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圣人(鸣奇)_第704章 考课(上)(2 / 2)_汉末圣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04章 考课(上)(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147 字 10个月前

于是王朗对着郭嘉一拜,朗声说道:“是朗有罪,御下不严,却是让主公挂念了。”

郭嘉又道:“沛国,主公之乡也,这就说明主公心中,景兴的地位,依然稳固。景兴此番前往沛国,切莫当作贬谪,沛国乃是徐州的屏障,也是豫州的东大门,来日西进豫州,景兴当居首功。”

“多谢郭司马赠言。”

郭嘉在王朗府上没待多久便离去。

而王朗半夜未睡,思前想后,第二日一早,便让人传信张昭、张纮、童恢等人,述说自已贬官的原因,暗嘱众人,切要小心,莫再犯了曹昂的忌讳。

王朗很快离开彭城,而幕府依如之前稳定运转,班英处置诸事,仍是有条不紊。但是曹昂发现,众人相互之间,客气了许多,平时议事,也少了几分攻讦。

曹昂对此很满意。

曹昂当然很清楚,底下人不会亲如一家,而且众人真要是关系太过亲密,曹昂怕是也算不好觉。

但你也不能相互扯皮、拖后腿,误了正事,曹昂是绝不接受的。

王朗外放不久,童恢便来寻曹昂。

王朗的离开使得徐州士人缺了领袖,至于谁能补位,众人各憋着一股劲。

幕府之中,陈琳、张纮、张昭三人先其他人一筹,可陈琳作为曹昂的主记室,执掌要害机密,不便掺和到这些事中;而张昭作为监察官吏,更不适合做领袖,于是徐州官吏大多向张纮靠拢,使得张纮隐隐有徐州士族新领袖的模样。

但张纮出身一般,导致有很多人不服。

至于童恢,并不在第一阶队里,虽然他之前一直担任曹昂的侯国相,但远离中枢,反倒并不引人注目。

童恢见了曹昂,便言道:“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自主公担任徐州牧,徐州的考课制度便渐名不副实,以至于官吏多有放纵,还请主公重启考课制度,以察官治官,黜退昏愚,拔擢贤明。”

课者,考核、盘问也。

考课便是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的制度,也叫考绩或考校,传说始于舜。

自曹昂来徐州之后,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对官吏的考核,但主要是排除异已,掌控地方,与正儿八经的考课形式、目的并不相同。

之前曹昂也没想过此事,今日童恢重提,倒是让曹昂恍然。

汉朝的考核,主要就是丞相三公对郡国进行考课,郡国对属县进行考课。其中前者便是“上计”,

“计”是统计的簿册,所谓“上计”,就是由上计吏带上记载有当地户口、钱粮、土地等资料的簿册,去京城递交给丞相府和御史府,作为考核的参考资料。

现在朝廷乱成这个样子,自然便没了“上计”。

曹昂看向童恢问道:“朝廷这个样子,各郡国想‘上计’也不太现实,汉宗是何建议?”

这时童恢说道:“既然前往京师不现实,不如由州府代为行之。”

曹昂听后,面露微笑,童恢这是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