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泡沫里的咸鱼)_第44章 签约(2 / 2)_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4章 签约(2 / 2)

        “那就是还差4万字,”钟长林点头道:“距离九月份还有两周多,肯定写得完吧?”

        当下忍不住想着,自己若有这10万,足够拿下她看中的一套90平两室一厅。

        双方搞定一式两份的合约,各自收好,钟长林从旁边拿来一个公文包,当着大家的面,一沓一沓地缓缓掏出10捆百元大钞,全部摆好,笑着一把推向对面父子二人:“来,苏杭,点一点,你要的预付款。”

        钟长林却道:“这样,苏杭,你稍微花点心思,写写试试,若是不好,咱们不用就是。”

        如此种种。

        面对苏杭的一系列奇思妙想,钟长林先是惊讶,随后感觉跟不上,恰好李晴和苏全民回来,连忙吩咐自己的秘书做一下会议记录,把少年所说的一些关键记下来。

        钟长林提起这个,苏杭主动接道:“钟伯伯,是这样的,我不希望自己的私人生活受到太大影响,所以,宣传过程中,能不能尽量忽略我的真名,还有太具体的个人信息,侧重使用‘参商‘这个笔名?”

        自己要赚30年!

        谭丰振从来都觉得自己不说视金钱如粪土,真碰到了,也能淡然处之。

        钟长林和谭丰振闻言,都看向苏杭。

        苏杭这么说,谭丰振也点头。

        现在终于确认。

        “文章发表讲究你情我愿,肯定是可以的啊,”钟长林笑着道:“那么,再一件事,既然咱们已经签了更紧密的合作协议,按照我听老谭他们说的,《青旭》上的专栏和长篇,你这里肯定没问题吧?”

        当然,再换,还是要定位‘青春文学’。不过,就比如,残酷青春和校园青春,肯定是不同的。

        至于将来……

        钟长林很满意,接着道:“我昨天考虑过,接下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撤稿。”

        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方薇又道:“我觉得,《林清和许白》,这样一篇主打可以重点扩写一下,其中意犹未尽的地方太多了。”

        当下许多人工资才两三百时代的10万块钱。

        尚骏又看向苏杭:“我办公室在三楼,抽空可以过来坐坐,谈谈你关于‘通俗经济’的想法。”

        最近看房,其中一个恰好在中心公园南边距离博艺总部挺近的新开小区,名叫‘绿茵小区’,宣传说是商都第一个高标准绿色环保社区,房价每平1100元,比那些五六百一平的普通小区贵了一倍。

        苏杭握住对方的手:“你好。”

        最后是看向钟长林。

        苏杭点头:“对。”

        苏全民作为监护人,同样跟着签名。

        相比苏杭和谭丰振侧重的文学性,钟长林还是更看重《林清和许白》的商业性,一篇小说就让一本杂志销量增加大好几千,怎么能不尽力压榨一下。

        唯一让苏杭不太满意的,就是结算。

        钟长林也开始仔细盘算:“你这已经有23篇,总计16万字,稍微一扩可能就20万字了,再加上其他新篇,就能仔细挑一挑,反正,还是不能超过20万字。不是我不想占你便宜,现在人都缺少耐心,太长了也不喜欢看。总之,这倒是能多出一些选择,优中选优。”

        已经拿到了这年代很多人30年才能赚到的预付,苏杭明白,有些代价是必须的,点头道:“这没问题。”

        “钟伯伯,这也是刚想到的,妙手偶得,”苏杭笑道:“具体……还没有。”

        来到钟长林办公室外,恰好碰到钟长林送人出来,是一个脸型瘦削的三十多岁男子,比起谭丰振的一丝不苟,男子就显得有些不修边幅,略长的浓密头发很是凌乱,白色衬衫袖口还随意挽起。

        为了避免被边缘化,方薇私下可是很努力地在考虑这些,某个家伙,竟然这么不给面子。

        这也算苏杭的一点妥协。

        苏杭盘算了下,明白自己肯定要在9月之前给出所有稿子,也是点头。

        “钟伯伯,那我考虑一下,”苏杭没打算再费心思,却也不再拒绝,免得多饶口舌浪费时间,转而问道:“另外,咱们出书的具体时间安排,钟伯伯你有想法吗?”

        苏杭又道:“不过,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这可是10万啊。

        钟长林发现对面少年没有被这一摞现钞摄住心神,略微失望,转而又挺满意,答应道:“小李,那你就陪老苏去一趟银行吧。”

        谭丰振在旁赞同道:“是这个理儿。”

        十年二十年后,到时候再说。

        “其中一些篇章确实写的挺急,还有很多发挥空间,扩写一下倒是没问题,”苏杭道:“不过,肯定不能全部扩写,这样就太刻意了。”

        等两人带着钱离开,钟长林转向少年:“苏杭,那么,咱们谈谈具体的执行,你现在……不管有没有发表的,手里一共多少篇文章了,大概多少字?”

        钟长林接着道:“那么,再谈谈宣传的事情。”

        目光略显复杂。

        见是苏杭一行走来,钟长林主动帮忙介绍:“正好,苏杭,来,这是我们博艺旗下《商海》的主编,尚骏。小尚,这就是苏杭。”

        不过,还是要重视质量的。

        眼看这一话题谈完,方薇犹豫了下,小小举了下手。

        比如已经拿到的10万预付,比如苏杭之前列举的16岁、学霸、书法等等标签,再比如,可以把书本送去国外参展,回来说卖给了几十个国家的出版社。

        按照约定,从图书上市日期开始,博艺将会每半年结算一次版税,而不是苏杭设想中的季度结算,或者更短。

        还是全款。

        让银行点就行。

        苏杭明白过来,说道:“我来商都之前就有类似的想法了,打算约稿之外,其他的稿子都不再寄出,直接用于出书。倒是没想到,还可以撤稿。”

        苏杭这么说,钟长林、谭丰振和方薇虽是失望,却也不得不跟着点头。

        这么谈着,转眼到了中午。

        慢条斯理地将对方推过来略微散乱的一堆钱重新码好,苏杭转向父亲:“爸,我和钟伯伯他们继续谈正事,你去把钱存一下吧。还有,能不能麻烦李姐陪同一趟,我爸对这边道路不太熟悉。”

        “可以。”

        想到这里,李晴不由轻轻瞄了眼钟长林。

        钟长林这番做派,好像在赌桌上梭哈的周润发,其他谭丰振、李晴、方薇几个,眼看着茶几上那一堆钱,都露出很‘配角’的表情,连苏全民都没能例外。

        两个中年人还在琢磨,方薇鼓起勇气插了一句:“就像《林清和许白》与《少年刘维之烦恼》那样?”

        苏杭可没有不在乎多几张少几张。

        两个中年人都看过苏杭的这两篇,于是恍然。

        没做梦!

        儿子在他酒后的那些话都是真的,真的有10万块。

        “风风火火的,”钟长林望着尚骏离去的身影,笑着说了句,才转向苏杭几人:“来,进来谈。”

        哦。

        苏杭和尚骏都是答应。

        苏杭道:“专栏没问题,长篇就需要时间了。”

        竖起的迷你台历翻到了9月份,其中一天被画了个醒目的圈。

        “这没问题,”钟长林说着,又补充:“不过,若是有采访机会,比如上电视那种,我已经在想怎么帮你联系了,到时候,你可不能给我说不想露脸。”

        “你这小子,”钟长林笑骂一句,却是点头:“那就这样,另辟蹊径,先把思路定下来,反正你还有半个月时间,可别让我们失望。”

        方薇看着茶几上的一堆钞票,又想到了昨天。

        钟长林道:“9月16日,你连续两个月发表的各种文章应该已经传开。咱们的包装炒作,从9月初开始,半个月时间,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最后,再加上书籍的编辑、送审、印刷、铺货……对了,16日那天,还是个周六,作为正式上架的发行日,再合适不过。”

        当这一天结束,显然意犹未尽的钟长林还提出,博艺可以把成江宾馆的套房包下,苏杭就不要回去了,暑假剩余的时间,干脆就住在商都,方便随时与这边沟通。

        苏杭没有答应。

        主要是,商都这边,苏杭同时还在规划着另外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