耿鄙当然不允。

"曹昂小儿,亦能破贼,我难道不如一小儿乎。

曹昂在西北破贼之后,留下一个后遗症。毕竟曹昂年级太轻,不了解内情的人便以为曹昂运气好,都觉得我上我也行,自是胆子极大。

中平四年春天,耿鄙集结了凉州六郡的军队征讨韩遂。

但耿鄙又犯了一个错误,任用程球为治中,让士绅和百姓寒心。程球为人贪婪奸诈对凉州豪族敲骨吸髓的盘剥,早就引得凉州豪族不满。

而在凉州行事,得不到凉州豪族的支持,基本上就是自取灭亡。

中平四年四月,大军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耿鄙军发生兵变,程球和耿鄙都被杀死韩遂得信之后,立刻率兵东进,而耿鄙所部变兵在狄道人王国带领下加入叛军,没过多久,耿鄙麾下原军司马马腾亦率部向王国投降。

王国、韩遂、马腾三方在一番扯皮较量后,拥立王国为首领,称"合众将军"。诸军又向东包围汉阳郡,汉阳郡太守傅燮力战身死,冀城沦陷,叛军一路向东,再次杀入关中劫掠自此,凉州基本失陷,而西北的局势,亦再次不可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