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_第四三〇章 富不过三代(2 / 2)_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三〇章 富不过三代(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337 字 9个月前

十三行各大家族有很多都是白手起家,那一个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他们非常清楚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

商人如同无根之萍一般,只能依附于强者生存。

原本的十三行依靠朝廷给予的特权。

鸦片战争后有他们依靠与洋人的关系。

现在,洋人和朝廷都被护卫军击败。

这些人立马调转了方向。董良知道这就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但是他们确实是华人中的精英,这样的人应该将才华用在华族的崛起上,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家族牟利。

“参见元首!”伍崇曜提前做过功课,他知道华族不兴跪拜,他带着身后的一众商人恭敬地拱手行礼。

寒暄过后,董良并没有给这些人看座,这就是下马威。

“伍掌柜,听说你之前负责筹饷局,为清廷筹集了五百万两白银,可是我们并没有在广州的府库中发现这笔钱。”

董良跟这些商人讲话丝毫都不客气。

伍崇曜的背后冷汗直流。

这是挖他们的黑资料啊。

“元首,这……这笔钱并没有全拿出来来,实际上才筹措了一百万两交给总督府。”伍崇曜说道。

他身后的几个商人都噤若寒蝉。

清廷不可靠,只知道搜刮他们,从来不想着维护他们的利益。

洋人也不可靠,华商在他们眼中啥都不是。

张家在短短一天时间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家产被洋人刮分一空。

张亚霖的尸体还被吊在了城墙上。

唉!可怜这个张亚霖一直抱着洋人的大腿,最后被自己的主人给宰了,这结局多像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土狗。

“放心好了,我并非跟你们要钱,银子这种东西不能铸造农具枪炮,不能吃,顶多就是用来打造个首饰。拿在手中有什么用呢?”

“大家对之趋之若鹜,那是因为它能够换来东西。但是这东西是百姓生产出来,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是土里生长出来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够养活百姓的粮食,能够铸造工具和武器的钢铁,能够建造军舰,制造家具的木材,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伍崇曜等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论述,偏偏董良说的非常有道理。

就像之前叶名琛得了银子,他想要找洋人购买武器,但是人家并不卖,这银子放在叶名琛手中岂不是没有用处嘛。

伍崇曜等人拱手道:“元首说的在理,草民等都被黄白之物迷了眼睛,被铜臭污了嗅觉。”

从董良刚才的话中,伍崇曜能够听出,董良真的不是贪财之人。

但是这却让伍崇曜感到更加的恐惧。一个人如果不贪财、不好色,那么一定有更大的图谋。

这位元首不是想着准备将这他们一口吞掉吧。

“伍崇曜,你们伍家崛起到现在有多久?”董良问道。

既然伍崇曜是他们推出来的代言人,那么董良就只跟伍崇曜一人谈。

管晏站在董良的身后,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般看着面前的场景。

这个伍崇曜讲话非常小心,也确实有几分能力。

但是身份上的差距,到底还是让他处在了被动的状态。

他不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进董良设置的陷阱中。

董良确实所图甚大,但不是将这些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中。

“回元首的话,我伍家崛起不过百年时间,现在早已经不复当年。”伍崇曜很聪明,他知道在大人物面前应该如何哭穷。

实际上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十三行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他们本就是靠着垄断贸易起家,随着五口通商条约生效,他们的地位也就不复存在。

积累下来的庞大家产,反而成了吸引捕猎者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