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冠军侯(女口夏)_220.第220章 冠军侯谏言!一家人,不言谢(1 / 2)_吾兄冠军侯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220.第220章 冠军侯谏言!一家人,不言谢(1 / 2)

吾兄冠军侯 女口夏 4947 字 8个月前

正吃着饭的大将军,听到平阳公主这么说,当即皱起了眉头。

    若是平常女子,说出这种话来?    那定没有好下场。

    可对方的身份是公主,谁敢对她说些什么?    即便卫青是大将军,也只能委宛地说道:“去病又不是外人,陛下给他封赏,我们不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么?”

    然而。

    平阳公主却是骂道:“你糊涂啊!”

    “陛下都让霍去病搬出去住了,还给他大院子。”

    “甚至,主动让那些曾经围绕着你的门客友人,都去拜访他。你这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么,这是故意架空你的权势。”

    卫青摇摇头,说道:“夫人言重了。”

    话落。

    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的大将军,继续端着饭碗准备吃饭。

    说实话。

    大将军的饭量不小,一顿吃的挺多。

    不过心态也是真好。

    即便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依旧保持着一颗平稳的心态。

    这不。

    他将被平阳公主打落在食案上的米饭,再次扫回碗里,准备继续吃着。

    可平阳公主却直接将他手中的碗夺下,不给他吃。

    无奈。

    大将军只好嘟囔了一声,不想听平阳公主说那些抱怨的话,起身便走了出去。

    出了府外。

    本想散散心,这时候,忽然有一人恭敬地喊道:“大将军!”

    卫青回头一看喊他的人,当即笑道:“哦,是仁安啊。听说今天去病在新府上大摆宴席,你怎么没去?”

    仁安却摇头说道:“当初我跟随大将军,得大将军提携,才有如今地位。”

    “如若见冠军侯得势,就弃您而去,投奔骠骑将军。”

    “那我岂不与猪狗无异!”

    听到仁安的话,大将军目光中颇感欣慰。

    不过。

    还是说道:“去去也无妨。”

    仁安见卫青这么说,感到非常奇怪,问道:“大将军对那些门客这样的行为,不感到生气吗?”

    大将军哈哈一笑,道:“生气?生气什么?”

    “我本就不赞同私养门客。”

    “昔年窦丞相,以及陛下的舅舅田蚡,就因为门客而出事,我可不想有这些事情!”

    仁安见大将军如此,当即抱拳道:“大将军真乃豁达之人也。”

    “.”

    “.”

    长安城,汉武帝刘彻赏赐给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院子里。

    众多门客和友人宴饮离去后,一副乱糟糟的样子。

    奴仆们正在打扫着。

    霍光向来是跟着兄长住的,自兄长被汉武帝强制要求搬来这里,霍光自然也跟着来了。

    毕竟。

    当初自己住在大将军卫青的府上的。

    就是看在兄长的面子上。

    自己与大将军卫青,可没有半点血缘上的关系。

    “啊,住在霍府真不错”

    霍光伸了个懒腰,光着膀子,看起来相当自在。

    毕竟。

    这是兄长的府苑。

    兄长的府苑,那不就自家屋子么!

    这可比大将军幕府住的自在多了,毕竟大将军府上规矩甚多。霍光之前还不觉得什么,可自从平阳公主嫁入幕府后,总觉自己像个外人。

    噢,不对!

    他本来就是个外人。

    还是兄长的府上好,兄长霍去病是个不喜欢规矩的人,这新府上也没什么规矩。

    当然。

    主人没规矩,对于那些奴婢们,还是有规矩的。

    霍光找来自己的衣裳,往身上一披,随后对打扫的奴婢们问道:“诶,我兄长呢?”

    奴婢们指了指书房,说道:“回博陆侯,家主在书房中,写东西呢!”

    “行,知道了,你继续忙吧!”霍光对奴婢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霍光自己,则走向了兄长的书房。

    奴婢们说兄长在书房里写东西?    写什么东西?    难不成,以打匈奴人为爱好的兄长,也喜欢起了舞文弄墨陶、冶情操的“勾当”?    不至于,不至于.    走到兄长的书房前,霍光轻轻地敲了两下房门。

    然后。

    便听到里面传来兄长的声音。

    “进。”

    霍光于是便推门而入,果真看到兄长坐在书案前,在用简牍写着些什么。

    嗯。

    旁边有书纸,但兄长用的还是简牍。

    原因很简单。

    虽然此时长安已经流行起书纸写字,但是,毕竟是这几年才流通起来的新颖玩意。大部分正式场合中,人们用的,还是简牍。

    什么叫正式场合呢?    比如。

    给朝廷上奏章!

    霍光很好奇兄长用简牍这么正式的方式写东西,于是问道:“兄长这是写些什么?”

    然而,兄长继续写着,没有回答霍光的话。

    这弄的霍光,多少有些尴尬。

    好家伙。

    不理人咋回事。

    只见过了好一会儿,兄长方才放下毛笔,上下检阅了一遍,觉得可以,才看向霍光,说道:“霍光,你是董大儒弟子,文采应该不错,来看看兄长这篇谏文,有没有什么问题!”

    谏文?

    霍光很是好奇,冠军侯怎么写这个玩意了!

    不过。

    疑惑归疑惑,霍光还是上前,查阅起兄长写的谏文起来。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

    “.”

    “.”

    “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原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兄长这谏文,通篇意思下来,总结一下,就是请陛下封三子为王,以此拱卫太子刘据的地位。

    我敲!

    这不就是要赶三子出京都么!

    除却太子刘据外。

    其他皇子若是封王,可是要被赶出长安的。

    自此,父子之间,很长时间内,再难相见一面。

    为什么说,这样能拱卫太子地位?

    你想啊!    长时间父子不见面,关系疏远,从原本的父子关系,到封王后就变成了君臣关系,这能不拱卫太子刘据的地位么!    但这些对于霍光而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兄长为什么突然写这些东西。

    无论哪朝哪代,皇帝都不喜欢臣子劝谏,尤其是关于皇子的事情。

    就拿魏征劝谏李世民来说。

    世人皆知李世民听魏征劝!    殊不知!    要不是李世民有个贤后拉着,这魏征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李世民砍的啊。

    这还是李世民。

    汉武帝刘彻是什么人啊?    那可是一个杀性一起,能给整个朝廷所有官员杀个遍的人。

    越到晚年,性格越为凶戾。

    一个巫蛊之祸,基本上牵连半个朝廷和整个长安权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