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圣人(鸣奇)_第616章 出谋划策(2 / 2)_汉末圣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16章 出谋划策(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123 字 10个月前

荀攸言道:“当前青州最大的黄巾贼寇,分别是平原郡的张饶、张馀势力,济南国的司马俱势力,乐安国、齐国的徐和势力,以及北海国的管亥势力。

若只取四国,可分兵北进,一路出济南,一路出齐国,一路出北海,三路并进,将青州盗匪向北驱赶,沿途招降纳叛,逼贼寇与我决战,不出半年,可将青州贼寇平之。”

曹昂想了想,便言道:“我并不欲图司马俱、徐和,只要他们离开青州便是。”

荀攸一愣。

曹昂之前的目的,是等青州黄巾入兖州,帮着其父曹操取得兖州,因为担心蝴蝶效应,一直不曾插手青州事;后来经羊毅劝说,改了主意,要先取青州,提前覆灭青州黄巾。

可这段时间,曹昂左思右想,却是觉得自己之前想岔了,二者并非是相悖的。自己完全可以一边平定青州贼寇,夺取青州;一边将青州黄巾向南驱赶入兖州,帮着父亲取得兖州。

甚至曹昂自己占领兖州,也是盘算过的。

父子二人集三州之力,哪怕同时北抗袁绍,西敌袁术,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巧字,要保证能顺利占领青州,又祸水东流,既要将青州黄巾打痛,又要给对方留下部分实力,以确保他们可以南下击破刘岱。

荀攸盘算着曹昂刚才的话,虽然尚不清楚曹昂的目的,但他却是个聪明人,知道身为谋士,就要满足曹昂的需要,哪怕曹昂的想法不切实际或者是错误的。

于是荀攸立刻便又言道:“既然如此,不若以打管亥迫司马俱、徐和南逃?”

“什么意思?”

荀攸道:“青州无粮,黄巾贼寇本就蠢蠢欲动,多有外逃之迹。若是我军以雷霆之威,歼灭管亥所部,司马俱、徐和二人,必然心中畏服。尤其是司马俱,本就为将军击破一次,此番必不敢再战,只得狼狈而逃。”

曹昂点点头。

若羊毅在济南国开展顺利,封锁黄河,则司马俱、徐和二部,东有强兵,西渡不得,只得狼狈向南。

而羊毅在济南国南部再趁机放开一个口子,则司马俱、徐和二部,必然如河东如海一般,滚滚而下,不可止逆。

如此哪怕刘岱不死,短期内也不会形成麻烦。

“对于破贼,公达有何妙策。”

荀攸道:“管亥所部的粮仓在剧县(治今山东省昌乐县原尧沟镇),我以为先取此地,则本就粮少的管亥部必然生乱;再遣一军分攻胶水以西诸县,防止管亥部东逃,到时候三路夹攻,管亥所部,无路可逃矣,只能回身与我决战。”

至于决战之事,荀攸没有提,那是曹昂的活。若是曹昂在野战上胜不了管亥麾下一群流寇,那取青州事也别提了。

曹昂听了荀攸之言,立刻兴奋地说道:“吾有公达,如文王得姜尚,高祖获张良,无虑矣!”

荀攸得曹昂如此夸赞,虽然低调,但也有些自矜。

在荀攸看来,曹子修此人,礼贤下士,广开言路,虚己受人,又能有容人之量,是个贤能之君。

只是荀攸不清楚,曹昂桌案上的诸多文卷,正有一卷是曹昂之前拟定的攻青战略,若是荀攸细看,便能得出八字的结论,正是“西取剧县,东防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