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王子虚)_第602章 人口状况和继承人问题(2 / 2)_大明180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02章 人口状况和继承人问题(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8800 字 7个月前

        泰西战争甚至某种程度上再次提振了生育率。

        过了那几年,特别是泰西战争之后,朱靖垣就懈怠了。

        这是为他们自己好,也是为大明朝廷节省开支。

        不过为了赶最后这一年,而让所有成绩都只是勉强合格,那朱靖垣是不会给他机会的。

        大明家庭占了接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如果他们的人口过多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他们所在藩属国资源入不敷出。

        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大公二十年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所以,大明中央朝廷在泰西战争结束之后,就开始所有藩属国实施“马尔萨斯方案”。

        在这种情况可以预料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启奏陛下,大公二十年底的结业考核中,共有六位皇子成绩在合格以上。

        实际证据是他们过去几十年的所作所为。

        仿佛完全没有理性。

        而且这孩子本来就天赋极高,就算是不特别专心也应该能拿良好。

        看平时状态良好的继承人,是否会和自己九叔当年那样,在持续的内心煎熬中出现问题。

        只有合格的那些科目多半纯凑合。

        大部分科目评价都只是“合格”,只有三分之一是“中等”,仅有互联网和计算机两个科目是“良好”。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在教育和实训上,并不会提前判他们出局,因为完成施政实训有机会当亲王。

        然后还有余力的,就可能会再纳个外族妾室。

        所以继位前后那几年就是大明皇帝的生育高峰。

        朱迪镧的母亲是王雅,是朱靖垣后宫实际上的大管家,没有皇后身份的实际的皇后。

        如果他们不能在今年完成学业,后续的时间也已经不够他们完成施政实训了。

        也就是最初出身自天竺地区的土著,现在总数量在一亿三千万人。

        纯大明人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前的祖籍全都在大明本土,是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族群。

        “天分极高,学习不是特别的积极,可能是标准课程的内容太过浅显。”

        但是现在自己当了皇帝,还是相当于始受命得天下的皇帝,却有了想逼一逼自己的儿子的心态。

        明显没有机会继位的皇子,生育观念就跟普通贵族差不多。

        没有一个“优秀”的……

        特别是王雅怀上朱迪镧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了。

        朱靖垣微微皱眉,虽然不是全都只是合格,但也相差不大了。

        朱靖垣从十六岁到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四十二个孩子,八十一个男孩,六十二个女孩。

        女孩里面也有几个非常聪明的。

        总计二十四亿人。

        目前绝大部分泰西人都生活在藩属国,绝大部分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而不是大明的直辖的省份。

        两人已经有了老夫老妻的心态,很多时候休息就是纯粹的休息。

        在统计口径上,排在大明家庭人口之下,数量第二多的群体是泰西人。

        甚至于大明皇室现在和以后也还是会继续这么做。

        所以最近这几年,周王经常来汇报皇子教育的情况。

        而且除了最早的几个,后面都是算好了年龄,在自己登基前后几年正好满二十岁。

        对外发给当事人的通用身份证件上不再显示这些东西。

        然后朱靖垣就觉得,朱迪镧赶在年底之前完成结业考试,应该有竞争储君的想法。

        到了大公二十年年底的时候,负责宗室教育的周王朱昭烨再次来拜见朱靖垣。

        有了计算机系统之后,民部专门做了一个数据库,有需要的时候查旧档案。

        毕业之后到地方实训,玩的时间就比学校多太过了。

        所以也已经不需要再努力了。

        自己的妃嫔也都是精英。

        自己和同盟生出真的笨蛋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超年龄直接淘汰的概率也不高。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统计口径,是墨人以及墨人与其他族群的混血人口。

        还有第一代混血与第一代混血的混血,被称为二代混。

        那就要尽可能的多生育,不然也就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了。

        最重要还是大局观和执政理念。

        一方不理会大明的警告和提醒,任性妄为的吞并同族的国家,对着他们的同族大开杀戒。

        具体到一个人本身,不需要是真正的天才,但也至少是比较聪明的档次,同时足够稳重成熟冷静。

        这是再次刷新记录了。

        这个数字其实是一直存在,从世祖皇帝改革了奴婢制度之后,大明人纳外族侍妾就已经是传统了。

        最终的候选人其实只有三十二个。

        朱昭烨递上纸质的报告文件,附上存储原始数据的手账(优盘),同时简单说明总体的考试情况:

        对于朱靖垣而言那真的是工作。

        古典时代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生理功能正常的男主人,结婚之后很快就能生出孩子来。

        因为泰西战争的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士兵在战场上丧命,还有大量平民受战争波。

        所有其他族群都开始控制人口了,未来大明人的比例会继续放大。

        战争结束之后,整个泰西大陆落入大明手中。

        最后,这些当父母的,也会更加重视正妻生的孩子,并把他们当做继承人。

        进而导致藩属国内部局势动乱甚至战争。

        包括纯泰西人以及泰西父系与其他族裔的混血儿。

        这个口径可以无限细分,户籍上能够统计大明一方的三代人,实际上可能会有更多代。

        朱元璋废了丞相之后,朱标就是实际上的丞相,是常务副皇帝。

        他们在十六岁之前,通过率通识考试,就能拿到身份证。

        第二部分,只有父系是大明人的混血明人,总数量还有四亿。

        朱靖垣大体上看了一遍,就觉得这些老师说的很委婉了。

        比朱靖垣当初都早。

        如果他真的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那朱靖垣完全可以在皇位上多停留几年等他。

        于是朱靖垣打开了朱迪镧的档案,先看他所有的老师给他的所有科目的最终评价。

        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泰西人的总数量十几年前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

        只是绝大部分有权有势的男人,并不会纯粹的为了子嗣而去努力耕耘。

        胡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量中小族群的统称。

        再加上大明的剖腹产手术已经成熟了,朱靖垣也不太担心后妃再难产了。

        战争之后的大迁徙过程中,又有部分老弱病残受不了颠簸劳累,提前去世或者被他们的家人抛弃。

        以及一些特殊和敏感的岗位,任命之前会查旧户籍档案。

        时间长了肯定会厌倦的。

        对于当时的大明而言,也是能稍微吃的有点饱的级别了。

        不过在民间的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力量仍然非常的强大。

        这个数字比泰西大战之前的泰西总人口少了上亿人。

        可能是真的只是为了尽早逃离学校。

        包括原来就很乱的鞑靼人、哈萨克人、波斯人、大食人、天竺人、南洋人、殷人等等族群。

        就算是民间的普通百姓,也有机会在这件事情上沾光,能够相对轻松获得更多的财富。

        战争之后的社会改造过程中,有些民愤极大的贵族和官员,以及负隅顽抗的贵族和军官被处决。

        那三十六个儿子之中,还有四个是菲雅等外族的侍妾生的,是没有机会参与储位竞争的。

        相当于现在泰西人回到了三十五年前的总人口。

        民间绝大部分阶层的大明人,只要有能力的都会想办法娶大明女孩为妻子。

        父母祖辈都必须是大明人,还必须是祖籍在旧两京十三省的。

        直到迁徙结束才逐步恢复了平稳。

        疯狂的摧毁可以摧毁的东西,贪婪的消耗能够消耗的资源。

        朱靖垣虽然带着挑剔的心态在看朱迪镧的情况,但是心中对这个孩子也是真的有比较高的期待的。

        稳重的孩子又大多不够聪明。

        然后是一些户部和礼部的学术研究,包括观察混血归化者的态度和政治倾向等等。

        然后纯大明人与一代混的回混,纯大明人与二代混的回混。

        只有已经过了二十岁,还没有完成学业的,才会直接出局。

        但是泰西战争结束之后,这个数字出现了持续十余年的高速增长。

        后面的就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十五岁完成学业的已经有两个了,十六岁完成学业的更是有五个,大部分都能在十八岁之前结业。

        现在那一批男孩里面已经只剩下最后几个年龄还没超的了。

        第一部分,父母全部都是大明人的纯大明人,如今的总数量突破了十亿。

        虽然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十五岁结业的,朱迪镧这个不满十五岁还是让朱靖垣有点意外。

        就算是泰西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

        在泰西人之后,统计口径上数量排第三的群体是胡人,总数量大约是三亿五千万人。

        虽然自己准备和爷爷一样多当几年皇帝,顺便熬一熬继承人的心态。

        但是也没有出现战争之后典型的报复性增长。

        朱靖垣生孩子多了之后,就觉得生孩子有点像是开盲盒,朱迪镧这种就属于出金光了。

        因为除了最新鲜的一代混之外,其他类型的混血后代都已经完全明化了。

        通常男主人有了两三个孩子之后,就不会在意一共具体会有多少个孩子了。

        朱靖垣考虑了几秒钟,吩咐周王把今年毕业的几个孩子都叫过来。

        自己亲自跟他好好谈谈,看看还能不能抢救一下

        等孩子的这段时间,朱靖垣继续看这些孩子的详细报告,了解他们更加具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