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肉丝米面)_第500章 朕拭目以待(1 / 2)_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00章 朕拭目以待(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5252 字 8个月前

第500章  朕拭目以待

        乾清宫。

        尽管现如今大多数时候,皇帝都不再朝会,交由并不怎么情愿的太子操办。但皇帝却并没有因此而荒废起来,甚至于因为某种原因,晨起的更早,安歇的更晚。

        寝宫内,内阁处有的奏章,这里也有一份备份。内阁那边没有的军机社稷之事,这里也有。

        皇帝晨起哄孩,完毕便要开始每一日的熟悉自己的帝国前一天所发生的事情。除了审阅内阁票拟的奏章备份之外,还要针对某些重大事项,重新进行来自于皇帝的裁决。

        待到正午用膳之后小憩片刻,只不过如今说是小憩,倒不如说是暂时的抛下政务,继续哄孩。

        尔必。

        阅读经史,继而仍然是处理帝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皇帝是忙碌的。

        不论待在什么地方,都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去忙碌着。

        不用沉香木只用紫木的乾清宫中,所有的物件都是最简简单单的模样,并无多少雕镂修饰,一切都保持着最淳朴的原样。

        服侍在皇帝寝宫里的内侍和宫娥也并不多。

        皇帝固执的认为,只要自己的腿脚还能动弹,双手还能提得动物件,便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伺候自己。

        皇帝保持着最简单的生活作息和方式。

        但是,在寝宫的一角,去由皇帝亲自主持,每一样东西都装扮的极为精致。

        甚至可以说与皇帝的秉性大相径庭。

        可以用豪奢来形容。

        以紫檀打造的小床,象牙织造的地席,不远万里从占城道以西的深林之中运回的价值连城的清香,非玉即金的摆件和玩具,混乱之中无处不显露着皇室能发挥出来的豪奢。

        用过早膳已经有一会儿的朱元璋,正双手按在床边的栏杆上,满脸慈祥笑容的望着躺在床上,似乎正在进行着一场小小搏斗的朱文圣和朱茯苓两个小小人儿。

        兄妹两如今不过才数月,却被养的白白嫩嫩,四肢茁壮有力。

        内宫总管孙狗儿双手兜在一起,亦是满脸笑容的望着皇帝含饴弄孙。

        这是皇帝每一日的必修课。

        等到太孙府世子、世女安静下来,皇帝陛下才会继续进行日常的帝国政务。

        朱元璋哄了一会儿两个重孙儿,侧目看向孙狗儿:“太孙现在应当入河南道境内了吧。”

        孙狗儿小步上前,抬头忘了一眼床里,见着世子、世女已经安静下来,便压着嗓子小声道:“算起来,殿下如今应当在归德府境内了。”

        哎。

        朱元璋轻叹一声:“说起来,俺不该让他离京的。孩子才这点大,等那小子明年回京,孩子都还不认识他这个当爹的。”

        “太孙殿下心系国家,这是咱们大明的福气。”

        孙狗儿低声说了句,两眼则是望向床上的两个小小人儿。

        当初因为太孙府世子出生,应天城里可是闹出了一场风波的。虽然被及时压住,可是外头那帮钻进权力眼的人,可不会当真就此罢休。

        这也是为何到现如今,世子、世女还被养在这皇帝寝宫里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哼哼了两声:“等他们能真的当家做主,能稳住天下,不必再要俺这个老头子坐镇,那才是大明的福气。”

        孙狗儿笑了笑,皇帝的话有时候不必回,那些只是皇帝的自语罢了。

        这时。

        外头传来了动静。

        孙狗儿看了眼皇帝,小心的躬身退开,等出了偏宫这才转过身走向寝宫外。

        来到外头看清来人,孙狗儿脸上露出笑容,颔首道:“竟是三位阁老都来了。”

        任亨泰当先开口:“有劳孙大伴禀报一声,臣等有急奏送来,望陛下圣裁。”

        能让三位内阁大臣尽数出动的急奏。

        那定然是哪里出了大事。

        孙狗儿点点头,立马转身进了寝宫,不多时便急步回来,侧身候在一旁。

        “您三位入内吧,陛下正等着。”

        任亨泰一马当先,抖了抖衣袍就跨进寝宫里。

        解缙跟在后面,冲着孙狗儿颔首致谢。

        徐允恭则是开了口:“有劳孙大伴了。”

        三人入殿,自不能去偏宫里。

        就在前殿,朱元璋已经是双手叉腰,望着走进来的三位内阁大臣。

        国家设立内阁也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内阁的初衷就是能够更有效率的初步处理国家政务,帮助皇帝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先行票拟处理。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内阁的设立自然是要分走一部分专属于皇帝的权柄。但是朱元璋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勤勉国事,自己的后世子孙也能如自己一般。

        而朱元璋的另一层思量,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打下了大明的江山,辛苦一辈子将天下建设起来。

        自己的子孙也可以更轻松的坐在自己的这个位置上。

        而这些内阁大臣也确实做的很不错。

        “皇家需要这些内阁大臣,于此同时,皇家还要谨防这些大臣获得权柄之后拉帮结派,无视皇权。因此,皇家子嗣日后的课业,应当更注重如何用人之法的教育。”

        看着任亨泰三人走在了自己的眼前,朱元璋的脑海中回想起当初太孙在自己耳边说的这番话。

        皇家的教育必须要再加强一些。

        他的目光看向了寝宫里,偏门后的那张小床。

        “臣等参见陛下。”

        任亨泰与解缙、徐允恭二人到了皇帝近前,躬身抱拳作揖。

        “何事,能叫我大明的三位内阁大臣联袂而来?”

        朱元璋随口一句,轻轻招手,孙狗儿便搬了一把椅子送到皇帝身后。

        任亨泰看了看皇帝的脸色,近来皇帝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只是接下来皇帝的心情大概要糟糕很长一段时间了。

        可是国家便是如此,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自己身为内阁首辅,禀报急奏的内容首当其冲,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