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肉丝米面)_第623章 传说之中的地方(1 / 2)_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23章 传说之中的地方(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5462 字 7个月前

朱尚炳觉得自己现在过的日子一点也不好。

        北征的决战已经在月余前结束了,按理说各路大军都该是班师返回关内,只留下少量的兵马驻守在草原各处要点,方便接下来的建城计划。

        但天知道四叔是怎么回事。

        这些天发了疯一样,将北征军中功勋人家的子弟,统统拉到了一起。

        每日不看天的在草原上拉练。

        如果只是拉练的话,朱尚炳还能接受。

        可关键是,四叔竟然说要研究大明朝往后军中要用的新战法,而他们这些功勋和众矢之的,将来又必然都是军中的领军人物,那自然是要最先掌握的。

        便是这样,朱尚炳还是不会说什么。

        最最最关键的是,四叔最里的新战法,竟然一上来就是炮步协同、炮骑协同。

        每天,那数百门火炮,几乎是贴着他们的头皮飞跃。

        “听说他们现在的打算是先修石子路,然后再实验水泥路和铁路?”

        加之这些年,我大明与外的往来,现在也都知道,除了西边有一个欧罗巴外,几乎再无大国存在了。便是欧罗巴,也如上古先秦一般,诸国混乱,国力弱小。”

        朱允熥眉头微微皱起。

        但是,像小胖这样的记忆和阅读宽度,却仅此一人。

        “辽东都司也发来问函,是否要兵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还是固守山岭以南地区。”

        他在心中默默的感叹了一番,燕世子那庞大的知识储备。

        朱允熥点点头:“传闻之后,往东跨海两万里,有大地似如中原。当年牧野之后,便有殷人北逃,只是真假与否,这些年也没人能给个准确。”

        以至于现在,导致朱尚炳即便是睡着了,但凡听到稍微大一点的动静,都能从睡梦中惊醒。

        朱高炽眉头微皱,语气缓慢:“这些,都是有关东海以东的记载。若殷人当初真的东逃,那定然是去了这些地方。”

        “西路军在继续向西进发,准备将瓦剌部的地盘占下来,然后部分将士驻守西部草原,一部分从西边返回关内,驻扎在河西一带休整,等待朝廷轮换的兵马上去,才会撤回原籍。”

        朱允熥则是面带笑容。

        随后,又露出好奇的目光,很想知道在朱允熥的心中,到底会选谁去东渡大海。

        “你说,四叔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路军和东路军则是在按照计划撤回,只留下部分兵马驻守草原要地。”

        这时候,朱安(顺安王阿卜只俺)抬起了头。

        朱安在一旁眨了眨眼。

        没有哪个人会傻到,用大明的知识,去武装一个目前还孱弱的地区和势力。

        肉眼可见的,大青城将会成为向北遥控整个草原的重要城镇。

        朱尚炳则是恶狠狠的低喝一声:“扶我起来,老子今天非得要找火器营那帮混蛋!那火炮一天比一天压得低,这帮混蛋是不是想将咱们给一炮轰了?”

        朱安点点头道:“是往北迁徙,但却不是定居极北。听牧民们说,似乎是在极北的东北角有一条海峡,以前都是海水隔绝,波浪比山都要高。但是现在似乎是海水都被冻起来了,只要向东走上几日,就能到对岸。”

        那些人大抵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的传闻,所以才会去尝试着,能不能穿过那片传闻之中冰封的海峡,到对面去寻找一片新的定居地。

        身为大明宗室子弟,可不单单只学四书五经的。

        朱安自然是察觉到了,不敢拖延,继续说道:“按照牧民们听说的,似乎是要穿过那条冰封的海峡到了对面,就有一片不比中原小的土地。只要他们继续一路南下,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一条横穿大青山的道路,正在伴随着每日的炮火轰鸣声,不断的被拓宽。

        朱安立马微微躬身颔首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最近南下大青城的牧民说起了一件事情。”

        在如今这个小冰河,气温持续不断下降的时期,北方可是比过往更加的寒冷。

        随后瞪大双眼,抬起头看向朱允熥。

        那人依旧是躺在地上,只是侧过身子,用手掌撑着脑袋。

        很显然,他已经将脑海中的记忆整理了出来。

        朱高炽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难道东北那边的人要去西伯利亚地区?

        这一点在朝中有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说完之后,朱高炽又立马摇起头。

        然而,朱尚炳的美好希望,注定是要破灭的。

        只要给他点齐兵马,就可以直接一路向北,寻找到那处冰封的海峡,然后代替朝廷去对面仔细的看一看。

        他似是自顾自的说道:“你没机会去那边的,眼下战事平定,你也该回京了。但你肯定要派人过去亲眼看一看的,按照你以前说的,若是当真有那么好的地方,我大明没有理由弃之不要。

        说完之后,朱高炽的脸上立马露出了几分不太好意思的表情。

        朱高炽立马安下心来。

        如今已经有两层楼那么高的大青城,建设的热度依旧未曾落下。

        那名功勋子弟,满脸忧伤的念叨了一声。

        朱允熥继续说:“凉国公所请一事,照准。不过这件事情既然是他提出来的,孤又听闻他在北海岸边的崖壁上刻了到此一游的字,那就由他带着人负责这桩事情了。

        良久之后,他的身子不由一颤。

        他的眼里不由的露出一丝闪亮的光芒。

        ……

        一瞬间,朱允熥就明白了朱安说的是什么地方。

        “他办事不牢靠。”朱允熥当口给了一个评价。

        以至于现在军中,到处都是夹着屁股张着腿走路的倒霉蛋。

        “派谁?”

        要带着我朝的将士们,熟悉了草原乃至于北海的环境,边关戍堡的建设可以一步步的来,只要多花点时间,草原终究能成为我大明一家的草原。

        刚刚结束了今日份拉练的朱尚炳,夹着屁股从马背上跳下来,便重重的躺倒在草地上,歪着头看向身边同样躺在地上的常继祖。

        “呜呼哀哉!”

        牧民带来的消息?

        朱允熥亦是停下脚步,询问道:“是什么事情?”

        <div  class="contentadv">        朱安再躬身:“回殿下,其实也是牧民们听说的。他们听说,东北奴儿干那边的人,好像开始往北迁徙了。”

        尽管秦朝时,有关于徐福出海,培养出了一个倭国的传说,并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

        朱尚炳双眼茫然无神的躺着头顶上跑过的云朵。

        “所以,在海的对面,确实是有一片全新而陌生的土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