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晋(大苹果)_第二八四章 浮生(一)(1 / 2)_代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八四章 浮生(一)(1 / 2)

代晋 大苹果 2102 字 8个月前

李徽在门下省任职已经近二十天的时间。在最初的紧张和新奇之后,一切迅速进入正轨,李徽很好的适应了新角色。

事实上,适应新职位并不难,作为四位给事中之一,李徽要做的便是作为谢安和另一位侍中王坦之的随身官员,进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以及包括但不限于span撰/spanspan写/spanspan公/spanspan文/span,span调/spanspan查/spanspan传/span话,接受问询,传递命令,甚至端茶倒水等职责。

大多数时间,李徽都是跟随在谢安span左/span右,在谢安宽阔豪华的公房外的小公房里span做/spanspan事/span。但其实,span李/span徽倒是更愿意跟在王坦之身边做事。

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也是大晋郡望之族。在大晋,或许人们对琅琊王氏更为看重,但是太原王氏却绝非可以忽视的高门大族。

只需提一个人的名字,便可知太原王氏的渊源有多么久远,名望有多么高隆。汉末董卓当政时,大汉司空王允是他的死对头。送出貂蝉,离间董卓吕span布/span父子的便是王允。而这位王允span便/span是太原王氏的先祖。

大晋立国之span后/span,span太/spanspan原/spanspan王/spanspan氏/spanspan虽/spanspan然/span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人物涌现,但是太原王氏一族一直没有远离朝堂,一直在权力集团之中。王坦之的父亲王述一直是坚定的限制桓氏权力的一派,当年和庾氏一起阻止桓温迁都之议而脱颖而出。官至尚书令之职。太原王氏再一次回到了权力的中心。

王述病故之后,王坦之袭父爵位,span数/span年间称为门下省侍span中/span,span成/spanspan为/span朝中中坚力量。

王坦之可不是完全靠着祖荫上位的无能之人,他弱冠之年便已经名满天下。和如今的大司马参军郗超齐名。世人有句俗语叫做‘盛德绝伦郗嘉span宾/span,span江/spanspan东/spanspan独/spanspan步/spanspan王/spanspan文/span度’,这王文度便是王坦之。由此可见一斑。

相较于性格而言,王坦之比谢安要随和的多,对下属官员也更有耐心,更和蔼。但这不是李徽愿意在他身边做事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王坦之更务实做事,更勤奋。

跟在谢安身边的时候,仿佛岁月静好,整个门下省都没span什/spanspan么/spanspan事/spanspan好/spanspan做/spanspan的/span。span谢/span安天天不是喝茶闲聊,便是下棋闲逛,日子过的优哉游哉。

但一旦跟在王坦之身边的时候,便会连轴转,总是忙忙碌碌,有大量的事要做,根本不得空闲。

李徽当然不是自虐,非要喜欢忙碌。但对于一个官场新手,又急切的想要知道大晋朝的各种事务的运作和情形的人来说,大量参与朝廷事务显然是最快的span成/spanspan长/spanspan方/spanspan式/span。span只/spanspan有/spanspan大/span量的经手和目睹各种事务,才能让李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和了解环境,并且洞悉大晋朝朝廷里的各种秘密。无论是事务性的琐碎工作,还是旁听记录一些重要事务的处置过程,对李徽而言都是受益匪浅飞速成长的过程。

谢安和王坦之两人简直是两个行事风格的极端。谢安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处在闲暇的状态,而王坦之则是忙的一时不停。

当然了,年纪上来说,王坦之只有四十出头,而谢安已经五十多了,理当王坦之多分担一些。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两人行事风格的差异。王坦之显然更加的勤奋实干一些。

不过李徽也看的出,谢安显然是门下省的主心骨。他虽然不太管事,但是王坦之每遇重要之事都会去征求谢安的意见。往往愁眉苦脸走进谢安公房的王坦之,出来的时候便神情轻松之极。那显然是谢安给了他解决难题的办法或者建议。

门下省两位主官这种关系span和/spanspan处/spanspan理/spanspan事/spanspan务/spanspan的/spanspan方/spanspan式/span,倒是让李徽觉得很新奇。李徽有事在想,这或许便是最有效的最合适的搭配吧。也正因如此,门下省中的风气不错,倒是个能做事的衙门。

二十余天时间里,李徽像个干span燥/span的海绵,拼命吸取水分。让自己在新职位上变得更充span实/span和熟练,也变得更从容。一开始的时候,李徽笨拙谨慎,无法独立完span成/span任何一桩事务。但半个月时间一过,李徽便已经迅速的适应了职责,并且可以独立的处理事务,协助上官完成工span作/spa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