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肉丝米面)_第315章 应天府灭门案(1 / 2)_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15章 应天府灭门案(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6946 字 8个月前

第315章  应天府灭门案

        “礼部尚书等人有意推福建道闽县陈安仲为今科三鼎甲第一,今科状元郎。”

        华盖殿,解缙从偏殿里走了出来,躬身向正在和燕世子弈棋的朱允熥低声禀报。

        朱允熥目光不抬,默默的注视着眼前的棋局。

        小胖依旧是在摆龙阵,自己依旧是一力降十会。

        结局早就注定。

        “陈桉其才不错,任亨泰大力举荐,也是情理之中。”

        “炽哥儿,你已经无路可走了。”

        朱允熥嘴里轻声念叨着,然后啪的一声,棋子落定,带着一抹胜利者的笑容看向面前的小胖。

        朱高炽眉头夹紧,长叹一声,双手一摊张开,就满脸不服输的靠在了后面,目光则是淡淡的看向站在朱允熥身后的解缙。

        见小胖没了继续挣扎的意思,朱允熥亦是向后一靠:“任亨泰那边,今科贡士取了多少,大江以北取多少,心学子弟有多少?”

        这话自然是问解缙的。

        他自己近来忙着税署、讲武堂,还有自己大婚的事情,会试和殿试这边基本没太关注。

        朱高炽亦是好奇的默默注视着解缙。

        他很想知道,立志要在活着的时候成为心学圣人的解缙,到底能不能成为圣人。

        解缙低着头,扣着指甲缝里的黑灰,想了想才说道:“今科取贡士合共九百七十六名,大江以北取四百五十一名。心学子弟,有三百二十七名。”

        朱允熥呵呵一笑,摇摇头。

        解缙迟疑的上前一步,弯着腰低声道:“太孙,可是有何问题?”

        朱允熥转过身,只听偏殿里还在传来六部尚书们关于昨日殿试前十考卷的争论声。

        默默看向解缙,微微一笑道:“任亨泰他们总算是知晓,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舞弊案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心学?”解缙歪着头,脸上有些疑惑。

        可如果说是为了心学,却又有些不妥。

        解缙的眉头一跳。

        那就是大江以北取贡士的数目了!

        江北江北。

        正当解缙在脑海中盘算着整个大明南北格局的时候,朱允熥却是已经再次开口。

        “算一算,心学子弟这一科的占比,和洪武二十五年有没有变化。”

        解缙心中又是一个咯噔,而后才有些不情愿的低声道:“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朱高炽身子向前一压,借着收拾棋局的机会,亦是轻声道:“看来,你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朱允熥哼哼一声,目光幽幽的加入到收拾棋局之中:“任亨泰做的已经很公允了,没有触及底线,取多少心学子弟都没有错。哪怕一个不取,谁也不能挑他的毛病。将比例压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局面,已经算他尽心了。”

        科举可没有说你说哪一学派的人就必须要取你。

        在皇帝看来,不论什么学说,只要能治理天下,那都是可以用的。

        只要能保持朝廷的平衡,天下的平衡,就没有任何的毛病。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舞弊案,不如说是当年朱允熥主动的将南北学子录取比例失衡,在老爷子面前挑破,随之才出现的大案子。

        老爷子不会允许未来的大明朝堂上入眼之处,尽是南人。

        哪怕北地苦寒贫穷,文道不昌,朝廷也必须在科举上保持平衡,避免南方一家独大。

        可你是理学还是心学,那都无所谓了。

        朱高炽面带笑容的抬起头看向解缙:“解学士。”

        解缙这时候脑袋还是一团迷糊,和应天城外面修路相比,朝堂之上的这些算计实在是太过复杂了些。

        听到燕世子唤他。

        解缙立马躬身上前,已然是到了棋盘旁:“燕世子有何训示。”

        朱高炽立马摆手:“训示不敢当,那得熥哥儿来。不过有一句话,倒是想和解学士说一说的。”

        解缙从善如流,拱手道:“还请燕世子示下。”

        “踏实做事,好生办好利国利民的事情。”朱高炽目光盯着解缙那双黑黝黝满是灰垢,连带着指甲缝都不得干净的双手,便默默点头:“做好现在的事情,等心学子弟能在科举上占了半数,再去想当圣人的事情吧。”

        说完之后,他也不给解缙继续请教的机会,便看向朱允熥,嚷嚷道:“还要不要再来一盘?昨夜里难得看了半卷残篇,现在正是可以用上的时候。”

        朱允熥见解缙有些恍惚的模样,便起身拍拍他的后背:“大绅兄,修路的事情先办好,心学维持现在的局面已经足够了。修路,才是头等的大事,现在只是应天府,往后还有大明天下一十三道的路需要去修。”

        解缙有些迷茫,转头看向朱允熥,失言道:“任尚书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朱允熥哑然失笑,又拍拍解缙的肩膀,将他向偏殿推去:“这话可不敢叫任亨泰他们听见,对你不好。大绅兄你啊,是当局者迷。莫理此事了,去偏殿候着吧,想来也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定下今科的三鼎甲,两榜进士名次了。”

        解缙点点头。

        因为地位的原因,他想不到朝局在现在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看着解缙重新走进偏殿里。

        朱允熥这才幽幽一叹落座,看着已经手执棋子的小胖:“所幸没有变成最坏的局面,至少他们还没有想要彻底划分出道道来。”

        “现在是洪武二十七年,他们敢吗?”朱高炽觉得熥哥儿或许也成了当局者,弱弱的说了一声。

        啪。

        黑子已经落在了整座棋盘最正中的眼位上。

        朱允熥双眼一缩:“不按常理落子了?”

        “能赢你便是好落子。”朱高炽挑着眉。

        朱允熥撇撇嘴:“你这是书上看的残局?”

        “梦里看的书。”

        ……

        “臣以为,陈桉可为今科状元郎,尹昌隆为榜眼,刘仕谔为探花。”

        华盖殿偏殿内,礼部尚书、今科会试主考官任亨泰,将昨日殿试的三份答卷放在了御桌的最上面。

        紧随其后,是詹徽、茹瑺、郁新、王儁五人上前。

        “臣等附议。”

        “今科举人们应试众多,才能出众者甚多,答卷新奇却不失稳重,不论文章,亦或时政国策,皆才思敏捷。尤以陈、尹、刘三贡士,最是出众。”

        几人说完之后,便各自默默低下头。

        任亨泰则是微微转头,看向身边的詹徽。

        詹老倌说得准,他自己也押对了。

        取贡士九百多人,可谓是开国朝天下先河了,今科一年的两榜进士就足比大明开国以来的总和了。

        皇帝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下来,甚至对此颇为赞赏。

        御桌后,朱元璋沉眉,双手兜在一块儿,默默的看着面前摊满的答卷,随后却是慢慢回头看向身边的太子。

        “太子以为如何?”

        将问题丢给太子之后,朱元璋便是转身,抓起后面软榻上的一本册子斜靠在榻上默默的翻阅着。

        朱标垂拱双手,侧身看向已经靠在软榻上的老爷子,目光闪烁了一下。

        那册子上,记录的都是今科贡士的出身等详细。

        “儿臣以为,既然有诸位臣工共同举荐,想来文章功底、治国才干皆是不差,千卷之中能有此功底,足可取之。”

        说完之后,朱标已经是默默的看向站在御桌对面的任亨泰、詹徽等人。

        朱元璋啪的一声将册子拍在手上,侧目看向这边:“既如此,太子便替咱圈名吧。”

        朱标拱手转身:“儿臣领旨。”

        而后便转过身,接过候在一旁的孙狗儿送过来的赤朱笔,寻到三鼎甲的卷名,便是圈上一个鲜红的圈。

        察言观色的几位朝堂大臣,见此情景,心中终于是长出一口气。

        “臣等代三鼎甲及今科新晋两榜进士,谢恩。”

        詹徽等人口中高呼。

        朱元璋则是在后面挥挥手:“都去吧,朝廷择日赐宴。该外放的外放,该坐馆的坐馆,该观政的观政。”

        詹徽等人等着那些答卷分出存档之后,便带着余下的告退。

        “父皇,今年又一桩大事算是尘埃落定了。”

        等詹徽等人离去之后,朱标缓缓走到软榻前,躬身低语。

        朱元璋手握着册子,冷哼一声:“咱们终究和他们不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朱标微微皱眉:“父皇对他们推上来的人选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