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泡沫里的咸鱼)_第77章 还是来了(2 / 2)_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7章 还是来了(2 / 2)

        话说,自己如果有适龄女儿,又怎么会不想招这样一个女婿呢?

        就是不知道将来会便宜哪家姑娘。

        <div  class="contentadv">        嗯……

        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

        苏杭自然不知道谭丰振有些出离的心理活动,只是点头保证道:“谭老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双方合作,虽然难免在商言商,但无论是谭丰振还是钟长林,时间长了,对他的态度也都明显超过了普通商业合作伙伴的范畴,更多已经像是在对待自家晚辈。

        曾经苏杭见惯世事,有过太多的失望,不过,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做人该有的很多基本准则。

        比如……

        别人投之以桃,定然报之以李。

        两人正要继续说其他一些事情,门外有声音传来,挺激动的样子。

        “……”

        “太过分了。”

        “他怎么可以这样啊。”

        “咱们合作的时候,也没有对不起他吧?”

        “……”

        不等两人起身,敲门声响起,谭丰振应了声,进门的是苏二年,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老谭,你看看这个。”

        谭丰振起身接过,看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是一份《商都晨报》。

        眼前版面的头条,一篇文章赫然醒目:《我看参商,浅薄少年的无病呻吟》。

        苏杭在一旁二人传递报纸时就注意到了标题,心里想着,果然……还是来了。

        苏二年眼看谭丰振飞快浏览起内容,瞄了眼某个少年,又转向自家主编,轻声提醒:“老谭,看作者。”

        谭丰振顺势抬头,本就皱起的眉宇又紧了些。

        苏杭早就明白自己风头太盛,不被骂才是怪事,本来内心里没有太多波澜,听苏二年这么说,倒也好奇起来:“谭老师,苏老师,我已经看到了,而且我也没有那么脆弱,说说怎么回事吧?”

        苏二年听到少年话语,看向谭丰振,见自家主编不反对,吐出一个名字:“古铺。”

        苏杭疑惑:“古铺?”

        好像哪里见过,似乎是一个作家的笔名来着。

        苏二年再给了一个名字:“《土狗黑子》。”

        苏杭顿时记起,暑假时买入的第一本《青旭》,其中一篇文章,就叫《土狗黑子》,质量一般,而且和《青旭》的风格很是不搭。

        文章的作者,就是‘古铺’。

        记得还有谭丰振的编者按,介绍古铺的笔名,对方自称在内心里开了一间铺子,装满往事。

        倒也挺有诗意。

        就是吧……

        想想刚刚一瞥而过的文章标题,苏杭就有些不太理解,自己什么时候招惹对方了吗?

        这边还没说更多,谭丰振桌上的电话已经响起。

        谭丰振没有放下报纸,一手拿起话筒说过几句,挂了电话,对苏杭道:“老钟问你到了没,让你赶紧去楼上。”

        苏杭本周过来,钟长林专门让人在五楼给他腾出了一间办公室。

        不大,在博艺却算独一份。

        其他作家可没有谁能在博弈总部单独开一间办公室的。

        当下虽在这里和谭丰振说话,其实稍后也是满满的日程。

        答应一声,苏杭起身,又笑着道:“谭老师,不遭人妒是庸才,这种事,没有才不正常。”

        谭丰振听少年语气洒脱,很赞赏地笑了笑,说道:“你不介意最好,就是……写这篇文章的这个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我们前几个月还追着求着希望能与他合作来着。”

        “这应该就是问题吧,”苏杭道:“谁让你们突然不追不求了呢。这世上,近之不逊远则怨的,可不只是女人。”

        苏杭表现洒脱,来到五楼,就见到一点不洒脱的钟长林。

        某人拍着桌面上的报纸,还在咆哮:“姓古的真不是东西,博艺当年还帮他出过书呢,我这今天要开订货会了,他就这么膈应我?”

        苏杭稍微站远些,问一旁的李晴:“晴姐,‘古铺’姓古吗?”

        李晴点头:“原名古詹元。”

        钟长林发泄完,抬手示意苏杭先坐,就开始打电话。

        苏杭在会客区听着。

        “……老王,是我……我没招你吧……得罪人?我能得罪谁,我现在都恨不得天天给人装孙子……还有一篇……这……你传真过来……好吧,哥们儿欠你一个人情……就是,下次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行,我知道你也难,就这样,抽空请你吃饭……”

        钟长林挂了电话,传真机很快传出声音。

        苏杭走过去,就见钟长林抽出一页传真,看了几眼,一边拧眉,逐渐又有些恍然,突然骂道:“他娘的,张群礼那混球!”

        苏杭不知道张群礼是谁,倒是看到了钟长林一把拍在桌面上的传真内容:《参商作品疑人代笔,少年作家徒有虚名》。

        眼看着传真上的文章标题,苏杭表情却有些古怪。

        就觉得吧,人类还真是缺乏创造性。自己前些日子随意和钟长林提起的自黑想法,转眼间,都被人想到了。

        见苏杭看来,钟长林连忙也按了按面前的传真,抬头道:“苏杭,你可能知道了,放轻松,别受这些破事影响。”

        苏杭笑道:“钟伯伯,我现在很淡定,就是想把同样的话给你和谭老师说说,淡定一些,咱们别受影响。”

        钟长林愣了下,跟着笑起来:“你这孩子,嗯,先坐吧。”

        苏杭拉了椅子坐下,问道:“刚刚我听了一些,这一篇没能发出来,钟伯伯还是挺有人缘的。”

        “狗屁,”钟长林摇头:“这种事没证据胡乱发,就是把事情做绝了。都一个圈子,他们敢撕破脸,我就敢反过来撕他们。”

        苏杭问道:“现在怎么办?”

        “没办法,得罪小人了,接下来肯定不消停,”钟长林道:“不过,就按你说的,咱们骂回去,不行就打官司。另外,我稍后也打几个电话,提前安排安排,至少别再像今天这样。”

        这种事苏杭插不上手,只能点头。

        “下午的订货会之前,中午还要请一些人,苏杭,你也来,”钟长林继续道:“另外,你说那书签,刚刚也做好送来了,要不要找人帮你一起签,李晴写字也挺好的?”

        赠送书签,也是苏杭想到的一个营销手段。

        苏杭不仅会亲自签名,还计划誊抄一些小说合集里大家都觉得不错的精美语句,接下来随机赠送。

        不过,考虑个人精力,只打算写三千套。

        物以稀为贵嘛。

        当下听钟长林这么说,其实明白,某人是想要多写一些,却也摇头:“钟伯伯,这种事还是诚心一些,我自己来吧,毕竟骗别人很多时候就是骗自己。”

        “我也是怕你手酸。”

        “问题不大。”

        少年不同意,钟长林也没有勉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上下打量苏杭几眼,又道:“后天录制《相约中原》,你这一身休闲装可不太好……”

        《相约中原》是省台的一个访谈节目,每周五晚间10点钟播出,也是《数不清的流年》本周六上架前的一个最重磅宣传。

        “钟伯伯,我16岁,穿成这样才是正常的。”

        钟长林想了想,说道:“那也得弄一身新的,明天让李晴陪你去,放心,博艺给你报销。”

        苏杭点头:“好吧。”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苏杭离开去往自己那间办公室,开始填写书签。

        博艺上下都在为《数不清的流年》出版而忙碌时,谁也没料到,《商都晨报》上的文章,只不过是一点前置佐料而已,更加窝心的事情还在这个下午。

        PS:5000字大章,求点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