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肉丝米面)_第642章 秦王的刀(1 / 2)_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42章 秦王的刀(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5796 字 7个月前

朝廷官员确实没有办法阻拦。

        他们可以在朝堂之上,阻拦邹学玉的直隶总督衙门从洪武元年开始查账。

        但他们没有办法再去阻拦,邹学玉在追查洪武二十四年至今账目过程中,发现的那些贪腐案情。同样的,一旦这些案情里发现有已经卸任或是调任别处的官员涉及案情里面,邹学玉的直隶总督衙门同样拥有权力继续追查。

        而自从直隶总督衙门频频出招,直隶道一十八府地界上,现如今已经是一片哀嚎,无数人家悬于梁上。

        金银价的兑比在税署税兵们的通力协作下,已经在整个直隶道彻底铺开。

        而当大明银号奏请朝廷,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施行统一的金银价兑比,且很快得到以内阁为首的官员认同,旋即这一项制度便以皇帝圣旨的形式,明发朝廷,昭告天下。

        大明就此,有了一个固定统一的经济制度。

        大势之下即便直隶道境内还有些人试图挽救即将破产的家业,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直隶道外的那些商人们,带着最敏锐的嗅觉,开始大举进入直隶道。

        这些商人们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对直隶道那些损失惨重的同行们有多少同情心,这个时候的他们只会想着能赶在所有人前面,大肆收购直隶道境内同行们名下的产业。

        朱樉瞅着眼前几人,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手段还是太过仁慈了些。

        依着眼前这几个人商量出来的结果,直隶道那些参与这次事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逃不掉。

        自己和这些人一比,还是太善良了啊。

        朱樉心中默默的想着,自己今天回太庙后,要不要和自家的列祖列宗们告状。

        自己才是老朱家最善良的孩子啊。

        这时候朱高炽开口道:“直隶道一十八府,所占商税,乃国家商税泰半之数,若是好生经营,直隶道百姓将会是大明最富足的。只是这些年,官府欺瞒于上,而对下横征暴敛。百姓钱袋子空了,朝廷没拿到半分好处,最后的骂名却还是朝廷背下来了。”

        “商人逐利,本性使然。”户部尚书夏原吉面不改色,眉宇之间有几分讽刺:“商人不过占据先机沟通两地而已,全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这样的局面,我大明势必要更正过来。”

        执掌直隶道的邹学玉亦是附和道:“要让生产者富足起来,要让百姓们能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如此才算得上大明的盛世。”

        盛世是什么样子的?

        在过往,当一个国家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再有万国来朝,便可以算得上是盛世。

        但如今。

        邹学玉却认为,光是国家富足,百姓能吃饱肚子,并不能算得上是盛世。

        要让百姓们有更多的钱,去购买更多的东西,才能算得上富足。

        吃饱肚子?

        那不过是一个国家对百姓应尽的义务罢了。

        毕竟,百姓们同样是为此有所付出的。

        朱允熥左右环顾,此方聚宝山下的别院里,寂静无声,各处灌木绿植营造精致。

        独特的江南园林营造手法。

        在隐隐约约的角落里,可以见到有些侍女藏身,随时等待着召唤。

        他低声说道:“两淮督盐转运使司……孤历来读史,知晓前汉之时,盐铁乃是官办,大明开国之初百废俱兴,朝廷难以顾及全部,又因九边诸事,只能将这产盐之事,以盐引制交办民间。

        今时直隶道顺应洪武新政,是否可于两淮盐务有所更迭?”

        若论直隶道哪里的商人最富有。

        苏州府算不上,松江府也算不上。

        独淮安府、扬州府的盐商最是富有。

        盛名在外的扬州瘦马,亦是因为两淮地界上那无数富甲一方的大盐商手中金钱所致。

        邹学玉对此保持沉默。

        他现如今虽然是执掌直隶的总督大臣,但在他的计划之中,目前并没有打算对两淮盐务动手。

        将直隶道地方官府的权力收回,再压制住那些贪心不足的商贾,继而真正开展自己造福直隶道百姓的事情,才是邹学玉目前的所有打算。

        夏原吉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邹学玉,知道这位督台的心思。

        他想了想,却是开口道:“去岁殿下北巡,于山西道整治地方,洪武三年开始执行开中制的晋商,独享皇恩,却不思为国尽忠。山西道晋商一案,户部清点一应财货,总计已超五千万两。

        两淮盐务,乃系民生,与晋商可谓不相上下。朝中得利几何?百姓又有几家能足盐食用?依下官所想,天下盐务理当尽早收归国家。”

        “一并查一查吧。”

        朱允熥轻声开口,目光却是看向了沉默不语的邹学玉。

        邹学玉知道,这个担子算是实实在在的架在自己的肩膀上了。

        他站起身。

        “臣领命。”

        ……

        直隶道终于开展了风风火火的整治运动。

        由直隶总督衙门牵头,三法司联合,并上税署,大明银行、大明商号,锦衣卫,数十个衙门一同办案。

        又因为邹学玉这位直隶总督大臣诸事繁忙,查办直隶道一十八府自洪武二十四年开始的商税一事,便交到了秦王朱樉的手上。

        朱樉接过差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给这么多衙门的人统一思想,说几句鼓励的话,许诺几样充满诱惑的好处。

        他仅仅只是将总督衙门和税署的几个人召集了过来。

        穿着奢华威严的大明亲王常服,让朱樉显得威武不凡,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便是不怒自威,让人不敢直视。

        “旁的话,本王就不说了,你们也都知道。”

        “本王只说一句话。”

        “本王不会查案子,但你们会。你们不会杀人,但本王却会杀人。”

        “所以,你们尽管去查,案子查实在了,本王就提着刀去杀人。”

        “本王说完了,你们还有没有要说的?”

        朱樉的话杀气腾腾,脸上却没有多少的表情。

        实在是昨晚和老朱家的列祖列宗聊的太晚了,朱樉现在只想早点将事情压到下面这些人身上,好回去找个地方睡个回笼觉。

        直隶总督衙门文书官怀恭今日也在场。

        “王爷……”

        官怀恭站起身,拱手抱拳到了正要起身离去的朱樉面前。

        朱樉不由翻了翻白眼。

        可是人家已经站在面前了,朱樉只能抬起头问道:“还有何事不明?”

        官怀恭整理了一下思路,小声询问道:“殿下所说的清查直隶道一十八府自洪武二十四年开始的商税账目,所涉范围及所涉人员,该当追溯到何处?”

        朱樉一挑眉,站起身,双手插在腰上金带里,瞪眼看了看官怀恭两眼。

        “你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职?”

        官怀恭立马颔首:“下官官怀恭,现任直隶总督衙门户司文书。”

        “这是几品的官儿?”朱樉小声嘀咕了一下,摇摇头沉声说道:“本王刚刚已经说过了,你们只管查,不管是查到什么人,查到哪里,如果需要做掉什么人,只管与本王说,本王替你们去杀人。”

        朱樉眼里尽是杀气。

        官怀恭不由的缩了缩脑袋。

        朱樉强忍着哈气,走到了官怀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