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第十个名字)_第127章 《半月谈》(1 / 2)_不明不清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7章 《半月谈》(1 / 2)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822 字 7个月前

第127章  《半月谈》

        入伏以来京城的天气格外燥热,明晃晃的大太阳从早到晚一刻不停的照耀着大地,连续二十多天没有一丝雨滴落下。

        和天气一样热的还有朝廷颁布的《赈灾新法》,满朝文武这次出奇一致,只用了不到半年就把一整套管理办法详详细细做完了。期间不能说没有争吵,但绝对没有拖后腿的,吵只是为了更快完善具体细节,大方向没变。

        民间的声音更统一,众口同声夸赞皇帝圣心仁厚。能把小金库拿出来赈济灾民,哪怕仅仅是借,也必须够和尧舜禹汤站一起。要是再能把赋税降一降,基本就是千古一帝了。

        那民间又是怎么如此快速知晓一部新律法的详细内容和背景呢?这时候就要往通州看了,当地有个马家,现任家主曾经在朝为官,名曰马经纶。

        他用州城里的铺面办了一份叫做《半月谈》的报纸,每隔半个月,凡有大事发生必在麻纸上详详细细写明前因后果,外加分析评论,再以不算太贵的价格向京城和天津卫贩卖。

        刚开始报纸并不要钱,凡是酒楼茶肆都能免费领取。很多人把这种来路不明的玩意看做匿名揭帖,不光不买还把人往外赶,生怕惹上麻烦。

        也有胆大的试着拿了几份,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半月谈》上不光有白话故事和诗词,还有一整面全是关于朝廷动向的。比如谁高升了、谁被贬了,到底因为什么升官,又因为什么获罪。

        从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欢知道的只有两件事:邻居家谁倒霉了、朝廷里有什么变动。前者可以亲眼所见并获得快乐,后者虽然看不见,却可以发挥联想。谁想得合理且花哨,谁就能成为人群的中心。

        不出半年,《半月谈》就从被嫌弃的怪胎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免费看是别想了,花钱买都不一定买得到,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每次穿着短打扮、背着蓝色布兜子的小童出现在街面上,沿街买卖家都会派人出来抢购。要是哪天来晚了,整条街上能站着一串伙计,像傻老婆等汉子似的翘首期盼。

        没辙,店铺老板可能没那么强的八卦之心,但客人里面有。谁家要是没个读书识字的人帮着念《半月谈》,谁家的买卖要不是药铺,要不就是快垮了根本没客人。

        不光京城如此,《半月谈》的影响力还随着大运河上的漕船快速向南扩散,不到半年就已经出现在杭州城。虽然由于路途遥远,当地看到的时间要比京城晚一个月左右,也没阻止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捧。

        和朝野上下一片赞美之声相比,皇宫大内却显得异常平静。皇帝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推波助澜,反倒是更少露面,除了非出现不可的早朝之外几乎消失了。

        “放你大爷个罗圈屁!朕什么时候讲过COSt是纬度了?对嘛,是时角……看朕做什么,继续算啊!一起算,哪个队算对了先吃西瓜,有一个算不对的全队陪着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