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_第二百零七章军心民心(2 / 2)_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百零七章军心民心(2 / 2)

    建康城,经过三方镇之乱,司马道子决定加强京城防御力量,将权力集中到自家人手中。

    以天子的名义下旨,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元显任中领军;领军将军王雅为尚书左仆射;将京口所治的兖青二州改为徐州,原左仆射谢琰任卫将军,迁徐州刺史;原徐州刺史刘该迁任北青州刺史(青州治所本在东阳城,渡江后侨置青州在广陵,后收复东阳城,设北青州)。

    刘牢之接管了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以及晋陵军务,成为北府军的统率,不过他官职仍是晋陵太守,兼南彭城内史,加拜辅国将军,被谢琰管辖。

    …………

    豫州尚商贾,机巧成俗,经商之人很多。汝南地处要冲,南北经商的不在少数。

    新息城西是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重檐楼阙高耸,亭台水榭密布,城中富商多居于此,齐宅便在其中。

    齐远本在商贾之中德高望重,人日登高杨太守与齐远并肩上山,城中商贾与有荣焉,越发奠定了老爷子在商界的地位。

    一名仆役顺着长廊来到齐老爷子所住的怡秋堂,将拜帖呈上。

    齐远年过花甲,须发花白,却腰杆笔直,声音洪亮,精神矍烁。

    长子齐盛见父亲看过拜帖后沉吟思索,问道:“大人,谁的帖子?”

    齐远将手中拜帖递给儿子,道:“是杨太守的,请为父庆丰楼赴宴。”

    齐盛道:“还有月余就过年了,莫不是杨太守又想出什么法子来要钱要粮了。”

    齐远伸手捋须,道:“捐资助学,为父已经捐了一千石粟米,让琦儿、沈儿入县学吧。”

    齐盛不解地问道:“官府的县学怎么比得上家学。”

    “让琦儿、沈儿前去县学,主要是让他们交结朋友。杨太守大力兴学,县学之中不乏士族子弟,花些钱财交好值得。”

    三日为请,时间定在十一月二十九日午正,地点是庆丰楼,周太守辞官回乡养病,杨安玄念在他的情面上,依旧照看庆丰楼。

    “盛儿,你去打听打听,杨太守是单请为父,还是请了城中其他人。”齐远吩咐道。

    第二天,齐盛禀报父亲,城中商贾皆未收到杨太守的请帖,看来是单请齐远。齐远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按时赴宴。

    午正尚差一刻,齐远的牛车便来到庆丰楼,本以为来得尚早,没想到杨安玄一身青袍已然迎候在门前。

    齐远忙下车告罪,杨安玄笑道:“齐翁年长,愚前来相迎理所应当。”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齐远准备好了出点血。

    杨安玄与齐远并肩上楼,掌柜周育亲自奉菜,敬完酒后识趣离开。屋中只有四人,杨安玄身旁张锋随侍,齐盛坐在父亲齐远身侧照看。

    杨安玄举杯笑道:“愚来汝南之后,得齐公父子大力相助,不胜感激,愚敬酒贤父子一杯。”

    齐远父子笑称不敢,举杯饮尽。

    “不知齐家与燕国可有生意往来?”杨安玄问道。

    齐远沉吟片刻,不知杨安玄的用意,斟酌地开口道:“不瞒杨太守,齐家确实与燕国有些生意往来,将丝绸、茶叶、瓷器贩运至中山一带,换取老参、裘皮和金器等饰物。”

    “好”,杨安玄笑道:“愚打算借重齐家,与燕人做一场生意,不知齐公可有门路?””

    齐远心中大定,原来杨安玄是想与燕国做生意,又不好自行出面,借了自家的幌子,这样官商勾结的事很多,对齐家来说能打着太守的旗号做生意,是两利之事。

    “杨太守信得过老夫,齐家定然替太守将此事办妥。”齐远捋须笑道。

    杨安玄知道齐远以为是做普通的生意,笑道:“齐公莫急,且听听愚想要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