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_第四五二章 阴谋得逞(2 / 2)_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五二章 阴谋得逞(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510 字 10个月前

当日,通河堡的陈家大摆筵席,几乎整个堡的百姓都来参加了。

酒过三巡,异变突生,迎亲的队伍突然发难。

他们从装彩礼的箱子中拿出武器来对通河堡的守备队突然发动攻击。

刘七毕竟也是陈家的老人,守备队也大都是陈氏族人,他们也都来参加筵席。

这些人坐在一起,从着装上一眼就能够辨认出来。

刘七靠着自己的身手,带着为数不多的手下杀出了堡。

这伙化妆成迎亲队伍进入通河堡的正是锋锐营的人。

锋锐营不敢去找上海道的麻烦,但是对崇明岛上的红旗军垂涎已久。

陆剑锋希望能够占领崇明岛,打通长江航道,恢复与洋人之间的贸易。

自从红旗军占领崇明岛之后,长江水道被封锁,陆剑锋就连烟土货源都断了。

钟子鲁作为军师,策划了整个行动。

他正在想着如何在崇明岛破局呢,正好陈启胜送上了门。

从陈启胜这里,钟子鲁了解到,红旗军的主力都转移到了江北去了,在岛上都是他们后来成立的守备部队。

这在钟子鲁想来应该就是一些民兵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躲过对方的巡逻船队混到岛上去。

一旦他们在岛上打开了局面,那么即使对方有水师杀回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重新打下崇明岛。

而且钟子鲁觉得他们代表了朝廷,是朝廷的官军,应该可以获得岛上士绅百姓的支持。

只要他们坚守一段时间,红旗军久攻不下,定然会退走。

到时候他们还可以联系洋人一同对付这群海盗。

计划非常的完美。

他们也顺利拿下了通河堡。

陈启胜第一个站出来投靠,还帮助官军稳住堡内的百姓。

恩威并施治下,堡内的百姓只能屈从。

另外一边,刘七逃出了通河堡之后,立即派人向崇明县城通报。

守卫县城的兵马其实也不多,岛上的守军只有一支五百人的守备大队。

刘七知道守卫崇明的主力并不是这一个大队的守备队,而是分散在各个生产大队的民兵。

在安排人去报信之后,刘七来到了西边的堡西大队。

堡西生产大队是距离通河堡最近的一个生产大队,队里的百姓却是以吴姓为主。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此时,民兵队长吴诚刚刚搂着媳妇儿睡下。

他并非堡西生产大队的人,只是恰好也姓吴而已。

因为年纪较大,从陆战队转业到堡西生产大队做了一名民兵队长。

民兵队长的饷银与护卫军普通士兵差不多。另外又可以跟村民一般分到土地。

崇明这里相对来说地广人稀,每口人能够分地十亩,而且都是水田。

吴诚转业后,在村里娶了一个媳妇儿,他无父无母,就夫妻二人分了二十亩地。

不过,他又用自己当兵的积蓄买了一头母水牛。

岛上的滩涂众多,水草丰美,适合放养水牛。

当地也一直有养水牛的习惯。

两口子、一头牛加上二十亩田再加上每月两元的饷银,这样的生活美滋滋的。

不过,吴诚明白,这样的生活是靠着护卫军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同样也需要他们靠着手中的刀枪去维护。

因此吴诚非常注重手下民兵的训练。

他是一名老兵,以前在清军干过,后来投了护卫军,接受了正规的训练。

他知道怎样拿捏这些青壮。

在吴诚的收拾下,这些堡西大队的青壮一个个服服帖帖。

他还利用自己的关系,从县城优先搞到了配发给民兵的燧发枪。

要知道这可是抢手货,虽然只是民兵版的燧发枪,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民兵还在等着呢。

在其他大队还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堡西大队的民兵已经全员用上了燧发枪。

他带着手下到滩涂上练习打靶。当着众人的面,吴诚一枪打下了一只野鸭,引来手下民兵的一阵羡慕。

从此,在练枪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