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泡沫里的咸鱼)_第33章 不对劲(2 / 2)_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3章 不对劲(2 / 2)

        图书馆开门。

        三人先到西边的自由阅览室找了座位,放下包,苏杭挑了一个刚买的小号作业本,对另外两人道:“我去隔壁查些东西。”

        来到大厅东侧报刊阅览室。

        没有找座位,直接在书架旁一个个查找并记录,这边自己有过投稿的文学类报刊杂志并不多,很快记完需要的信息。

        苏杭没有立刻回去西边,想起张溢早餐时说的事情,挑了最近几天的一叠《河元日报》,走到一处空位旁开始浏览,果然找到了河元化肥厂的相关新闻,而且不止一篇。

        相应文章,基本都是类似的口径:

        化肥厂设备过于陈旧,担心投资风险,丰瑞集团有意退出,如此云云。

        如果苏杭只是一个普通少年,看到这些,只会和父母一样担忧。不过,两世为人,见多了,再看,隐隐地有所感觉,事情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些文章给人的感觉,似乎是……

        施压!

        嗯……

        不。

        也不对。

        《河元日报》这种平台,不可能放任丰瑞集团在上面做小动作。

        然而,这些‘小动作’偏偏就出来了。

        好像得到默许一样。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

        又或者……想做什么?

        卡到这里,苏杭皱眉思索了好一会儿,都没能想通,只能暂时放弃。

        转向其他新闻。

        这么一转,各种时政,各种人名,倒是让苏杭记起了曾经与河元有关的不少事情,并且产生了进一步的联想。

        不过,再联想,以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也是白搭。

        还是那句话,起点太低了。

        一穷二白。

        另外,河元的盘子,到底也是太小。

        搞头不多。

        于是,看过几份《河元日报》,苏杭起身,又去取了几份省级的《中原日报》过来。

        简单浏览时政,苏杭转向经济板块。

        然后就看到了最近的股市信息。

        曾经折腾那么多年,当然也玩过股票,而且接触的相当早,2001年就开了自己的股票账户,不过,缺少资本,一直都只是十万块以内的小打小闹。

        还好只是小打小闹。

        不过,倒是因此记得不少股市信息。

        只看了一篇关于近期指数的文章,凭借记忆的锐化效果,苏杭就想起了一连串数据。

        当下,上证指数大概是700点左右,原本的时间线上,这一数字会在年底跌到500点的低谷,然后,1996年,出现一次巅峰,一路到当年年底,达到1200点高位。

        紧接着,1996年的最后一个月。

        暴跌。

        因为种种原因,股指短时间内坠回到900点低位。

        再接着,就是1997年上半年,一路上升到又一个1500点的巅峰。

        这么联想着,不知不觉,苏杭也已经在面前的小本子上写下了几个数字:500至1200;900至1500。

        回过神来,定定看了几眼,然后无奈。

        如果自己能有一些资本,哪怕只是10万块钱,通过接下来两年的两次牛市,翻滚一下,运气好的话,成为百万富翁都没问题。

        问题是……

        自己现在连这年代津津乐道的万元户都还不是,更别说10万本钱。

        又想到正在酝酿的‘青春文学’计划。

        但愿能成功吧。

        保底,给个10万,就好。

        不过……

        再想想,就算错过了接下来两次机会,今后,99年,01年,甚至,08年,都还有。

        不仅如此,这些大趋势之外,今后二十多年的诸多牛股,甚至妖股,苏杭也记得不少。

        都是机会啊。

        更何况,股市之外,机会就更多了。

        这么捋了一下,苏杭觉得,至少,这辈子……哪怕再不如意,下限也不会太低。

        至于上限……

        走着吧。

        平复一下躁动的情绪,苏杭继续翻阅面前的报纸,很快,又一篇文章引发了苏杭的联想。

        文章内容很简单。

        小小的一个豆腐块,大致是,因为今年国内绿豆减产,下半年,绿豆价格可能大幅上升。

        苏杭因此想到的是1995年下半年期货市场的一次大热闹。

        国内大部分人对期货都没概念,甚至不把这两个字和自己国家联系起来,然而,实际是,早在1990年,中国就有了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地点恰好设在中原省的省会商都。

        再说1995年的这次。

        记忆中,下半年,商交所的绿豆期货,各方面推波助澜之下,一路从2000元左右一吨炒到了4000元高位,几乎翻了一倍。

        若是现货翻了一倍,还没什么。

        期货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杠杆。

        绿豆期货是5%的保证金比例,相当于20倍的杠杆,因此,期货票面一块钱的涨跌,对应账户,就是二十倍的盈亏,因此可以想象,当期货价格翻了一倍,赚的能赚多少,亏的,又会亏多少。

        总之,95年的这次大热闹之后,绿豆期货成了商交所的大热门,交易量不断攀升,一直持续到99年。

        那一年,太嗨了。

        嗨到有人直接掀了盘子。

        嗯。

        不多说。

        苏杭默默在小本本上又写下两个数字,2000到4000。

        然后……

        没有然后。

        想要凑这热闹,现在就得悄悄进场,但这比掺和接下来两年的两次牛市还不现实。毕竟拿几千块炒股还能玩一下,拿几千块炒期货……别闹!

        不过。

        想着想着,苏杭忽然又有了一个想法。

        按照私下里的规划,将来肯定是要从商的。

        从商,同样需要光环,才能事半功倍。然而,现在的学霸光环,或者,接下来再多一个作家光环,用处都不大。

        对比起来,若是能稍稍准确地预测一下国内的经济走势,或者一些产业的发展方向,或者……总之,各种经济相关的事情,逐渐打响名气之后,得到的光环,绝对比‘学霸’或‘作家’要有用太多。

        就算将来一事无成,也能到自媒体上当当‘经济学家’不是?

        打定主意,苏杭起身,走向一旁的杂志书架开始挑选。

        还是‘青春文学’的路子。

        先投稿!

        然后,苏杭很快找到了一个,《商海》。

        看了眼相关信息。

        同样是省内的博艺出版社主办,而且,同样接受社会投稿。

        虽然其中还要求作者职衔、工作单位等信息,显然比一般的文学杂志门槛要高,但,看过这份杂志的内容之后,苏杭就觉得吧,这不是问题。

        因为,这份杂志没那么正经。

        不仅不是专业到枯燥的学术杂志,反而很娱乐,各种浅显文章,一看就适合大众阅读,相应的,也就适合大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