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纸笔丹青)_第2章 一路上怎不见妖魔来吃我?(2 / 2)_法海穿越唐三藏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章 一路上怎不见妖魔来吃我?(2 / 2)

        “尔本山神,不思尽忠职守,却与妖魔为伍,自甘堕落,力士何在?”

        太白金星话音刚落,便有两员黄巾带着数十员天兵现身,那黄巾将熊山君当场擒拿,天兵则去清除那些四下逃散的小妖。

        布置完这些,太白金星才对着一旁的三藏法师笑道:“不知法师在何处修行,为何来此?”

        不能再看了,再等下去小老弟就要被这位三藏法师超度了。

        之前准备的剧本怕是用不上了,得随机应变。

        法海想了想,道:“贫僧在金山寺出家,受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说道这里,法海似乎想到了什么,竟有起身返还之意而且他也不想跟天庭之人多做纠缠。

        太白金星见状,眼中也透出了几许疑惑,急忙道:“法师何去?”

        何去?

        法海乃是后世高僧,别说是三藏法师自西天取来的真经,佛门的典籍少有他不精通的更何况他本身对于佛法,另有独到见解。

        既如此,又何须往西天去?

        直接去金山寺开坛讲佛就是了。

        说来也是缘分,三藏法师出家之地竟也名曰金山寺,可惜并非同一家寺院。

        在佛法一途,法海同灵山主流相左,或许正是如此,才不得灵山慧眼,“蹉跎”于凡俗之中。

        尤其是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一说,最不认同,否则也不至于捏碎成佛舍利,虽说是情绪上涨之举,但并非没有缘故。

        此刻东土正缺高深佛法,岂非正是机遇?

        念及此处,法海便准备回返长安。

        佛者在于天,在于地,在于众生,唯独不应只在西天。

        谁说除了西天灵山,世间便无高深佛法?

        但行出几步,忽觉不妥当,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取经,看似是受了唐王之命,其实还担着莫大的干系,只是自己对西行之事所知并不详细.若自己此刻做出反复之举,恐惹祸端。

        若是恼了灵山的一众菩萨佛陀,别说传扬佛法,怕是三界都没自己的立足之地。

        法海纵然自负,却也不认为自己能够与灵山作对。

        这位领着天兵的星君,恐怕也是在暗中护持三藏法师的人马,又思量到被天兵捉拿的熊山君,心中暗自盘算,莫非这九九八十一难,难道真如传言一般,多是逢场作戏?

        念及此处,法海回头道:“马儿与行李不知散落何处,小僧正要沿途寻找.还未曾请教仙长尊号。”

        “贫道李长庚。”

        “原来是太白星君,小僧有礼了。”

        双方浅谈一二,心中皆有顾忌,自是没有多言。

        天庭与灵山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现在大致处在一个在合作中竞争的关系,三藏法师的变化虽然让他感到奇怪,但.这跟天庭有什么关系?

        自己的任务就是让唐僧平安过了这座山,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任务还算是顺利完成。

        至于其他的,就算其中有什么算计,也得等自己回去禀报了玉帝,让他们去头疼。

        只是观此法师行径,却不知这一路上安排下的九九八十一难,究竟是谁人之磨难。

        法海看了看太白金星领着天兵天将返回天界的背影,心中却在反思自己刚才冲动的行为,三藏法师虽是高僧,但目前终还是凡俗,与自己刚才降妖除魔时的形象大不相符,若是无人问询自是最好不过,可若是天庭与灵山的神佛探究起来,还是得想一个说辞。

        太白金星不问,可不代表观音菩萨与灵山诸佛也能视若无睹。

        法海寻到了白马,背上了行囊,牵着马走入了山岭之中。

        出了大唐地界,倒也并非全是穷山恶水。

        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

        只是

        “这一路上,怎不见妖魔来吃我?”

        新书上路,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