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泡沫里的咸鱼)_第129章(2 / 2)_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9章(2 / 2)

        当众被人拍脑袋,还喊某个很损形象的绰号,圆脸胖子怒冲冲地猛然转身。

        <div  class="contentadv">        然而,看到是郑春,立马真得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胖墩,还掏起了烟:“郑哥,是你啊,这么巧?”

        对面说着话,苏杭这边,曹婉婉已经凑到他耳畔:“这是吕元松一家。那个胖子,王威……是何山的手下,七彩虹歌舞厅的那个何山,何山以前跟过曹伯伯,和郑叔叔也是好兄弟。”

        丫头开口就是一条线,还直抵某个终极BOSS,苏杭只觉得很长见识。

        随即又注意到开头。

        吕元松。

        嗯……

        记起来了,印染厂。

        看了眼默默守在妻儿身前的三十多岁瘦削男子,苏杭听丫头说完,也走上前。

        被郑春喊‘胖墩儿’的圆脸胖子也在解释着:“郑哥,我可没乱来啊,印染厂最近清算完,银行是挽回损失了,其他人还有个大窟窿呢,大家找上山哥,恰好老大也有10万在里面,就打发我来了。”

        郑春见苏杭上前,示意道:“小杭,你们回车上,别掺和这事儿。”

        圆脸胖子听到郑春的称呼,再一联想,终于也记起来,一脸惊奇地看向少年:“你就是咱们市的那个大作家啊……”说着一只胖手在身上蹭了蹭,似乎想伸过来,又没敢,只是憨笑着,附和郑春道:“……大作家,真是……大名人啊,不好意思挡着你,回车上吧,我马上把路让出来。”

        郑春旁边的苏全民也开了口:“小杭,你先回车上。”

        苏杭没有转身,瞄了眼还被围着的一家四口,虽然觉得不该太掺和,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大冷天的把人赶出来……唔,他们……欠了多少啊?”

        胖子王威看了眼郑春,转向少年:“可不少,一共80万呢。这……大作家,你放心,我让人帮着给他几口送亲戚家去,咱们现在……额,都是……都是文明人。”

        苏杭没怎么听胖子后面拽的电影台词,倒是那个‘80万’,让他表情有些古怪。

        这……

        巧合,还是缘分?

        再次看了眼那个状态沉默又颓废却还是护在家人面前的瘦削男子,苏杭突然又产生了另外一些念头。

        关于刚刚还在琢磨的《商海》。

        稍微梳理,苏杭迅速有了个思路,转向郑春,又朝不远处示意:“郑叔,吕元松……这人怎么样?”

        郑春不明所以,跟着看过去一眼,遗憾摇头说道:“人不错,也很有能耐,就是运气差了些。”

        苏杭再次转向胖子:“80万?”

        王威点头。

        苏杭转身,走向桑塔纳2000,很快提了一个黑色的旅行袋回来,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拉开,露出里面成捆成堆的百元大钞,在周围响起的感慨吸气声中,说道:“恰好,80万!”

        这笔钱,是荣合通那天答应的补偿。

        或者……彩礼。

        荣合通也是洪家那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苏杭本来想的惩罚是让对方把赵雪娶回去,婊子配狗,相爱相杀。荣合通主动提出‘补偿’,能让对方更肉疼些,苏杭也就没有拒绝。

        回来时还在考虑该怎么处理这笔钱,苏杭没想到,这么巧,很快就遇到了另外一个‘80万’。

        众人被钞票晃花了眼,这次是苏全民先开了口,一脸忐忑地望向自家儿子:“小杭……这,哪来的啊?”

        可别又搞什么期货了吧?

        苏杭没打算隐瞒父亲,倒也不会提什么‘彩礼’,只是简单说道:“前段时间那件事,爸,这算是第一笔补偿。”

        父子俩说着,还有些难以置信的胖子王威蹲下身,拿起一捆百元大钞搓了搓:“这是……真钱啊?”

        刚说完,已经被郑春一脚踹翻:“动什么手呢,放回去。”说着转向少年:“小杭,不关你的事,把钱提回车里。”

        “郑叔,你放心,我不是活菩萨,没打算白给……”苏杭说着,转向已经看过来的吕氏一家:“……碰上就是缘分,这位……吕叔叔,你能过来一下吗?”

        吕元松略微迟疑,被身后妻子推了推,这才上前,明显不太善于言辞的一个人,讷讷道:“苏杭,我知道你,这个……我说实话……”再次看了眼旅行袋里的钞票,男人顿了顿,还是轻声道:“……我还不起的。”

        “这年代能白手起家,我认为都不错,”苏杭道:“吕叔叔最初是做什么的?”

        “我……医学院毕业……开始在一院工作……”吕元松带着些回忆和唏嘘,轻声道:“最初下海,倒过一段时间中药材。”

        郑春插话道:“你这货就是心大,当初都把生意做到日韩了,老老实实守着继续多好,偏要接印染厂,你又不熟悉,人家不坑你坑谁?”

        吕元松沉默。

        苏杭听着,脑海中也在持续梳理刚刚产生的想法,只觉得越来越清晰。

        关于商业,普通人最喜欢看什么?

        苏杭个人觉得,其实不过两件事:‘成功’和‘失败’。

        ‘成功’就不必说了,那么多的商业名人传记,从来畅销。至于‘失败’,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态,爱看的人也都不少。比如曾经的《大败局》系列,比很多成功者的传记还要热卖。

        当下,苏杭想到的,是两者结合。

        让一个‘失败’的人,重新走向‘成功’,这种逆袭,苏杭觉得,比单纯的‘成功’,或者单纯的‘失败’,都要更加吸引眼球。

        然后就是《商海》了。

        苏杭的想法是,以这本商业杂志的名义做一个项目,扶植失败者重新走向成功,并且进行每月一次的长线‘直播’,全民关注之下,杂志能不大卖吗?

        至于失败者是否真能重新走向成功?

        这当然是关键。

        万一又砸了,或许会热闹一场,但不圆满的结局,也就让项目不会再有后续。

        因此,至少第一次,还是要尽可能把事情做成。

        成功这种事,没有谁能给出百分之百的保障,但,苏杭觉得,自己这个重生者,肯定是有很大优势的。

        再就是……

        相关的项目,可不纯粹只是作秀。

        既然要花钱投资,当然也要正正经经地来,如果事情能够做成,那么,结果就是,《商海》大卖了,投资人赚钱了,失败者逆袭了……总之,又是一个‘一举三得’。

        突然觉得,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绰号:

        苏三得。

        嗯。

        或者法号‘三得’。

        短暂跑偏,苏杭很快收回思绪,指了指地上满是钞票的旅行袋,对吕元松道:“吕叔叔,恰好你欠了80万,恰好我这里有80万,恰好,省城那边,博艺旗下的《商海》杂志让我帮着策划一个方案,今天算是碰在一起了。”

        苏杭说着,无视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转向吕元松妻子身边的两个孩子,对其中的男孩道:“我打算帮帮你家,但不能白帮,出个题考你一下,怎么样?”

        苏杭这么说,周围人终于把目光从那包钞票上移开,转向男孩,表情里透着好奇,不知道少年作家会考校对方什么。

        还有人羡慕。

        如果答个问题就能有80万,自家也有孩子啊!

        吕氏一家却是紧张起来。

        吕元松妻子拍了一下儿子,还有些呆的男孩才连忙点头。

        苏杭道:“很简单,杜牧有一首诗,《题乌江亭》,你给大家背一下吧?”

        《题乌江亭》?

        很多人脑海中都开始搜索,顺便望向某个男孩。

        然而,大家目光聚焦的少年,却是微微张着嘴巴,额头上飞快渗出汗珠,显然也在努力思索,目光里却满满的茫然。

        吕元松见儿子如此,抿了抿嘴,有些失望。

        男孩母亲也越来越急,僵持了十多秒,想到家里明明有这么一个度过大难的机会,却要因为儿子不争气而错过,眼泪都开始掉下来,抬手一把抽在少年头上:“你背啊!”

        男孩趔趄了一下,却是摇头,和他父亲一样沉默。

        苏杭见状,正要再说什么,一旁也是眼泪汪汪的羊角辫小女孩怯怯地举起手,小心开口道:“我会,这位大哥哥,我……我会。”

        周围本来有些不忍心的旁观者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苏杭也放松下来,连忙道:“好啊,你来。”

        小女孩举着的手都没敢放下,好像怕一放下苏杭就会反悔,扬起还有些稚嫩的童音,很努力很大声地开始背诵: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莫名应景的一首诗,小女孩背完,周围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小妹妹,背得很好,”苏杭夸了句,看向吕元松:“吕叔叔,这里有80万,卷土重来,干不干?”

        吕元松一时迟疑。

        苏杭直接又转向某个小姑娘:“过来,再给你爸背一遍。”

        小女孩乖巧地走上前,对着自己父亲,再一次开始背诵。

        这一遍还没结束,吕元松已经满脸泪水地上前,一把抱住女儿,大概是压抑了许久,声音里几乎带着咆哮:“干,老子有什么不敢的,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