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一两故事换酒钱)_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34,第四更(1 / 2)_镇抚大秦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34,第四更(1 / 2)

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34,第四更晚上更了)

        会稽山下。

        张良跟何瑊已到达有半月之久。

        当他们刚踏入会稽郡时,便已然听闻秦廷对啸聚于此的六国贵族进行了清剿,原本还想跟当地贵族联系的两人,在惊闻这个消息之后,瞬间就没了想法。

        甚至。

        这半月一直有意在隐藏身份。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秦廷清剿六国余孽用的是‘东南有天子气’这个借口。

        而这个流言正是出自他们之手,也是他们借助江东势力散播开的,若是为江东贵族知晓,他们已到了会稽,只怕少不了受一番针对,甚至还可能遭受一阵打骂。

        动辄更有生命危险。

        对于嬴政祭祀大禹,天下有很多猜想。

        他在脑海想了想,没想到哪有问题。

        他右手摸着下巴,不断沉思着。

        “秦廷接下来还会有动作。”

        “秦国伐楚,天下无人相救,当真是楚人活该!”

        何瑊似想到了什么,笑着道:“始皇这边倒是没有做什么,不过我在临走时还打听到一件事,是咸阳那边的,跟扶苏有关。”

        只是觉得有些好笑,事务府的这些官员,替扶苏完成政事足有大半年了,隔了这么久才想起给人升迁,当真是倨傲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何瑊点头。

        他怒道:“真是气煞我也。”

        何瑊怒红着脸。

        张良道:“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秦廷这次主要针对的似就是‘吏’,只是若按我们的预想,恐都会选用秦军中的士官替代,而如果秦廷真这么做的话,定会引得江东很多士人豪强不满。”

        “江东这次又生出了这么大的事,始皇又岂会没有一点想法?”

        “楚地贵族其实也知道。”

        四周突响起一阵脚步声。

        何瑊很干脆的摇摇头。

        他并不确定。

        他更关心的是秦廷后续的布置。

        两人自不敢拿自己性命去赌。

        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会稽山,专一守护祖先大禹之陵庙。

        张良并未放在心上。

        其次。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嬴政对大禹的尊奉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两者之功业,都超迈前代,都有着奠定华夏文明之雄心,不过张良心中也清楚,尊奉之余,始皇登临会稽山祭祀大禹,更多的其实是宣教。

        随着始皇巡行,整个大秦朝廷再度活跃起来,仅仅依靠着随行的几万士卒,却强行压得楚地各方势力动弹不得,这已然是大秦这些年最为难得的扩张期,他能够看清楚,秦廷同样也明白。

        只见何瑊怒气冲冲的走了回来,嘴上还骂骂咧咧的,显然对打探出来的情况很是不满。

        “我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跟吏有关。”

        他狐疑的看着张良,又在脑海思索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凝声道:“但就我打听到的消息,秦廷的确没有其他动作了,现在秦廷的注意力,除了缉拿逃逸出去的贵族,便就是准备即将开始的祭祀。”

        秦廷这么大费周章的算计,不可能只为缉拿一些贵族,整顿一下吏治,这完全用不着这么大手笔,至少也会对江东进行一番清理,继而保证始皇离开后,秦廷依旧对江东有着较强的控制力。

        他面露诧异道:“的确是这样,当初扶苏筹建事务府时,也在天下引起了一番热议,当时热议的焦点,便在于里面竟有大量关东官吏,只是后面这些官吏回来后,并未得到升迁,渐渐也就没人注意了。”

        “竟把他们这次遭的难,一股脑都算到我们头上,我们之前哪想到秦廷会这么奸诈?也哪里知晓这些人会蠢到毫无动作?眼下出了事,竟只知道归咎到我们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他恼怒道:“这些楚人真是欺人太甚。”

        不过张良不想多言,何瑊却依旧是愤愤不平,他年过半百,何曾受过这般委屈?尤其是知晓,这是为秦人官员背了锅,心中更是憋屈愤懑。

        “难道暗中还有算计?”

        “但里面的确有很多关东官吏。”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等的确是失算了。”

        所以他笃定,秦廷还有动作。

        张良蹙眉。

        他感觉此事有些不对劲。

        何瑊一脸惊疑。

        这条线就是吏!

        张良眉头紧皱。

        他的确没打听到。

        不过这终究只是传闻。

        何瑊一愣。

        据《越绝书》云,黄帝曾在这座山中留下了金简玉字的谶书,不过这谶书至今未为人发现,因而自无人知晓书中预言了什么。

        就在这时。

        “只是这次遭受了这么大的损伤,不少贵族已是伤了根本,更有一些贵族差点被一锅端,心中有怨气是难免的,让其发泄骂几声,又有何妨?”

        “这些楚人活该狼狈至极。”

        “《管子》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大禹即位的第十年东巡,崩逝于会稽山,也葬在了会稽山。

        闻言。

        “真正的原由在于官员的出卖。”

        “何况这次的确是我们不对。”

        但也只是埋怨。

        他闭上眼,在脑海中慢慢梳理着,他将始皇巡行路上做的事,一点点的在脑海中显现,最终陡然发现,这些事最终都串成一条线。

        事务府官吏的升迁,将会堵住一些质疑声。

        张良长身而立,淡然道:“何兄,你无须多怒,是非曲直,其实楚地这些贵族心中很清楚,虽秦廷是以我等炮制出的流言为借口出的手,但稍微有所眼界的人都明白,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借口。”

        栋者,镇也!

        他看向何瑊,问道:“秦廷这段时间当真没有其他动静?只是下令抓捕其他逃逸的贵族,以及清理那些出事的官吏?”

        连月来他当真为秦廷的举动给惊住了。

        只是神色却显得很是严肃。

        他疑惑道:“秦廷做的事情还不够多吗?不仅将江东的贵族重创,还将原本亲近我们贵族的官员给清理了大半,这已经足够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