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150章 雨林保护与领海范围(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50章 雨林保护与领海范围(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5896 字 8个月前

        甚至可以学殷洲的秘鲁等国,直接宣称三百七十公里领海。

        秘鲁当然不是抽了,胡喊这么宽的领海,那是因为秘鲁渔区的宽度就是三百七十公里,能被全包进去。

        在这个世界,朱靖垣就开始支持三海里领海,甚至更低了。

        因为大明海军强势,未来会更加强势,会掌控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权。

        海权国家的实际领海范围,根本不是国际法规定的几海里宽,而是海军能实际掌控的范围。

        所以,国际法上的所谓公海,其实就是海权霸主的实际领海。

        现在整个大明洋都是大明的,没有哪个国家会明确反对。

        反过来看,站在大明的立场上,其他国家的领海宽度当然是越小越好了。

        其他国家的领海越窄,越方便大明海军靠近陆地威慑行动啊。

        特别是直布罗陀海峡,宽度正好是七海里多点。

        如果按照三海里领海计算,那就算两边都是西班牙领土,那中间也有一海里的公海。

        大明可以直接出入。

        但这还不够,有的海峡不到六海里,三海里领海就能封死。

        为了不被对应国家封死,必须得设置“国际海峡”。

        这不只是为了方便大明,更多的是解决露西亚和奥斯曼的争端。

        曼努埃尔其实看到了相关内容,但是还是要坚持。

        国际海峡这种逻辑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关键海峡出入口的掌控国的西班牙却不想接受。

        而且西班牙反对不是为了别的,我是为了堵住你们大明啊!

        但是这话不能直接说,只能换个说法: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坚持至少要有十二海里的领海,通行规定也不能就这么轻易允许……”

        朱靖垣直接呵呵干笑说:

        “伱不用想着完全封死海峡的主意,相关的规定肯定不能一个海峡一个规定,得相对普适才行。

        “丹麦和奥斯曼不可能完全封死露西亚的出海口,否则又是新一轮的战争。

        “而避免战争,正是我们制定各种妥协的规则的原因。”

        奥斯曼掌控着露西亚的黑海出入口,瑞典-丹麦掌控着露西亚的波罗的海出入口。

        这两个地方的海峡宽度都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宽度都不到六海里。

        如果按照公约的基本规则,这些地方会是沿岸国家的领海甚至是内水,应该享有绝对的主权。

        所以朱靖垣参考了后世海洋法的经验,要求这些地方的国家允许他国船只通过。

        只不过同时规定,这些水域的主权仍然属于沿岸国家,且拥有理所应当的管辖权。

        可以要求通行船只走自己指定的航道。

        他国船只通过必须遵守沿岸国家的规定,且不得从事任何损害沿岸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情。

        包括当不限于停船观测、测试任何武器、进行任何军事训练、潜水状态通过、捕鱼和勘探等等。

        这实际上就是折中的选择。

        完全按照硬性领海规则,直接封死了黑海和波罗的海出入口,那露西亚这种国家绝对不可能接受。

        似乎是因为被点了名,露西亚的代表韦德梅耶开口了,看似非常坚决的插了几句嘴:

        “通往他国领海的国际海峡,不能被认定为沿岸国家领海,否则海峡后的国家将无法正常出入。

        “这种海峡之间,无论海峡宽度如何,都必须留出一条国际公共通道。”

        现在露西亚直接要求,这些地方直接不应该作为领海。

        瑞典人不在现场,但是奥斯曼人是在的,大维齐尔札亚丁直接针锋相对的要求:

        “我们不接受所谓通行权,我们的领海就是我们的土地,可以拒绝任何国家的船只通过……”

        朱靖垣一听就直接拍桌子:

        “干什么?露西亚你们想想,奥斯曼真的不让你过,你能怎么样?

        “奥斯曼你也想想,你要真的彻底封死,露西亚会干什么?

        “你们俩争执区域才多少?我们大明有多少海域会开放相关权利?

        “如果大明的所有海峡和海域都不让你们通行,你们有什么办法?

        “我觉得这个折中方案很够意思了,就不要在这儿玩什么掀屋顶战略了!

        “这是非常必要的妥协,你们两边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两国代表就是表达一下态度,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现在都毫不犹豫的闭嘴了。

        但是西班牙的曼努埃尔还是理所当然的坚持:

        “我们仍然要求将领海范围改为十二海里。”

        与此同时,英国人皮特首相也紧随其后,主动给了西班牙支持:

        “我们可以接受通行权相关规定,但是我们也认为领海宽度应该提升到十二海里。”

        然后葡萄牙和意大利,乃至法国也表示了支持。

        他们同样认识到国际公认的领海范围的影响,对不同级别的海权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

        以他们当前的地位,还是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但是相对合理的范围比较好。

        朱靖垣听着微微皱眉,绝大部分国家的代表,都不是容易忽悠的。

        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很难真的直接定下默认三海里的领海,但也不可能就这么答应他们得十二海里的要求:

        “十二海里是不可能的,领海概念最初来源于海岸上的国家能够掌控的范围,或者说是岸炮的打击范围。

        “现在我们的火炮都不可能在十二海里的距离上作战。

        “当前最常见的海军作战距离,仍然是在五到六公里之间,三海里正好是五点五公里,所以还是三海里为好。”

        皮特马上继续反驳说:

        “岸炮射程与海军作战距离是两码事,现在岸炮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二十公里了,而且就算是舰炮的实际作战距离已经超过了十公里。”

        朱靖垣早就知道皮特会这么说:

        “理论作战距离刚到十公里而已,那就把领海范围设置为六海里吧,差不多十一公里。”

        皮特想了想,决定稍微再磨一磨:

        “我们认为至少也应该有十海里,火炮技术仍然在高速发展,我们必须为未来留余量。”

        朱靖垣看了其他各国代表一眼:

        “要不我们不设置统一标准,而是用各自的武器打击距离,来算各自的领海宽度?”

        皮特可不准备跟大明搞岸炮射程竞赛,这东西的技术没有人能追得上大明。

        所以皮特马上果断的决定不再磨蹭了:

        “那还是六海里吧!”

        皮特看向其他国家的代表,他们也跟着点头说:

        “六海里就六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