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圣人(鸣奇)_第754章 寿春之战(一)(2 / 2)_汉末圣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54章 寿春之战(一)(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143 字 9个月前

而现在,他更是成了第二个诸军统帅。

这样的恩重,任谁看了不眼红。

张辽也是万分激动,面对曹昂,整个人都哽咽了。

“末将敢不效死?”

对于张辽的态度,曹昂很是满意。张辽有名将之资,我以国士待之,张辽又如何会不以国士报我。

张辽也自知自己的地位肯定压不住典韦、马铜、徐商等曹昂的旧时心腹,面对寿春,也是卯足了劲,准备一鸣惊人。

大军进入下蔡之后,稍微休整,便渡过了淮河,驻扎在肥口(也作淝口,今安徽凤台附近东淝河入淮河之口)。

下蔡城是大军的后方基地,为了保持粮道畅通,于是张辽命人在淮河之上,修建浮桥。

张辽下的第一个决议便遭到徐商反对。

徐商很怀疑张辽会不会打仗,当着诸将的面便毫不客气地说道:“谁都知道,寿春城中,有兵数万,芍陂之中,更驻扎着一支水军。这修建浮桥,本就不易,若是袁军以水军来攻,这浮桥能否保住都难说,费时费力却做一件未必能成的事,岂不是自讨苦吃。”

徐商性格刚直,觉得张辽没什么本事,因此对于张辽后来居上,颇为不满。在徐商看来,若是没有合适的统帅,以他兄长徐晃挂帅,也胜过张辽。

徐商当面质疑主帅,让张辽下不来台。

中护军曹湖见了也有些皱眉,可他毕竟跟徐商、马铜等人的关系更好,因此没有多说。

有徐商带头,底下人不少皆是面面相觑,想看张辽的笑话。

张辽很清楚众人的心思,更是明白他若是动怒,虽然能压得住徐商,却更无法获得军心。

于是张辽便解释道:“袁术有水军,我军亦有,并不畏他。至于浮桥,若是能引得城中守军出城来击,哪怕毁了,亦是有意义的。”

张辽的想法很清楚,他要将浮桥当作一个诱饵,引袁术军来攻,毕竟野战可比攻城战有利多了。

众人听了皆不说话,一时有些冷场。

这时曹湖看向众人,笑着说道:“张军督所言极是,我以为如此安排,必能破贼。”

曹湖其实并不太懂行军打仗,可是他很清楚,他这个中护军被曹昂派到北路军,除了监视诸将,更重要的是给张辽站台。

曹湖临行之前,曹昂便干叮咛万嘱咐,务必要团结诸部,听从张辽的指挥。

之前徐商怼张辽乃是小事,可是张辽下了命令,他却不能带头执行,曹昂听了,必不会轻饶。

他这个中护军当得很好,可不想得罪曹昂这个大侄子。

由曹湖带头,典韦也站出来支持。

诸将之中,典韦年纪最大,自觉该由他担任主将,也看不上张辽。不过典韦对曹昂最是忠心,别说没让他当主将,就是让他以命追随,典韦也不皱眉头。

所以这个时候,典韦很清楚,想不通也得执行命令。

有曹湖、典韦二人支持,旁人没再说什么,于是大军渡淮之后,不仅没有立刻攻城,反而不慌不忙地修建起浮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