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的卯金刀(倚夜听雨)_第325章 洛阳建设中(2 / 2)_晋末的卯金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25章 洛阳建设中(2 / 2)

        这品书阁只要有洛阳户籍的百姓,以及拥有功名的士子,都能进入其中阅读。

        允许在品书阁之内抄录书籍,但不允许把书籍带出来。”

        <div  class="contentadv">        习参军听到刘泰的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还是对刘泰道,“大王,什么是功名?”

        “……”刘泰思索了一下,道,“就是过了第一轮的那些科举士子吧。”

        “不过,你的这问题问得好,随着我们拿下了中原,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再招募天下士子过来一轮轮的考试,效率有些太低了,应当以所在郡县为第一考,取其明经,所在州府为第二考,取之策士,最后在来洛阳考进士。”刘泰想了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

        “看起来等到今年秋收过去,郗鉴把中原四周稳定下来,倒要给他加加重担了!”

        习参军倒是在一边听着,看着刘泰转念之间便有了想法,习参军却也感叹刘泰的聪慧。

        不过很显然,这一件事情刘泰到底是打算交给了郗鉴来处理。

        习参军到底也没有太多的惊奇,毕竟上次的科考便交给了郗鉴来处理的,只是感叹郗鉴怕是要受累了。

        而刘泰回过神对习参军道,“不过,军史体系的记录史书简单而干练,也不能把所有军史记录的书籍全部都一股脑丢到品书阁中,需要你安排人进行筛选一些适合普通人阅读的。

        另外再找些擅长讲故事的人,挑选士卒中已经牺牲的榜样,进行歌颂。

        总而言之,战卒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不能让只让军中人知道,应要让更多人知道。

        在他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人为了天下太平而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听到刘泰的话,习参军一愣却也对刘泰郑重行礼,不过习参军开口道:

        “若按照大王意思,这怕要设立一个常驻机构,负责对军史进行归纳,总结,筛选,以及一定程度的润笔修饰,以方便普通士子进行阅读!”

        刘泰点头道,“你有合适的人进行推荐吗?”

        “臣觉得当初《汉书》榜首的荀志,适合这个职务!”习参军思索了一下道,“当然,琅琊王氏出身的王羲之或可以副之!”

        “荀志跟王羲之吗……”刘泰听到了习参军的话,也思索起了两个人选。

        不得不说,当初榜眼是谁自己基本已记不得了,但当初的《汉书》第一荀志,刘泰多少有几分的印象。

        最重要的还是他是荀绰的儿子,偶尔自己赐宴荀绰时,多少也见过荀志,至少在自己的印象中,是一个英俊且谨慎的家伙。

        倒是王羲之,自己也不知道王羲之的简化字有没有弄出来,不过刘泰对习参军道:

        “可聘王羲之为客卿,文章给王羲之润笔也没关系,可给予相应俸禄,却不授予官职!”

        “诺!”习参军听到刘泰的话对刘泰点头,习参军明白,王羲之应该在刘泰这边挂了号,至少刘泰应该是相当关注王羲之。

        只不过,习参军也不明白,既然刘泰关注王羲之,为什么不任免王羲之为官。

        可刘泰看起来倒也不像是讨厌王羲之,只是刘泰的这种态度,让习参军有几分迷茫。

        但不论怎么说,刘泰既然对待王羲之特殊,那么自己也就嘱咐一下周围的人,对王羲之尊重几分,莫要因为他身上没有官职,而怠慢了王羲之。

        刘泰点点头,便把这件事情交给习参军来处理,先把洛阳这个城市的图书馆先建立起来。

        对于刘泰来说,自己也不指望这一座图书馆能够磨平世家与百姓之间的差距,但自己总归希望这个世界能学会文字的人能更多一些,从而让百姓成长的更快一些。

        当然,只是军史的书籍,以后再加入一些比如《齐民要术》之类的农业生产书籍,从而让学习这些知识的百姓真的能够从知识之中获取对他们真正有用的东西。

        至于更进一步的阐述思想,社会分配或者阶级形成之类的书籍,刘泰自然不会塞进去。

        毕竟在刘泰看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还支撑不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更不要说社会主义。

        而且华夏君主专制的环境本能追求不断集权,像资本主义这种提倡商人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制度,在华夏那就是水土不服的,刘泰自然没有兴趣推行。

        自己想要的,还是让百姓能找到一条用知识让自己活下去,甚至治富的机会才好。

        虽然自己也知道,所谓简化字体又保留华夏的文脉,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工作。

        随着王羲之这段日子相继拜访了北方的世家,然后又跟着自己来到了洛阳,显然是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与雏形。

        那就让他去干干图书管理员这清闲的工作,继续汲取文学方面的营养,从而让他把适合这个时代的简体字个弄出来。

        而刘泰很快便放下这件事,而是开始给郗鉴写信,需要让他思索在自己一手搭建的科考制度的革新,他需要怎么样让这个制度真正落实下来。

        就在郗鉴为了中原几州的安定,努力的劝课农桑,并且为中原地区百姓提供各种生产所需的器械与牲畜,甚至连秋收之后需要的水磨坊,也鼓励百姓们趁着夏天先修建起来。

        就在郗鉴兢兢业业时,刘泰给郗鉴的信件送到了,稀鉴看着刘泰给自己的信件苦笑,大王您还真把自己当牛马用啊!

        不过,干他是这般感叹,但郗鉴的心还是相当激动的。

        不论怎么说,这都说明刘泰对自己的重视,现在大王已经把科考规划交给自己,自己所需要做得便是把这规划给真正落实下去,只有如此,自己才能不会辜负大王的期待。

        郗鉴也清楚,随着这份科考规划给自己,那自己调度回刘泰身边的时间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