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_第三百八十四章堂中问对(2 / 2)_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百八十四章堂中问对(2 / 2)

    刘裕见刘穆之神情肃穆,愣了一下,放下酒杯道:“道和且安坐。”

    招手命远处的侍从端来水盆净面,又喝过一碗醒酒汤,撤下酒席奉上茶水,刘裕端坐道:“道和,方才酒醉,胡言乱语,不要介意。”

    刘穆之看着恢复沉稳的刘裕笑道:“主公一代人杰,偶有失态,亦所难免。”

    刘裕沉声道:“刘希乐鼓励门阀造势,试图惩治万寿(刘敬宣字),愚已经将事态压下。过些时日,寻个理由重新起复万寿便是。至于他在历阳招揽名士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还能超过杨安玄去,不过是些虚名罢了。”

    “不然”,刘穆之正色地道:“主公可知京中大臣、名士纷纷前往历阳,豫州刺史府门前车马辐辏、宾客云集,便是扬州刺史府中的官吏也纷纷前往,刘南平在造势,而且已有成效,主公不可不慎。”

    刘裕一惊,问道:“扬州刺史府中的官员也前往历阳了吗?都有谁?”

    刘穆之说出几个名字,是扬州刺史府中的曹佐、书吏,多是世家子弟。

    刘裕眉头微皱,冷声道:“既然他们心向刘毅,找个理由逐出府去。”

    刘穆之道:“京中前往历阳的人如过江之鲫,主公焉能尽逐。就算主公将这些人尽驱,恐怕也失去人心。”

    刘裕警醒起来,道:“难怪道和说不能任由刘毅兴风作怪,不知府中有谁没有前往?“

    “仆闻刘毅曾致信扬州主簿张邵(1),让其前往历阳游玩。张邵不去,还对那些欲往历阳的同僚说主公是命世人杰,何必舍本求末。”

    刘裕拈须赞许道:“张茂宗远见卓识,可堪重用。”

    刘穆之端起茶饮了一口,道:“前往历阳之人无非见主公将军封号被降,万寿和道则被罚,以为主公势弱,见风使舵而已。其实只需主公稍露虎威,这些人自然知道何去何从。”

    刘裕笑道:“愚手中有北府军八万,应浩新近为愚炼就利兵两万,正想一试刀锋。”

    刘穆之轻轻摇头道:“主公的想法不错,以大胜驱散刘敬宣伐蜀失利的影响,但举兵向谁?刘南平、杨弘农与主公同殿称臣,怎能妄动刀兵。”

    刘裕心中早有打算,道:“广州卢循,名为晋臣实为乱贼,可讨之。”

    刘穆之道:“卢循必反,世人皆知,只是其反绩未彰主公先行讨伐,反易被说成逼人造反,广州临海,卢循不敌亦可学孙恩逃往海岛,难以根治。朝廷伐蜀失利,国库空虚,强行出兵得不偿失。”

    刘裕想了想,点头道:“时机确实不对,但若不兴军如何施威。”

    刘穆之微笑道:“主公之威其实深入人心,既然暂时不便对外用兵,何不效仿刘南平,也召聚些名士、大臣雅聚,相信从者如云,比起刘豫州更胜三分,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刘裕哈哈大笑道:“让愚耍刀弄枪行,要让愚学人吟诗作赋,实在难受,还不如与檀令孙(檀韶)一起饮酒来得痛快。”

    刘穆之劝道:“只需主公出面相邀,仆等自会为主公安排妥当。”

    刘裕想起上巳节在华林园中联诗的情景,当时是徐羡之替他应答,若是举办雅聚诗会之类肯定有他们替为准备。

    见刘裕不语,刘穆之继续道:“京中门阀信佛者众,琅琊王更是经常到瓦棺寺烧香拜佛,主公何不亲近佛门,以求臂助。”

    刘裕沉吟片刻道:“道和亲近佛门之策甚好。杨安玄在襄阳举办传经法会,愚当请琅琊王出面邀京中高僧举办论经法会,京城佛门盛地,比起襄阳来胜出太多。”

    刘穆之听出刘裕话中怨念,道:“主公此举可与琅琊王亲近,亦可得京中门阀好感,远胜历阳鸡笼山雅聚。届时不妨请刘南平亦来参加法会,便是杨弘农主公也不妨相邀。”

    刘裕会意地点点头,随即眼中杀气一闪,道:“不能一味怀柔,道和不妨交待阮歆之(御史中丞),弹劾百官不法事,另外愚会让檀韶率军剿匪,不杀上几人实难消愚心中不快。”

    刘穆之端起茶饮了一口,笑道:“这茶水倒喝出几分烈酒的味道来了。”

    …………

    襄阳,府衙大堂,众人酒酣耳热,谈兴正浓。

    王镇恶将刘裕可能采取的手段一一道来,辛何、袁涛等人七嘴八舌地插言补充,杨安玄也不时评点几句。

    赵田、张锋、沈庆之三人插不上话,张锋轻声对身旁的沈庆之感叹道:“读书人的弯弯道道就是多,王别驾一下子就说出五六条计策,条条都能让刘豫章脱困。”

    沈庆之深有同感地道:“难怪主公对王别驾倚重,这些计策愚可想不出。”

    赵田瞪了两人一眼,轻声道:“主公让你们闲时多读书,不就是希望你们将来像王别驾那样文武双全吗。”

    张锋见老丈人教诲,应了声是,转头冲沈庆之做了个鬼脸,举杯相邀,两人一饮而尽。

    「注(1):张邵字茂宗,初为琅邪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王诞依附司马元显,桓玄执掌朝政清除司马元显旧党,将王诞流放到广州。王诞的亲戚故友都弃他而去,只有张邵仍以礼相待,哭着为他送行;当时天下大乱,衣食不保,张邵救助王诞妻儿。刘裕在京口举兵起义讨伐桓玄,张邵劝在桓玄朝任廷尉卿的父亲张敞率先向刘裕归附,表示忠心。」