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纸笔丹青)_第362章 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1 / 2)_法海穿越唐三藏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2章 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1 / 2)

第362章  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降下佛怒。

        转世为人,便是人。

        这几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人之寿命区区百年,相对比动辄闭关修行千年的修行者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就导致很多转世的神仙,在转世之前对转世之后的境遇,并不看重。

        但除了那些以化身转世下界的,而以真身亲入轮回的,结局往往都是人格成为主导。

        如果说三藏法师是因为“法海”的神魂,那么另外一个例子便是杨天佑,即便是已经修成了大圣国师王菩萨这等果位,到最终也是大圣国师王菩萨主动与杨天佑的人格融合一体。

        人之所以成为万灵之长,不单单是因为女娲造就先天道体之形,其包罗万象之可容性,才是关键。即便是异族血脉入侵,到最后所传承显化的,还是以人族为主体。

        文殊菩萨的转世之身来迟了一步,小乞儿看似因误入贵族之地,惨遭杀害.但他自己很清楚,小乞儿是遭了无妄之灾,而这灾劫,都因自身而起。

        此地天生穷苦,虽是在东胜神州,乃玄门教化之地但道门多行缥缈事,修道者各个率性而为,虽多山门大宗,但世俗其实依旧还在人类的掌控之中。

        只是相对于南赡部洲之大统,东洲多分邦,大小国度,皆受上仙宗门所辖庇护,以其为供奉下支。

        一些小国若是落在一些不讲道理的强横宗门手中,那日子可当真不好过。

        因为家境贫寒,文殊菩萨转世之身,在降生后不久,便被他的母亲送入了这一处早已破败的佛门小宗,母亲自此不知所踪。

        文殊菩萨日渐成人,虽封闭了记忆,但他大智天成,早见聪慧,且深得佛性,不论是何等经文,只要看过一遍,便过目不忘,甚至还能给出自身见解甚得寺中老僧之爱,以为将是师门传承且发扬光大者。

        只是有一点让老僧隐为担忧就是他生性张扬,有着十足的锋芒。

        东洲的佛门小宗,自然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老僧韬光隐晦,左右逢源,底伏做小,才能稍稍保留这一处落脚之地。

        但随着文殊菩萨之化身名声鹊起,也越叫老僧不安。

        多次劝告爱徒,让他低调行事,可不料爱徒是个天性不肯服输的终于惹得祸事上门。

        有大宗弟子前来论道,辩输而走,不久之后便有劫修入山.老僧展现高深佛法,与歹人同入轮回,临坐化时,还告诫弟子:“莫与人妄争,何必事事分辨输赢?”

        “我佛门弟子,所修广德佛性,在于渡而不在争,渡己也罢,渡人也好力所能及而矣。”

        这几句话是老僧看似短暂的八十年的人生修行。

        老僧坐化之后,文殊转世在路过山神庙的时候,捡到了金蝉转世.观其佛性缘法深厚,遂将之带回小寺。

        谁知将他养大之后,他说:“我不当和尚,我要寻我爹和我娘,问问他们为什么要抛弃我。”然后便成了城中流浪的一个小乞儿。

        然而他的父母还没有寻到,当日那个论道输在文殊转世手中的大宗弟子,便先遇见了小乞儿.因他知道小乞儿是文殊转世养大的,只是露出了一个极度厌恶的眼神,那些受大宗庇护而对他毕恭毕敬的凡俗界狗腿子,便直接出手将小乞儿打死。

        文殊转世破防了。

        而小乞儿的灵魂在脱离躯体的一瞬间,便已然恢复了记忆,可即便是如此,此刻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竟只是这他作为小乞儿的短暂一生。

        这一瞬间,他有了几分明悟,嘴角似有讽笑之意.因为他想到了自己转世之前对崔判说的话,“家境越是贫寒越好”,在转世之前,他或许会认为这一世一场人间游戏,但此刻他深深明白的。

        什么是人间?

        若不能亲身经历,又何谈夸夸其口?

        人间多少众生只是活着,便已经用尽了全身解数,谈何修行?

        怪不得佛境那些佛祖菩萨,只言普渡,却少有下场如何渡?

        恐怕连观音大士对此都没有确切法门。

        而在他的魂魄即将进入轮回时,却猛然发现将自己养大的小和尚,竟是文殊菩萨转世.此刻竟因自己之死,隐隐有化魔之相。

        金蝉想要说些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可人间修行,哪有那么多事事如意,对于文殊菩萨的转世身会有怎样的遭遇,他表示无能为力.反而对自己的下一世轮回,充满了期待。

        同时也庆幸,被打死的小乞丐是自己。

        人间的修行当然不容易。

        适才法海一剑斩昏君,看似畅快淋漓,舒展胸臆,但一国之君被斩,所带来的因果罪业.哪怕是有轩辕剑的加持,也是避无可避。

        当然,法海也不会躲避。

        此刻望着苍穹,早一片晴空。

        适才那电掣金蛇千丈,雷霆灵鼍万叠的景象,早散一空。

        遥遥向着雷府天尊一礼,开口道:“贫僧见过天尊。”

        闻太师只说了一句:“后生可畏。”

        便驾墨麒麟远走,他已经收到玉帝传讯,言说此间之事已了,天庭已经降下紫薇与左辅右弼整理比丘朝政。

        蓬莱。

        杨戬已经离开了,他要去寻子舆先生,从他手中借几个学生送到比丘国。

        而南极仙翁对着身边儿的白鹤童子说道:“去将那白鹿的尸身衔来吧,莫要再生波折。”

        白鹤童子知道轻重,他也是经历过封神大劫的人物,自然知道大劫之中即便是圣人门下也难逃灾劫,白鹿之死乃是咎由自取,也实在没有什么可惜之处。

        非要说.那在白鹤童子看来,便是有辱师门。

        他们阐教正宗之下,纵然是仙人坐骑,也实不该行此左道之术,简直死有余辜。

        若是可以,能让他亲手清理门户才是最佳之策,可惜已经命丧齐天大圣之手。

        白鹤童子不情不愿的飞离蓬莱,往比丘国去。

        南极仙翁则直上南极神霄玉清府,斗胆求见师尊。

        地府阴山。

        金蝉再一次转世之前,前来拜见了地藏王菩萨,从地藏王菩萨这里得知了三藏法师怒斩昏君之事,不胜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