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地狱逃兵)_第333章 内定?(1 / 2)_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33章 内定?(1 / 2)

第333章  内定?

        工政司?

        下方的官员们都是心里一震,朱元璋直白的话语已经把重点表露出来,那就是他对工业极其重视的态度,这个老头真的全面向工业道路靠拢了!

        下面的百官无不是眉头紧皱,尤其是几个顶层官员更是无比忧虑。

        正常来说这样主导国朝方向的事情,君主都是要和重臣进行商讨议论的,上下的意志经过议论之后达成了一致,事情才好慢慢推进下去。

        但是这一次朱元璋临时的指示实现却根本没有和他们通过气,这也就说明皇帝是铁了心要办这个事情,完全不考虑底下人的意见。

        尤其是设立工政司的决定,更是让他们一下意识到了这个职司的重要性,如果未来国朝发展以工业为重,那么这个管理工业事务的部门话语权将会极大。

        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这个职司当做一个简化版的六部,只不过是专项负责处理工业事务而已,从六部各自抽调官员兼任,其实也就是把六部的力量都整合起来,提升管理效率。

        而且这样做也就把工业发展的船舵掌控在了中枢手里,可以对各地的工业发展进行垂直管理,地方官府无法插手和干涉这些事情,甚至很多事务可以通过六部协调从而缓解工业发展在地方上的一些矛盾。

        朱元璋的态度是如此的强硬,以至于官员们完全没有反对的想法。

        对待朱标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据理力争,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朱元璋是不吃这一套,真把这个老头惹毛的话那后果很严重。

        而且很多人也对工业的路子具备一定的认同感,新京城可是有实例存在,工业带来的物质财富是谁也不能忽视,不说别的这些年西安官府的商税逐年翻番这就是直接的好处,还要加上朝廷通过对外的大宗商品贸易带来的好处,更是数也数不清。

        在利益和金钱面前,立场对立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可搁置了,工业毕竟是产业发展理念,不像是科学这样的学术理念那么敏感,官员们看到这条路子的好处,对其的态度就并非是那么不可接受。

        古代的儒家官员那也要讲实务,工业能安置百姓创造财富,他们完全乐见其成。

        随着朝会结束,官员们告退之后就三三两两的结伴讨论起来,其核心问题无非就是工政司的官员人选罢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新设的职司将来会是朝廷炙手可热的实权部门!

        工部尚书严震直并没有急着就和其他几个尚书商量此事,大家还需要消化一下朱元璋宣布的事情,究竟要委派谁这也是各部尚书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不过严震直倒是不用考虑这个事情,因为工部该派谁进去这是不用去想的。

        他看了一眼跟在自己旁边的许良:“这个事情虽然我们事先都不知道,但是启华你应该得到过陛下的授意吧,如此想来我工部委派的人选大约是陛下早就内定的了,除了你也不会再有别人。”

        许良笑着朝他拱拱手,只是侧面给出回答:“具体的人事安排最终都要陛下点头才行,不存在什么内定不内定,只看陛下中意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