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肉丝米面)_第602章 老将请战(1 / 2)_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02章 老将请战(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5675 字 8个月前

第602章  老将请战

        蓝玉的神色很庄重。

        让人很难将此刻的他,和大明朝那位桀骜霸道的凉国公联系在一起。

        蓝玉抬头看向坐在上首位置的朱允熥,语气沉重:“殿下,老臣今年业已年愈五十,从年三十余年,大小战役上百场。臣不知自己几载或是战死疆场,或是病死家中。

        臣这一生没有旁的宏伟大愿,只希望能在尚可驾马提刀的时候,多为大明杀几个敌人。

        此番朝廷举国之力北伐,欲求一举荡平为祸中原千年之贼子。臣老矣,却亦如古之廉颇,饭可添肚,手可捉敌。

        若殿下不弃,臣不求能独领一路,便是开战之际,臣能为殿下牵马坠蹬,亦可慰藉老臣存世不多之愿景。”

        蓝玉的声音很清晰,传入偏殿席间每个人的耳中。

        今日代王府设宴,非是独开一席。

        北巡行在文武官员,大同城文武官员,皆是在场。

        酒席十数桌,文臣武将云集。

        这其间,不少军中将领,耳中听着凉国公的请愿,面上纷纷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朝廷要北伐固然要动用庞大的军队出关作战,但后方也是要留下足够的力量为前出的大军守好后方,不叫敌军有绕道偷袭的可能。

        那么谁能领军前出与敌人作战,谁又要留守后方和粮道。

        而前出作战和留守后方,所产生的功劳自然是不同的。

        这就在军中出现了需要争夺的情况。

        随着蓝玉率先开口请战。

        短暂的安静之后。

        第一位军中将领站起了身,步伐沉稳的走到了主桌前,在蓝玉背后亦是单膝着地。

        “臣,亦请战。”

        有了第一个人,后面的事情就变得更加自然起来。

        一名名军中将领站了出来,走到蓝玉背后,面朝朱允熥单膝着地,言出请战。

        大明已经立国近三十年。

        这些年,军中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而当初追随着皇帝南征北战的军中将领们,也渐渐的上了年纪,到了人生之中最后的年华。

        当朝廷定下举国北伐的事情之后,军中很多人原本已经沉寂下来的心,便再一次的活络了起来。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次或许就是他们最后一次为大明,而奋力一战的时候了。

        大军北上前出三千里不返,誓要荡清草原。

        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一次的机会。

        朱桂轻咳了一声,目光从面前跪了一地的将领们脸上扫过。

        他最后看向朱允熥,低声道:“其实不单是大同府,整个九边诸镇,此刻皆以人心向战。”

        蓝玉则是再一次开口道:“老臣不求战功,只求上阵!便是为国捐躯,亦在所不惜!”

        “臣等亦如此。”

        代王府偏殿之内,响起一片。

        朱允熥目光闪烁,缓缓站起身。

        这些能在此处的将领,皆是军中统领一方的人物。

        这些人的请求,他不能忽视。

        朱允熥绕过桌子,走到了蓝玉面前,亦如今日在城中遇到对方的时候一样,他缓缓弯腰,伸出双手将蓝玉搀扶起来。

        “诸军向战,孤心甚慰。”

        朱允熥开口之后,继续说道:“此番国战,成败如何皆需依仗尔等,朝廷明晓,孤亦清楚。哪一路兵马北上前出作战,又有哪一路需要留守粮道和后方,朝廷自会着重考量。

        老将乃国家的根基,年轻人亦是国家之未来。

        孤以为,此番前出北伐草原,当是要新老搭配,国家方可代代而传。”

        朱允熥说了很多,但他也清楚自己其实什么都没说。

        蓝玉有些犹豫。

        皇太孙的意思很简单,朝廷不可能完全让军中的老将们齐齐上阵。

        取谁上阵,朝廷那边大概另有决断。

        朱允熥注视着面带犹豫的蓝玉,微微一笑道:“草原很大,而大明之外也很大。此战之后,我大明亦非就此让大军解甲归田。

        此战若是在朝廷预期之中,则接下来朝廷必然还要持续用兵,为我大明打下一个大大的盛世。”

        他的脚步开始挪动起来,在面前这些跪地请战的老将们身边走动着。

        每一步,朱允熥都会伸手拍一拍这些将领们的肩头,让其站起。

        而他则是在人群中轻声说道:“所以孤希望,尔等若是上阵,不可轻易莽撞行事,国家往后还需要尔等。若是留守后方,亦要操练兵马,来日军中将士也还需要尔等统御。”

        说完之后,朱允熥已经是重新走回到主位上。

        他双手按在桌边,目光深邃的望向众人。

        “诸位!”

        “大明之盛世,期与尔等同在!”

        言毕。

        朱允熥已经举起酒杯。

        偏殿内,诸将归位。

        “盛世同在!”

        满殿士气高昂。

        ……

        “听说凉国公前几日在代王府,和你请战了?”

        大同城外御河上游,朱高炽双手紧紧的塞在袖子里,掠过眼前平静流淌着的河面,看向身边的朱允熥。

        大概是在江南待的久了,让他再次回到北方,只觉得竟然是如此的冷。

        朱允熥笑了笑,不置可否:“军中这两年的声音很大,单纯的压制不能做。但我们都清楚,一直放纵军马积攒战意,也是不可取的事情。”

        “所以解缙才会提出,要为大明取回西域的话?”

        朱高炽歪着头看向朱允熥,兄弟两也已经许久未见,让他稍微有些不太适应。

        朱允熥却是笑了一声:“这事原本最先是我提出来的。交趾道、占城道以及瀛洲四道的成功,证明了海洋可以为大明带来巨大的利益。但陆地之上,阳关之外那大片的土地,同样会为大明带来数不尽的好处。”

        朱高炽点点头:“你是要两头都兼顾上。”

        “总不能厚此薄彼啊。”

        朱允熥微微一笑,将手中一枚方才从地上捡起来的极为圆润的鹅卵石重重抛出。

        石子在两人的视线里,飞向天空,很快就因为自身的重力开始滑出一道抛物线下降,最后重重的扎进了河水之中。

        一个完美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