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一两故事换酒钱)_第287章 欲治中国者,海纳为本!(求订阅)(1 / 2)_镇抚大秦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87章 欲治中国者,海纳为本!(求订阅)(1 / 2)

第287章  欲治中国者,海纳为本!(求订阅)

        扶苏听得出来,张苍是真胸有成计。

        张苍面色凝重,见到扶苏这幅神色,丝毫没有放松,反倒颇为严肃的摇了摇头道:“殿下,臣的确有一些想法,但以臣见陛下之情况,殿下恐还没有意识到这次事件的严峻。”

        “臣固然可以将此事的解决之策告诉殿下,然殿下若是没有理清,日后恐还会吃大亏。”

        “请殿下恕臣多言几句。”

        闻言。

        扶苏眉头一皱。

        他深深的看了张苍一眼,自不会责怪,只是心中还是有些好奇,难道这次的事还另有状况?只是这些事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旨在针对自己啊?

        扶苏道:“张御史请讲,扶苏洗耳恭听。”

        见状。

        张苍心中暗叹一声。

        扶苏的洞察之能终究还是弱了一些。

        不过他也并不好直说。

        而且他能够洞悉的如此深刻,除了自己为荀子之徒,深受‘人性本恶’的观念影响,加之过去在朝堂没少受排挤针对,因而也是练就了一番洞若观火的能力,不然这次恐也会跟扶苏一样,一时难以看清这次事件的严重。

        然他同样也清楚,自己能意识到,其他朝臣又岂会察觉不到?

        这些人可是经历了当年秦国‘四驾马车’的锤炼,也经历了当年的‘逐客令’跟‘谏逐客书’的老臣子,他们对政治的敏感只会在自己之上。

        看着沉重的张苍,扶苏心中一凛。

        他的身躯越发谦卑。

        他很少见张苍这么谨慎严肃。

        张苍道:“既然殿下想知晓更多,臣自当尽力为殿下讲解。”

        “只是臣的政治能力比不上嵇先生,也并不敢保证所言一定无误,只能尽量为殿下解惑了。”

        “这次的事很严峻。”

        “一旦殿下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殿下在朝中的权威,还很有可能让陛下生出废立之心,而且很有可能还会影响到陛下。”

        张灿这一番话落下,扶苏脸色猛地一变。

        他惊声道:“张御史何出此言?这次的事不是针对我而来吗?为何还会牵扯到陛下?”

        “再则。”

        “嵇先生的身份并未暴露,无论如何也影响不到陛下啊。”

        扶苏很是不解。

        张苍苦笑一声,摇头道:“殿下你错了,这次的事如果光看表面,恐都会认为是针对殿下的,但这次发生的事,是在咸阳,发难的很有可能是朝堂大臣,因而此事又岂会这么轻易就结束?”

        “殿下你太过小瞧这些朝臣了。”

        “而且”

        张苍轻叹一声,额头已溢出了白毛汗,但依旧不紧不慢的道:“这次的事,明显人都看得出来是针对殿下的,而对殿下心有不满的,心有怨念的,对朝堂现状不满的,只会是朝臣,这么简显的道理,我都能看得出来,又何况其他?”

        “若是这次只牵扯到殿下,那便意味着会适可而止。”

        “影响的也就只有殿下在朝中的威望。”

        “但这同样也意味着,这些发难的朝臣,跟殿下彻底撕破脸,殿下毕竟为大秦储君,朝臣跟储君翻脸,这从任何角度来看,对朝臣都是不利的,大秦的这些臣子在朝堂多年,深谙各种政治之道,岂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举动?”

        闻言。

        扶苏一下沉默了。

        是啊。

        如果只是想针对一下自己,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也完全得不偿失,毕竟只要自己不被废掉储君之位,对朝臣而言,根本就不值得。

        所以.

        这些人的发难,并不是旨在让自己难堪,而是想让自己下台。

        想到这。

        扶苏脸色一下变得铁青。

        见扶苏这幅难看脸色,张苍已是清楚,扶苏明白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他沉声道:“殿下想必已明白过来,若是殿下还抱着搪塞,将此事糊弄过去的心思,那注定会出状况的。”

        扶苏点头。

        他已不敢再抱有任何侥幸。

        扶苏沉声道:“只是我还是有些不明,为何这事会影响这么严重。”

        张苍摇摇头,冷冷一笑道:“那是因为殿下对这次的事察觉的太晚了,也可以说这些人谋划的太精明了,而且也吃准了殿下对权势争锋不太擅长,特意为殿下谋划的算计。”

        “殿下可知前面我为何会念‘见逐客令’中的话?”

        扶苏摇头。

        他刚才也很奇怪,张苍念这些是何用意?

        张苍缓缓道:“那些话都出自李丞相当年上书的‘谏逐客书’,但殿下可知当年李丞相为何会突然呈上这份‘谏逐客书’?”

        扶苏迟疑一下,颔首道:“此事我还是有所知晓。”

        “是因查出郑国为韩国细作,意欲行乱秦、疲秦之行为,陛下震怒之下,颁布了‘逐客令’,将在秦地的外邦士商及在秦任官的山东人士,全部逐出秦地。”

        “当年李丞相也在‘逐客’范围之内。”

        “因而李丞相特意写下了那篇‘谏逐客书’,最终李丞相的上书为陛下采纳。”

        “继而旬日不到,就废除了逐客令。”

        张苍点头。

        他沉声道:“殿下所述并无问题,当时也的确是情况,当年因郑国的事,加之上连嫪毐吕不韦,最终下涉到所有山东人士,都被认作为‘食秦之禄,乱秦之政’的间人,而在陛下废除了逐客令后,不少臣子得以官复原职,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大秦上下一心,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

        “但”

        “逐客令跟谏逐客书。”

        “在眼下这个情况,却另有一番用意。”

        “当年的事就目下看来,实则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但无论当时具体是何居心、是何用意,最终的结果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以陛下的认错而告终的。”

        “而这就是这些人旧事重提的用意。”

        闻言。

        扶苏一下子怔住了。

        他前面还没反应过来,当张苍说到这是以始皇认错而告终时,他一下子反应过来,当年逐客令始皇是错了,那设立自己这个储君呢?是否意味着同样也错了?

        当年逐客令,始皇知错改错。

        而在此之后,君臣上下同心,大秦越发昌盛,最终实现天下一统。

        眼下自己跟‘客臣’生出了嫌隙,岂不是在重蹈覆辙?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大秦不可能再来一次‘逐客令’,而为了帝国日后能上下一心,也为了内政安宁,那便只可能处理到自己这个影响帝国上下一心的储君。

        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